新浪财经

建筑质量问题频发是巧合吗?

2011年07月29日 05:44 来源:深圳商报

  □ 信海光

  6、7月份,中国发生了一系列路、桥、楼建筑垮塌事件,引起广泛关注。6月27日,云南省新平县至三江口二级公路试通车第二天发生坍塌事故,造成2死2伤,这条公路也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短命公路”;7月11日凌晨,江苏盐城境内328省道通榆河桥发生坍塌;7月14日上午,建成后使用不到12年的武夷山公馆大桥倒塌;7月15日凌晨,钱江三桥引桥桥面发生塌陷事故;7月21日4时30分许,哈尔滨市南岗区联部街一栋六层居民楼一侧发生垮塌事故。

  频发的建筑质量问题实际上是整个社会质量问题的一部分,豆腐渣工程与地沟油、毒奶粉在本质上一样,属于时代病之一种,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为社会转型付出的代价。所谓萝卜快了不洗泥,经济发展狂飙突进,社会治理赶不上社会的剧烈变迁,人心浮躁,稍一失衡,就埋下了质量问题的种子……在上个世纪日本、韩国在向发达社会转型期间,也曾爆发出大量质量问题,日本也曾有“地沟油”、毒奶粉,韩国也发生过震惊世界的汉江大桥垮塌事件,对社会、人心造成重创。

  建筑质量成为一个普遍问题,路桥等公共建筑的质量关及大众,而房屋还具有财产属性,是老百姓安身立命之本。一旦大面积出现问题,塌的是建筑,伤的是民心,受创的是全社会,后果不堪设想。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去年,《人民日报》曾在一则报道中援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的话说:中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新建面积达20亿平方米,建筑的平均寿命却只能维持25至30年。《参考消息》也曾在一篇文章中报道了一位土木工程师的悲叹:由于建筑行业中的潜规则以及这些潜规则在中国社会的延伸,改革开放时代建起的房子只能用30年。改革开放至今不过33年,而住房市场化至今不过20年,商品房大面积出现至今不过10年,市场化以后建造的住宅质量还没有来得及经受时间的验证。如果这些担忧有几分真实性的话,预计在未来几年,会有更多的建筑质量问题暴露出来。

  无论是公共工程还是私人建筑,其质量安全都与民生相关,政府应有决心、有勇气面对日益频发的建筑质量问题。应该搞清楚,这些垮塌事件的集中出现到底是巧合,还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监管部门或许应该对现有建筑(首先是公共建筑)进行一次地毯式的摸查,掌握中国建筑普遍质量的真实现状,对于那些有问题的建筑,应该拿出魄力,尽快进行加固或重建。

  (作者系知名财经媒体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