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夏治冰道别:比亚迪销售神话终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0 03:21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何芳 张恺惟

  8月5日,周五,没有任何前兆,比亚迪副总裁、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夏治冰,突然宣布辞职。

  隔天后的8月6日,夏治冰在微博(http://weibo.com)中发言,将离职归结为个人原因:“八年前接手销售团队时,销量少。说把大家带到累计四十万辆时我离开。后来公司没批。到上个月我们已跨过了一百六十万辆。公司去年7月以来的一年困难时期已过去。S6胜券在握,市场旺季即开始,G3、L3可顺势而上。身体也得调养。希望这次还能逃过,不会挨手术刀。当然脑袋也趁机也充电。所以此月道别。”

  8月8日,比亚迪(002594.SZ)A股以每股26.24元收盘,跌幅高达8.35%。其间一度接近跌停。

  对于夏治冰离职,业内存在两种猜测,其一,销售业绩不佳是夏治冰离职的直接原因。“今年车市整体不好,这导致了夏治冰的一系列调整措施并没有在上半年显现出效果,未能扭转去年下半年以来的颓势。”了解比亚迪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其二,个人价值观和理念与比亚迪汽车发生了分歧,找不到更好的方法改变比亚迪汽车被动的局面。“由于去年经销商集体退网危机,夏负责管理销售,要承担很大责任,离职并不奇怪。”

  “实在不好意思,我现在处于休假期,不方便再说比亚迪什么,请谅解。”8月9日上午,记者打通了夏治冰手机,对方拒绝就以上说法表态。

  成也夏治冰,败也夏治冰

  夏治冰1998年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毕业后,随即加入比亚迪汽车,历任会计员、财务经理、财务科长、售后经理、销售副总。2005年正式担任销售公司总经理,成为比亚迪汽车的“操盘手”。

  夏在任期间,深得董事长王传福信任和器重。“进比亚迪最大的因素,是王总的个人魅力打动了我。”在回忆最初加盟比亚迪时候,夏治冰表示。此后他在比亚迪一干就是十三年。

  在夏治冰的带领下,比亚迪的确在单一车型和增长速度两个方面,创造自主品牌销量的“神话”,F3单月销量最好成绩高达3.61万台,并在2009年成为全国销量最大的轿车车型,2009年比亚迪实现了成倍增长,销量由20万达到40万台,比亚迪成为汽车行业当之无愧的“黑马”。

  营销方面,由于F3上市之初经费不足,夏治冰由此独创的“分站上市”和“农村包围城市”营销策略直接促成了F3在营销方面的成功,今年5月份上市的S6又重新启用这一策略,同样收获不错效果,如今比亚迪的经验已经成为光华管理学院的经典案例。

  最为关键的是,夏治冰凭借极具亲和力和具有开拓性的管理方式,在比亚迪上下深得人心,在夏治冰的微博留言中,包括匿名人士在内,一篇篇惋惜和不舍,褒奖之词溢于言表。“夏总是比亚迪汽车销售的灵魂,永远的擎天柱!他打造了一支必攻不守的梦之队,缔造了自主品牌的经典营销。”

  汽车行业的销售老总是变动最为频繁,也最先走向职业化的一群人,他们职权有限,但是又不断被增加更大的压力和责任,出现问题的时候又要承担全部责任。有评论认为,夏的经历是职业经理人的宿命——“干得好不是自己的,干得不好就得走人。”

  夏一手缔造了“比亚迪销售神话”,他的继任者能否继续延续看似走到尽头的神话?带领比亚迪汽车走出困局。

  继任者侯雁,1997年进入比亚迪,后参与组建了比亚迪汽车,2004年曾经担任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的副总经理,作为夏的副手,主要负责销售、售后和市场营销战略。在比亚迪集团内部,与夏治冰平级。

  “在比亚迪内部,我们有20多个事业部,也就是说夏总这个级别的老总有20多个,只不过夏总比较出名。”8月8日,比亚迪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两位老总的工作已完成交接,侯已经开始主持日常工作。”

  有业内人士认为,夏治冰的离开对于比亚迪来说不一定都是坏事,调整中的比亚迪需要有新的思路,事实已经证明,比亚迪原来快速上规模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困难远没过去

  “上个月我们已跨过了一百六十万辆,公司去年7月以来的一年困难时期已过去。S6胜券在握,市场旺季即将开始,G3、L3可顺势而上。”夏治冰8月6日在微博上提出了自己的希望。

