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30日 01:59 来源:中国经营报
王永强
内资企业迎来节能环保新机会
开栏语/
中国经济发展当下正面临着重大的战略机遇期:如何从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长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步转向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方式。只有抓住这个机遇期,加快转变、彻底转变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才能缓解进而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制约经济长远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在哪里?在这个过程中又会有哪些机会和新的增长点?本期起本报推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系列报道,本期关注节能环保。
王小康和托尼·布莱尔相谈甚欢,原定一个半小时的会谈,最终被延长至三个小时。王小康是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节集团”)董事长,托尼·布莱尔是英国前首相、气候组织的创始人之一。
托尼之所以如此看重中节集团,是因为中节集团是国家国资委下属的唯一央企。中国节能环保产业终于有了一艘自己的“航空母舰”,即便这艘航母与国外节能环保巨头在资金、技术上仍有差距,但已经能够与国际组织“平起平坐”
随着《节能环保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即将出台,国内节能及环保公司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会。而环保产业也将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
市场需要龙头企业
“3年前,威立雅等国外水务巨头,通过‘高溢价’手段在国内水务市场大举攻城略地。但因为短期内很难回收成本、成效不显著,投资者用脚投票,导致其股价大受影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营企业知情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国内的环保节能市场,长期以来都是外资巨头占主导,而国内企业则呈现多、小、散、乱的产业格局。外资巨头除了技术研发上的领先外,资金实力优势明显。
中节集团官方网站援引的一项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约保持年均15%~17%的增长速度。
王小康接受采访时称,目前国内的节能环保产业集中度不足10%,国家统计局统计范围内的1105家环保装备制造企业,总产值不过700亿元。而“十二五”期间,初步估算,仅中国市场的环保投资就达3万亿元,节能投资上万亿元,新能源的投资更是数万亿元。
王据此认定,国内的节能环保产业已经到了提升产业集中度的关键阶段。2010年3月10日,中国节能投资公司与中国新时代控股(集团)公司联合重组,成立中节集团,一年内,中节集团的资产总额从2007年的170亿元跃升至550亿元,目前已超过600亿元。
“节能和环保产业是国家倡导低碳经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保证。目前,这一行业集中度低、竞争过于分散和无序的现状如果不加解决,科研资金得不到持续投入,未来就可能影响国家层面上进行的低碳经济发展竞争。”中节集团董事会秘书、新闻发言人张超说。
这一说法得到了前述业内人士的部分认同。该人士称,目前,国内的环保企业大概3万多家,从业人数300万,其中,98%都是民营企业,确实存在行业集中度不高的问题。但他同时不无忧虑地表示,国内的民营企业在熬过了外资巨头的“高溢价”打压后,恐怕要准备好怎样应对大型央企竞争,毕竟,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与国家的指导政策息息相关,而国企和央企在政府关系、资金层面的优势,不言而喻。
对此,中节集团张超称,中节集团虽然是央企,但同样非常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率。中节集团23个二级子公司及下属200多家三级子公司,专业性都很强。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大气治理、节能设计、新能源开发等不同产业链条之间的综合集成能力尤其强大,而这对于国内一些大型项目的设计和竞标有着一定的优势。
“市场多元化才是关键。从国际趋势上来,政府最重要的是营造公平竞争的宏观环境,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前述知情人士称。
《规划》释放新机会
与中小型民营企业对来自央企“航母”竞争的忧虑不完全相同,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首任会长、桑德环境(000826.SZ)董事长文一波的担心则是行业归口问题。
“十多年以来,我们的企业没有行业归类,税收、财政等的相关政策相对空泛,更让人挠头。”文一波说,桑德环境主要从事污水处理、固体垃圾处理等业务,虽然很多项目也会涉及到建筑施工等,但整个环境工程的科技含量其实很高。目前,由于企业作为新兴行业,长期缺乏对口管理,企业只能戴个其他的“帽子”或者搞个联合体一类的幌子才能获得施工资质,长期游走在“边缘”地带。
更多民营环保企业担心的是《规划》制定中涉及的“婆婆”过多,很多政策很难在短期内达成一致。
这一困扰也得到了来自参与《规划》制定和研讨的人士的肯定。
在知情者看来,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住建部、税务局、环保部等各大部委都与《规划》有关,但缺乏一个具体的部门来统一对口管理,因此,不同部委之间因“条块分割”,优惠政策往往很难获得一致通过。从这个意义上说,希望“婆婆”少一些,反而成了国内节能和环保企业最真实的呼声。国家发改委环资司综合处处长姚明宽表示,由于《规划》相关内容尚未经批准,具体条款无法对外披露,但《规划》坚持了“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既定思路,内资企业会迎来诸多新机会。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