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多方挖掘旅游意外险市场潜力 保险公司纷纷创新

2011年07月29日 09:07 来源:中国经济网

  

多方挖掘旅游意外险市场潜力保险公司纷纷创新

  随着游客风险意识的增强,旅游保险也开始受青睐。图为游客向中国平安工作人员咨询投保相关事宜。(平安供图)

  随着各种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旅游线路进一步升温,新的旅游项目不断涌现,旅游险以其保费低廉、保障充分、投保简便的特点受到了欢迎。

  游客越来越需要多样化的旅游意外险为出游提供保障,我国旅游保险面临怎样的发展机会?如何进一步拓宽旅游意外险市场?旅游业和旅游保险的结合点又在哪里?

   多方合作挖掘市场潜力

  我国的旅游保险起步较晚。2001年,国家旅游局颁布了《旅行社投保旅行社会责任保险规定》,旅行社责任保险成为强制险种,旅行社意外保险由游客自愿购买,旅游保险开始融入大众生活。

  2003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规定,财产保险公司可以经营意外伤害保险业务。自此,旅游保险市场竞争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主体迅速增加,产品不断丰富,紧急救援等高附加值产品开始出现,旅游保险产品框架体系逐渐构建起来。2006年,中国保监会和国家旅游局共同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保险工作的建议》,旅游保险驶入加速发展轨道。

  目前来说,绝大多数旅游险保单是通过旅行社代游客购买。从旅行社反馈的信息来看,游客的自我保险意识正在不断增强,以前考虑的是“买不买”,现在更多则考虑“买多少”的问题。但是,仍有不少游客误把“旅行社责任险”当成“旅游意外险”,忽略为个人购买旅游意外险。

  此外,在购买旅游险的游客中,出境游明显好于境内游。北京恺撒国际旅行社的一位负责人介绍说:“出境游95%的游客会主动购买保险,而境内游客购买旅游意外险的比例则普遍不高。”据统计,全国通过旅行社出行的游客中,只有约10%—20%的游客购买了旅游意外险,而在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国,旅游保险几乎成为旅行必备,欧美国家购买单次和全年旅游意外险的比例高达80%—90%。

  近年来,我国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均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据统计,2010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达1.57万亿元,同比增长21.7%。预计到2015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将达8300万人次,国内旅游人数将达33亿人次。仅从目标客户群体规模来看,我国未来旅游保险市场具备了巨大的升值空间。

  细分市场

  服务多样化需求

  面对潜力巨大的旅游市场,各保险公司也纷纷加快创新步伐,在产品设计和销售渠道上下功夫:不断丰富旅游险品种,健全旅游险产品的销售体系,进一步完善旅游险的服务机制,积极探索理赔服务的多元化模式。

  目前,在产品销售方面,保险公司大都采用网销模式。其旅游意外险产品分为旅游交通工具意外险、普通旅游意外险产品和综合旅游险产品三大类。

  在投保方式上,各家保险公司也另辟蹊径,突破传统投保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让游客通过更便捷的渠道购买到合适的保险产品。如太平洋寿险的手机钱包投保意外险,“手机钱包”用户只要通过发送短信,就可以自由选择保险费和保险时间,购买太平洋寿险的短期意外伤害保险。此外,投保人还可以通过易保网、优保网、惠择网等专业保险网站进行投保。

  在保费和保额方面,则视境内旅游险或境外旅游险而定。境内出游需要的保险相对简单,其保费通常在10元—100元之间,保险期限为1—30天,最高期限为一年。相对而言,境外旅游险的保费较高,一般保险期限为1—7天,90天以上保障期的保费高达数千元,最高保额达到100万元。

  “对于旅意险来说,不是保额越低越好,而要受实际的出行地、行程安排、交通工具、游客年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平安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现在市面上大量的出险案例暴露出保额不足的问题,一旦出险造成出险后赔付额度不足甚至无法赔付,保险就失去了保障的意义。

  量身定做

  旅保合作开新局

  近几年,旅游意外的不断出现加强了游客对风险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打破了人们旧有的旅游消费观,不少游客在选择旅行社时开始更多地考虑安全系数。同时,越来越多的旅行社也开始考虑如何有效地规避、转嫁旅行风险。游客及旅行社风险意识的增强,客观上为我国旅游保险的健康发展打开了广阔的“上行空间”。

  从保险公司自身来看,开始更加注重为游客量身打造更多个性化的旅游保险产品。

  上海世博会期间,太平洋保险公司推出为世博游客量身定做的“金棕榈—太平洋世博游保险”,扩展了意外保险的覆盖范围和保险责任。

  随着赴台个人游的启动,中意人寿适时推出“中意境外旅行意外伤害保险(D款)”和“中意附加境外紧急救援及门诊医疗保险(D款)”,一旦游客在台湾遭遇意外或突发急性病,可直接拨打24小时紧急救援电话。

  携程旅游突破传统模式,与华泰保险联手,针对团队游、自由行客户,推出了“自然灾害双倍赔付”的新型旅游保险产品。

  产品的创新固然有助于旅游保险的发展,但从长远发展趋势看,要想真正加速中国旅游保险的发展,需要监管部门、保险公司、旅行社、游客各方面在主观上和客观上的共同努力。

  日前,中国保监会、国家旅游局组织开展了2011年“旅游保险宣传周”,对此,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表示,开展旅游保险,需要旅游业与保险业合作。就旅游业而言,引入保险机制,或直接使游客获得保险公司提供的风险保障,或把旅游企业的风险责任转移给保险公司,从而降低旅游业的风险,有利于稳定经营和发展;就保险业而言,把服务领域扩大到旅游业,是保险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也是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服务。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相关人士认为,如今,随着个性化游客、自助游游客数量的逐渐增多,各家保险公司都应当加强短期意外险产品、销售渠道的开发,让游客获得全面、多样化的保险服务。

  小小的旅游保险,就可撬开一个巨大的保险市场。由此看来,旅游保险市场大有可为。

  (责任编辑:华青剑)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