  然而比亚迪的困难期并没有完全过去。“夏总,其实您知道,公司并没有完全走出困难时期,S6的成功只是一个片面。汽车销售公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8月6日,一位比亚迪的员工在给夏治冰这条微博留言中这样写道。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销量仅为 22.58万辆,下滑22%。虽然车市整体大环境不好对比亚迪多少有些影响,但是自主品牌当中,长城和吉利的表现却完全不相同,吉利今年上半年销售21.55万辆,同比增长7%,长城汽车总体销量23.8万辆,同比增长48%。

  不仅如此,在中国车市政策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中国汽车市场出现了合资自主的潮流,价格下沉、刺激政策退市,给比亚迪等自主品牌的生存带来极大考验。

  2010年,比亚迪曾提出了80万辆的销售目标,但却遭到了终端经销商的集体抵制,并最终演化成了一场渠道危机。2010年退网的经销商多达308家,整体经销商退网比例高达22.63%。

  “由于我个人的急功近利,误导了公司及销售团队。我定的策略对商家苛刻。我要求过高,团队压力过大后管理渠道用力太猛。伤害了经销商朋友。于此致歉!”8月8日,夏治冰在微博中再次对比亚迪的渠道问题进行检讨,而去年9月他面对面向经销商鞠躬致歉的经典画面依然清晰。

  最为关键的是,解决比亚迪渠道的硬道理——在F3和F0之后,打造出第三款销售过万的车型,让经销商赚钱,还没有最终实现,虽然五月份刚刚上市的比亚迪SUV——S6上市第二个月的销量达到5000多台,但是市场表现有待进一步观察。

  不仅如此,在渠道规划方面,比亚迪年初提出的规划,减少5%的缺少资质的经销商,不再一味追求其网点数量,采用更合理的销售策略等等措施,也需要进一步贯彻。

  “我们离破产只有十几个小时的时间。”此刻,王传福所带领的比亚迪应该重温比尔盖茨的经典名句,对于45岁的王传福和仅仅8岁的比亚迪汽车而言,目前还没有任何狂妄的资本,去拒绝进行反思和改变。

  夏治冰的离开,让业界包括比亚迪本身再次反思比亚迪汽车的发展模式。在王传福的创业信念中,做企业一定不能墨守成规,要打破常规,敢想、敢干、敢竞争。然而在汽车行业,王传福想要打翻的却是市场发展的规律。

  比亚迪的迅速扩张不妨从两个细节来看。一是其网络布局的迅速。2003年刚刚通过收购进入汽车行业,2007年比亚迪的经销商数量已经达到300家。1年后这一数字达到500家。两年后,增至1000多家。二是比亚迪两个第一的宏伟目标。

  “没有一个汽车公司可以不断实现提出每年翻番增长的目标,汽车并不是一个可以快速实现弯道超车的行业,比亚迪高速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种急躁在王传福说出,比亚迪要在2015年成为中国第一,2025年成为世界第一的时候,达到了顶峰。

  除了需要放慢发展脚步之外,比亚迪战略性的调整也是业内讨论的焦点。汽车行业分析人士钟师认为,比亚迪的战略结构不存在太大问题。“新能源车和传统车并行发展。这也可以算比亚迪的优势所在,在市场切换时可以很好过渡,避免整体塌陷。”

  然而相反的观点认为,比亚迪对传统汽车投入不足,对于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车的倚重,是其必须纠正的战略性失误。“传统汽车与电动车之间的分配处理不当,特别是在传统汽车上的投入不足也是一个战略失误,表现为产能不足、研发投入不足、质量管理体系和控制粗糙,特别是后续冲量产品不足等等。”

  比亚迪也已经意识到了症结所在。在今年1月份的底特律车展上,王传福第一次公开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反省,“过去几年公司过于注重规模和增长速度是错误的。”未来比亚迪会更加关注“售车质量”而不是“一味追求市场份额”,抛弃冒进思路,比亚迪未来几年计划以10%至20%的速度保持平稳增长。

  夏治冰离职前也在多个场合强调,“比亚迪不会像以前那样追求快了。我们应该慢下来反省,做有质量的发展。”对于调整中的比亚迪来说,在夏治冰带领比亚迪完成了规模上的积累之后,接任者侯雁需要完成的是比亚迪转型之路——有质量的发展。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