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共谱经贸合作新篇章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5 20:21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黄婧 北京报道

  Shahzoda(莎拉佐达,意为“公主”)演唱的歌曲节奏明快,声音清甜飘扬,充满了现代气息,这是来自于乌兹别克斯坦的动听旋律,她的歌曲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乌兹别克斯坦这个著名的“丝绸之路”古国,处于连结东西方和南北方的中欧中亚交通要冲的十字路口,历史上与中国通过“丝绸之路”有着悠久的联系。如今,中乌两国之间已建交19年之久,两国关系一直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两国在经贸、能源、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也将不断扩大。

  中乌经贸合作潜力大

  2010年国家主席胡锦涛曾对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为中乌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对推动上合组织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全面提升中乌关系水平,深化中国同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多领域互利合作,维护国际和地区安全稳定,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地区具有重要意义。双方领导人还就两国关系发展现状和前景及其他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并签署了经贸等领域的一系列合作文件。

  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张霄表示,经贸合作是中乌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两国贸易投资合作潜力巨大。《中国联合商报》记者从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经商参处了解到,2005年至2010年的五年间,双边贸易额由6.8亿美元增长至24.7亿美元,增长了3.6倍。乌方对华出口从4.5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2.99亿美元,增长2.88倍。2010年,乌方对华贸易顺差为1.21亿美元,是独联体国家中唯一的对华贸易顺差国。目前乌主要对华出口皮棉、化工产品、油气产品、塑料和皮革制品,进口机械、电子设备、交通工具、黑色金属、药品等。

  张霄大使表示,中乌能源、资源合作快速推进,前景广阔。目前,中国已跃升为乌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投资国、第一大棉花买家、第一大电信设备和土壤改良设备供应国。两国投资合作规模不断扩大。至2010年底,中国对乌直接投资项目有35个,投资总额近40亿美元。驻乌中资企业由2005年的83家增加到2010年的200多家;投资领域由能源资源向非资源领域拓展,已建成的昆格拉特碱厂、锡尔河州的建材合资企业等已成为中乌务实合作的典范项目;中方企业还成功改造了阿汉格朗水电站和安集延2号水电站等。这些项目的实施为乌社会发展,特别是发展基础设施、改善民生、增加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将继续加强在资源、非资源及金融、高科技等领域合作,实现双边贸易额的新突破。

  有利的投资环境

  “乌兹别克”在乌兹别克语中为“自己统治自己”、“自己是自己的主人”,即“独立”之意。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腹地的“双内陆国”,其五个邻国均无出海口。南靠阿富汗,北部和东北与哈萨克斯坦接壤,东、东南与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相连,西与土库曼斯坦毗邻。地理位置优越,古代曾是重要的商队之路的汇合点,以及对外联系和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的活跃之地。

  乌兹别克斯坦对外经济联络、投资和贸易部综合司司长努里特金诺夫表示,乌兹别克斯坦拥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经济合作前景。现代化的乌兹别克斯坦,是保障中亚地区稳定及经济发展的地区工业大国。对于外国公司和外国投资者而言,乌兹别克斯坦政治和宏观经济稳定;具有丰富的原材料基础;具有自给自足的能源;位于各地区市场的中心,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能够融合国际陆地和空中交通体系;具有多样化的工业基础;具有科技和人才潜力;具备完善的法律基础及对外国投资者的优惠政策。

  努里特金诺夫表示,尽管面临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复杂局面,乌兹别克斯坦仍保持了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国内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其中,2009年乌兹别克斯坦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达8.1%,2010年上半年为8%。伴随着经济的现代化进程,乌兹别克斯坦的产品出口一直稳定增长,年平均增速约10%。2009年,产品出口增长了2.4%,贸易顺差约为23.3亿美元。2010年上半年,出口增长超过14%,贸易顺差超过25亿美元。2009年,乌兹别克斯坦以超支国内生产总值0.2%的规模完成了国家预算,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具有这样指标的国家之一;通过实施有效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乌兹别克斯坦降低了通货膨胀率,近年来,该指标一直低于8%。2009年通货膨胀为7.4%,2010年上半年则为4%;持有较低水平的外债,是保证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国家货币的稳定汇率、控制通货膨胀增速的重要因素,至2010年1月1日,乌兹别克斯坦的外债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乌兹别克斯坦规范投资活动的现行法律规定了乌境内外国投资者的基本保障及保护措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关于“旨在为保障和保护外国投资者的权利的措施”的法律保障和保护了外国投资者(财产)所有权的不可侵犯性。例如,10年内法律制度保持不变;外国投资和其他外国资产不受国有化;不限制从其他国家向乌兹别克斯坦自由转移外币资金资源;外国投资者在乌境内所获利润可以在乌境内再投资,或根据外国投资者的考虑用于其它途径;如果投资活动中断,返还外国投资;提供保险保护和保障以避免(外国投资)受到政治或其它危机的影响。

