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值多少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8 16:13 来源: 《第一财经周刊》文|CBN记者 许悦
插画|宋赤兴
安全感是虚的吗?也许它相当的实在。
假如你刚刚喜气洋洋地买了一辆15万的新车,接下来你便头疼买什么样的保险,才能让你在设想过汽车被盗抢、不幸撞车或者半路坏车之后仍然充满安全感。于是为了获得这种心理上的安全感,你为爱车全副武装上了全保,一年付给保险公司5000元。可年末算一下,你可能发现保险费要比修车的钱多得多。只是为了防止那可能造成钱包“大出血”的万一—要是汽车出了问题,修车换零件就是个大支出了,我们心甘情愿掏出这笔钱,花钱买上一份心安理得。
理性经济人也许会考虑,如果不买保险,避免独自承担后果的警惕心会使我更小心地存放车辆和更谨慎地开车。这种自我激励的作用不仅一定程度减少意外的发生,还省了一笔钱,达到金钱使用效用的最大化。但是对于现实的人来说,安全感如同蔽体的衣物一样,是生活必需品,离了衣物就会暴露在巨大的不安之中。
安全感与房子
房子就是我们安全感的其中一个重要来源。如今房价高企,理性思考其实租房比买房要划算得多。按照目前的市场状况,100万能在北京租上一个80平方米的房子20年。但是100万几乎不可能在北京买到一个同样大小的房子。而且租来的房子一旦出现漏水、坏电器等问题还可以立刻联系房东进行解决,省心不少。若是遇上工作变动,还可以随时搬到离新公司较近的房子里,节省上班时间。
可“有瓦遮头”被分成“出租屋”和“自购房”两种,二者在整体安全感中的所占权重大有差别。很多人都认为出租屋治安差,人员构成复杂,时时为安全问题而忐忑不安。而且没有自己的物业,总感觉没有归属感,也总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城市。更恶劣的是假如房东要加租赶人,自己一下便处于被动的位置。
相较之下,自购房干净整洁,自己设计装修,自己做主人,可以光荣且骄傲地宣布自己有了一个“家”。对于许许多多离开家乡打拼的人而言,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意味着落地生根和安定。所以即使成为“房奴”,或者遇到房子漏水、墙壁开裂等问题需要自己和开发商进行漫长地扯皮,他们也愿意换来这种安全感。
高企的房价和火爆的楼市也进一步激化了人们对安全感的渴望。他们担心再过一段日子房价会不会升到自己无法承受的价位,担心离上班地点近的好楼盘会不会被买光了,担心政策的变动会使他们比现在更难买到房子……这样的焦虑又反过来推动了楼价节节走高。我们看到的是在房价不断持续创新高的同时,人们却更加迫切地希望早日拥有自己的房产,而我们之前所提到的理性思考全然无法得到体现。
非理性的热情?
事实上,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Daniel Kahneman就研究发现,人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的判断和决策常常是非理性的,这种心理学发现可以与经济学进行结合,分析许多经济现象。因此对于楼市这一安全感获得条件的捉摸不定,使人们对买房子这件事表现出非理性的极大热情。
他们都在面对父辈们从未遇到的情况。将近20年以前,他们的父辈住着福利房,而他们也在这样的房子里长大,安全感也从未少一点。然后他们走向一个截然不同的社会,走向因为房子而安全感大幅度溢价的现在。他们童年时候的安全感当然也包括房子带来的安定,但是绝不是今天这样的昂贵。
究竟这一切是怎样发生的?也许我们可以看成这是住房产权私有化和国内许多城市中产阶级化的结果。1994年之后,国家进行住房改革,把以往福利分房的制度改为城镇住房商品化,房子成了根据供求进行价格变动的商品。
同时,随着越来越多年轻有创造力又有学识的人群奔向“北上广”,涌入国内各大城市,大城市的中产阶级化已越来越明显。编写过英国《牛津地理学词典》的Susan Mayhew认为,有购买力的家庭为寻求近邻城市中心区的房屋,而导致内城衰落区的重建和更新,促成了一个城市的中产阶级化。进入国内大城市的知识人群在努力工作和奋斗中渐渐积累了购买力。他们需要安家落户,照顾家庭,也需要摆脱一种人在他乡的游离状态。在实际生活和心理安全感的双重需求作用下,他们把手中的储蓄转向了楼市,房子成了供不应求的产品,最后又和摆放在名店里的昂贵服装和包包一样成了奢侈品。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里,旧的城区被推倒,然后拔起一幢幢崭新的高楼。虽然房屋价格翻几番,但买者仍然络绎不绝。而后这片区域的居住人群也发生了更迭—迁出老房子和住进新房子里的人组成了俯视与仰视的两个世界。
安全感和房子的关系是个很长的故事,它们好像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谁也离不开谁。其前世今生可以写成万卷长书,不过相信各位都有各自的深切体会了。
除了房子,其实还有其他产品是安全感溢价高的。比如买份人身保险,在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里保障一下生命安全;或者买个培训课程,应对激烈的职场竞争以防失业;又或者买个宠物,它的世界里忠实地只有你。再不行,买个钻戒其实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