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福建冲刺海洋经济第五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6 01:37 来源: 中国经营报

  熊晓辉

  继山东、浙江、广东之后,海洋大省福建挤上国家海洋战略的快车道

  继山东、浙江、广东成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份,浙江舟山成为海洋经济新区之后,海洋大省福建也正式明确“试点身份”,挤上国家海洋战略的快车道,福建有望成为我国海洋经济第五区。

  日前,《中国经营报》记者从福建省发改委证实了这一消息。一位福建省发改委官员告诉记者,国务院以规划代文件批准形式,在批复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提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福建开展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组织编制专项规划,鼓励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建设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这意味着福建省正式成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份,享受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的相关优惠政策。

  上述福建省发改委人士透露,按照要求,《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试点总体方案》已经上报,国家发改委正在协调,进一步修改完善后,争取尽快报国务院批准出台实施。

  挤进海洋经济试点门槛

  身为海洋大省,福建省却险些与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无缘。2010年6月,福建省政府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恳请将福建列入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的请示》。同年7月,国家发改委正式确定山东、广东、浙江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份,福建旁落试点。

  福建省发改委人士告诉记者,试点旁落,福建“奋起直追”。 2010年8月,福建省成立了全省打造海峡蓝色产业带建设海洋经济强省领导小组,由省长黄小晶任组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昌平任副组长。

  在与国家发改委进行沟通并达成一致意见后,福建省随即召开了全省推进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动员会议,对编制《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试点总体方案》等工作做了全面部署。

   “可以说我们是硬挤进去的,形成了现在‘3+1’四个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上述福建省发改委人士表示。

  “从陆域经济向海洋经济延伸,是发挥福建省沿海优势,拓展产业群、城市群、港口群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指出。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官员和专家看来,此次上报的《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之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有很大不同。“海西经济区更侧重陆地的协调,现在海洋经济规划则是陆海统筹的,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进行规划。”

  据本报记者掌握的《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初稿,《规划》涉及的空间范围为福建省管辖海域和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宁德6个沿海设区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的陆域,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5.47万平方公里,并将与台湾的两岸海洋开发深度合作以及与周边地区的涉海领域区域合作内容纳入规划。

  在总体布局上,《规划》突出福建海峡、海湾、海岛三大特色,提出“一带一圈六湾十岛”的海洋开发战略总体布局,打造具有区域特色和竞争力的海峡蓝色产业带,构建两岸海洋经济合作圈。在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上明确提出,福建将发展壮大以港口群为依托的现代临港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提升海洋传统优势产业。

  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赵彬认为,建设现代蓝色产业集聚区,海洋科技是支撑,海洋第二、第三产业是重要基础。福建必须着力调整海洋产业结构,突出转型升级,提升科技含量,建设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海洋新兴企业,从而成为龙头带动作用明显、大中小配套、区域布局合理的现代海洋产业开发基地。

  “省政府组织我们正在做专项规划,深化研究,9月份会有一批成果出来。初步方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海洋服务业这两大块。”一位参与《规划》编制的知情人士对记者透露。

  构建7300亿元蓝色产业带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试点期、规划期和远期展望三个发展目标,并提出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预期目标为14%以上,到2015年,福建海洋生产总值达到730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28%以上,海峡蓝色产业带基本形成。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在从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的转变中,福建的优势仍然在于闽台合作。

  接受采访的福建省发改委官员坦言:“福建的海洋经济仍然很薄弱,不单是港口的问题,还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问题。福建更多的是体现对台优势,我们离台湾是最近的。这是我们的特色。”

  航务专家吴明华认为,此前出台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已经明确了福建的定位。“海西发展实际上是两岸经济的互动,呼应今后两岸之间经济交流,国家出台海西规划,包括现在对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的考虑,始终是立足于这个角度。”

  事实上,在《规划》中,亦明确了这方面的发展定位。充分利用闽台“五缘”独特优势,建设两岸海洋经济深度合作先行区。以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为契机,以厦门经济特区、平潭综合实验区、台商投资区、古雷台湾石化产业园等载体平台为依托,推进两岸海洋产业深度对接,把福建沿海打造成两岸海洋开发合作基地。

  相关数据也显示了福建的对台优势。据福建省台湾事务办公室统计,按历史口径(含第三地),福建2010年共吸引台资项目458项,同比增31.6%;合同台资16.56亿美元,同比增140%;实际利用台资26.68亿美元,同比增5.3%;实现对台贸易103.89亿美元,同比增48.58%。

  “从福建的经济发展来看,它的经济腹地和对外依存度跟两岸交往是最密切的。从两岸的贸易来看,福建对台贸易的距离和规模都有优势。”吴明华说。

  记者观察

  海洋经济试点要错位发展

  正如《海权论》所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赢得了未来。和日渐逼仄的陆地相比,蓝色的海洋意味有更多的资源和更大的空间。

  毫无疑问,海洋经济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一个新亮点,这也正是国家启动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的意图。航务专家吴明华表示,从整个国家的战略布局来考虑,“十二五”要通过产业转型,寻找和搭建新的平台和突破口。海洋经济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从试点省份出台的规划来看,海洋产业布局存在严重的同质化倾向。记者对比发现,多份规划均提出集中发展临港工业、海洋新兴产业和现代海洋渔业。

  对此,多位专家均指出,沿海省份在发展海洋产业时,首先要看清自己的条件基础和资源禀赋,错位发展。比如都是利用海岸线资源做港口,但服务的区域不一样,各自的腹地不一样,如山东半岛,做散货和集装箱,散货是煤油粮,辐射到整个东北,腹地就很大。而舟山群岛有深水优势,可以依托宝钢、武钢这些长江流域的大企业,做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中转。福建则利用对台优势,做两岸贸易。

  在港口的发展上,吴明华提醒:“要着眼于更高层面,在港口的功能上,瞄准未来的第四代港口,做供应链,上下游连成一片。不只是仓储运输,要做加工、做保税区,甚至是做交易中心和金融结算。”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