  深加工与高技术产业受青睐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地区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曾是主要的工农业原材料供应基地,其主要的商品市场也由原料商品构成。乌政府非常重视国民经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吸引外资投资于国民经济的主要生产行业和部门,鼓励开发和生产深加工和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乌兹别克斯坦是古老的灌溉农业国,农业是其传统产业,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30%,出口创汇额占60%,从业人员占全国的30%左右,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乌兹别克斯坦还是世界第五大产棉国,第二大出口国,平均棉花(籽棉)年产量为350万吨,棉花产值约占农业产值的40%左右,曾获得利物浦棉花交易所金奖。

  乌兹别克斯坦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总价值约1.3万亿美元,前景储量总价值达3.5万亿美元。已探明的矿产品有100多种,矿产地3000余处。主要有天然气、石油、煤炭、有色金属等。

  其中,黄金已探明储量为2100吨,前景储量3350吨,居世界第4位,年产量80多吨,居独联体国家第2位、世界第8位(占世界开采总量的3.6%),所产黄金主要用于储备和返还外国投资;铀探明储量为5.5万吨,占世界第7位,预测储量23万吨,年开采量约3000多吨,居世界第6位;油气资源丰富,石油预测工业储量超过53亿吨,已探明储量为5.84亿吨,年开采量720多万吨,占世界总开采量的0.1%;天然气预测储量超过5.43万亿立方米,已探明储量为2.055万亿立方米,占世界第14位,年开采量为580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开采量的2.2%,排行第八,并且石油和天然气完全能自给。乌兹别克斯坦非金属矿产资源有钾盐、岩盐、硫酸盐、矿物颜料、硫、萤石、滑石、高岭土、明矾石、磷钙土以及建筑用石料等。乌兹别克斯坦的动物资源包括97种哺乳动物,379种鸟类,58种爬行类动物和69种鱼;植物资源有3700种野生植物;森林总面积为860多万公顷,覆盖率为5.3%。

  乌兹别克斯坦独立之后就开始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先后同韩国大宇、土耳其合资生产轿车和中小型面包车。家用轿车除在本国销售外,还向俄罗斯出口,乌兹别克斯坦公共交通基本用进口的奔驰和捷克等公共汽车。

  乌兹别克斯坦的投资优势

  由于毗邻广阔的销售市场和具有将欧亚交通线连为一体的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为乌兹别克斯坦的投资和经贸合作提供了广阔前景。在乌兹别克斯坦投资的外国公司有机会进入5个最大的、最具发展动力的市场,即有三亿人口的独联体市场、中欧和东欧市场、南亚和东南亚市场、中东市场。

  优越的地理位置使乌兹别克斯坦聚交了上述地区所有贸易路线;发达的多元化网络;以及与包括日本、中国、韩国、美国、欧盟成员国等在内的45个国家签定的最惠国待遇协议,12个独联体国家间建立的自由贸易区,都会使在乌兹别克斯坦生产的商品在上述市场具备竞争力;加上中亚以外的开放的市场(包括中东东部、印度北部和中国西部),这些都是重要的竞争优势,大大节省了经乌兹别克斯坦运输货物的时间和费用成本。在乌兹别克斯坦能够使用种类繁多的原料,这将使产品生产成本更加合理,减少原材料运输成本,也为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并使其高附加值水平增加30%以上提供了可能。

  乌兹别克斯坦自然资源丰富,是独联体中亚五国中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其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为“四金”,即黄金、“白金”(棉花)、“黑金”(石油)以及“蓝金”(天然气)。在黄金、天然气、铀、银、铜、钼及其他稀有金属的储量方面据世界前十位,并且是这些金属的净出口国。乌兹别克斯坦储藏有一百多种矿物原料,几乎是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的全部,有2800多处矿床。

