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收购三洋白电 海尔国际化之路并不平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4 00:37 来源: 通信信息报

  ■特约撰稿 吴勇毅

    在TCL重组法国汤姆逊几年之后,中国家电企业又一次海外大收购正在掀起,而这次是中国企业历史上首度收购日本家电制造巨头的主营业务。

  并购或是双赢之举

  据报载,海尔集团将收购日本松下旗下三洋电机白色家电业务。三洋将把在日本和东南亚的洗衣机、电冰箱近10家关联企业的全部股份及近700亿日元的白色家电业务,以约100亿日元的价格销售给海尔,旗下2000多名员工也将转入海尔。

  海尔集团提供的材料显示,除了在上述区域的三洋电机洗衣机、冰箱的研发、制造以及所收购公司家用电器的销售和服务业务外,包括三洋洗衣机品牌“AQUA”以及相关品牌也在此次收购之列。但是,中国区合肥三洋家电业务、日本“SANYO”品牌不在此次并购范围内。据悉,收购双方预计在今年9月底签署正式协议。

  此次海尔集团收购三洋,被看作是“其国际化战略的延伸”。早在96年开始,海尔就开始实行其海外发展战略,已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建立了海外生产厂与分销中心,但是规模不是很大,竞争对手也多,销售结果不能达到集团要求。此次,海尔收购与中国消费结构、物流、文化背景相似的三洋东南亚冰洗线,不仅有利于避免大规模的自建投资、资源的浪费,而且对海尔进一步实现销售“落地”,迅速抢占东南亚市场有着较大的帮助,为以后走向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经验基础。

  而松下抛售三洋白色家电业务之举,或在其内忧外患,急于瘦身。松下电器最新财报显示,其第1季度净亏损303.5亿日圆,销售额同比下降10.7%,而去年同期还是净赚436.8亿日圆,而曾经风光一时的三洋电机,除了电池,家用电器和半导体方面早已陷入了日益严重的亏损状态,三洋电机一季财报显示,其销售额为3240亿日元,与去年同期比减少22%,营业利润为-140亿日元。可见松下的并购也没有改变三洋的颓势。此番松下出售,可以视为松下在收购三洋之后的进一步整合与“瘦身”,有点壮士断腕的意味。

  预计2012年1月完成内部整合后,松下将把经营重心更多地放在与环保相关的科技与产品之上,比如充电电池、太阳能电池板和其他的节能系统。而今年4月,松下也开始计划大规模裁员,主要涉及三洋白电部分。

  日系家电继续败退 行业洗牌加剧

  突如其来的此项并购案,再度搅热了全球家电业,尤其是国内家电业。此次并购被日本媒体称为“历史上首次中国企业并购日本家电巨头主力事业”,而对国内家电业来说,则是一剂强心针,是日系家电在华继续败退之迹象,考虑到三洋品牌在国际上的地位,海尔完成此次并购,会给国产家电企业带来信心,同时再次加快行业洗牌的步伐。

  公开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电冰箱市场份额中,海尔、三洋分别占比12.6%、4.4%,排名分别为第一、第七;洗衣机市场份额中,两者分别占比9.2%、5.5%,排名分别为第二、第六。此外,三洋在日本洗衣机市场、越南冰箱市场所占份额分别为15%、30%。

  毋庸置疑,此次收购之后,海尔的国内外冰洗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规模效应会放大,也可以获得白色家电行业最先进地区、日本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技术专利。海尔与三洋冰洗线的整合也能够有效地实现资源互补,可以帮助海尔更好地国际化延伸,重要意义非常明显。同时,海尔的并购也会加剧同行的紧张情绪,带给其他家电企业一定的竞争压力,行业洗牌将加剧。

  近期,国内家电行业的并购案已发生多起,如飞利浦收购奔腾电器、法国赛博集团收购苏泊尔、厨具厂商爱仕达收购步步高小家电业务等。更令人“震憾”的是,意大利家电巨头德龙集团为加速在华发展,近日高调宣称将并购中国“一批”本土家电品牌。

  广发证券认为,在国家鼓励并购政策和龙头企业自主扩张的双重推动下,未来家电势必有一番优胜劣汰、重新整合将更激烈过程。

  

  海尔国际化之路并不平坦

  在海尔之前,一些中国企业抱着不同的目的并购了日本的企业。不久前,联想宣布并购日本NEC的个人电脑业务,苏宁电器也收购日本电脑企业Loax。但在一些专家看来,日本的家电、IT市场是一块“难啃的肉”。

  家电业观察家刘步尘并不认为此次并购能加速海尔在日本市场的拓展。“我们看到收购后海尔在日本只能用三洋的子品牌‘AQUA’,而不能用三洋品牌,而且三洋品牌在日本的影响力也在下降,之前海尔在日本市场打拼也很艰难,想借助三洋并购突破日本市场很难。海尔在欧美、东南亚市场打拼了10多年,其海外销售额只占其总量的1/10,尚不如华为、中兴,并不太成功。 

  寻求突破国际化扩张一直是中国家电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也成为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天花板,中国企业并购国外企业鲜有成功的案例。此前TCL并购法国汤姆逊、阿尔卡特遭遇了整合难题后出现巨亏,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之后也存在数年的整合难题,多少年来,中国企业更多在“OEM贴牌”继续寻求国际化发展之路。有专家认为,海尔此举胜算不大,风险不小,毕竟它的目标是连松下、三洋人也难完成之事——扭亏。

   因此此次收购争议也较大,赞之,疑之,非之都有。有专家甚至说,海尔这笔投资看似划算,其实是一次收购“垃圾尾货”的仓促行为,或为了为赚个国际化的好名声,造个“噱头”。此些话或许偏颇,但也值得海尔深思。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