  在能源紧缺的现状下,乌兹别克斯坦的突出的特点是,成为世界上少数能够保障能源独立的国家之一,其能源总量足以满足至少100年的经济需求,现有的能源完全能够保障内需,而且还能向其它国家出口;另外,乌兹别克斯坦国内的电能成本价格比发达国家工业需求的电能成本平均价格低28.5%;无限的可替代能源创造了诸多额外的机会,其中包括太阳能、风能、可燃烧的页岩等。

  乌兹别克斯坦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科技潜力。依靠科技潜力,乌兹别克斯坦成为亚洲唯一一个飞机制造国、中亚唯一一个现代化汽车、载重车辆、高质量农业机械生产国,以及中亚地区最大的化学、纺织、食品、建材、电力设备生产国。其国内居民100%有文化,巨大的人才和科技潜力,具备符合世界标准的教育体系。

  乌兹别克斯坦一直都有高等科学院校,建有各类科学院和各领域科研院所,这些都推动了国内创新研究工作的发展。乌兹别克斯坦现有65所高等院校,139名院士,1368名各类大大中专院校,在校的三十万大学生学习着850个方向和专业。一些欧洲、亚洲和俄罗斯的著名大学都在乌兹别克斯坦设有分院,例如,威斯敏斯特国际大学、新加坡管理发展学院、莫斯科国立大学、古布金石油与天然气研究所等等。2009年9月,另一所世界知名学府——都灵综合技术大学也在乌兹别克斯坦设立分校,这是中亚地区唯一一所培养汽车制造领域专业人员的外国大学。

  乌兹别克斯坦所采取的发送投资环境的措施极大地增加了对其进行直接外国投资的规模,今天在乌兹别克斯坦市场的合资和外资企业超过4200个,其中包括一些世界知名的跨国集团,如通用汽车公司、奔驰、五十铃、中石油、马来西亚石油公司、卢克石油公司、可口可乐、雀巢、韩国电信等等。与此同时,乌兹别克斯坦经济的投资容量得到极大提高,现有的基础设施也允许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其市场每年的投资潜力为50-60亿美元外国投资。

  为建立全新的投资环境和吸引直接外国投资的条件,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决定在国内建立自由工业经济园区,如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

  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的建立,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纳沃依这个交通枢纽的优势,这里毗邻由“大韩航空公司”管理的“纳沃依”国际机场,有连接北京和巴黎的E-40国际公路干线,还有可以通向欧亚大陆几乎所有港口的铁路线。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距世界闻名的城市布哈拉85公里,距萨马尔罕190公里,其北部区域距扎拉夫尚河不到一公里。由于其具有有利的地理位置,发达的工业和交通基础,因此在吸引直接外国领域具有极大的前景。以该园区为中心的二千公里范围内,有十个国家的首都,超过一亿人口,这就为把当地的工业产品迅速运输至欧亚消费终端提供了大量机会。

  另外,发达的多模态网络也是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的一个重要的竞争优势,它将极大缩短和减少从乌兹别克斯坦输出货物或者过境运输的时间及成本,在“纳沃依”机场建立的国际物流中心在此也将发挥重要作用。根据“纳沃依”自由经济工业园区的建立宗旨及优先方向,正在进驻该工业园区的企业类型有涉及电子及电器产品、精密机械、汽车制造及零部件的生产企业;制药和医疗产品的企业;食品加工和包装以及塑料制品和聚合物制品的企业。

  根据乌兹别克斯坦总统令,在纳沃依自由工业园区的投资可以享受前所未有的优惠和特惠。即免税收、免关税、实施优惠外汇制度、简化进驻和人力雇佣的手续等。在“纳沃依”自由经济工业园区注册的经营企业,无论其直接投资规模多少,均可以免交土地税、财产税、利润(收入)税、公共事业和社会基础设施发展税、统一税、国家道路基金及国家中学义务教育基金义务扣款等。

  在结算方式方面,在“纳沃依”自由经济工业园区注册的经营企业可在本工业园区内根据彼此签订的合同、合约以外币结算;乌兹别克斯坦其它经营实体以可自由兑换货币来支付商品供应、工资和服务费用;对于进口或出口商品,可选择方便的条件和方式进行支付和结算。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