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民生工程 幸福工程——四川省射洪县土地整治项目区见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6 14:26 来源: 国土资源部网站

  射洪县地处四川盆地中部, 全县以丘陵地貌为主,有耕地67万亩,是四川省七个土地整治示范县之一。从2003年1月至今,射洪县国土资源局组织实施国家级、省级和县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共40个,实施灾后重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1个,累计投入资金1.94亿元。

  通过土地整治工作,射洪县新增优质耕地1.68万亩,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6.62万亩,受益村79个,受益农民13.26万人。实现了开展一项民生工程,造福一方百姓。

  “民生工程”怎么干,群众说了算

  在瞿河乡土地整治项目办,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在射洪,土地整治项目施工设计期,要先向项目所在乡镇、村社发出问卷调查,必须听取群众对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评议,尊重农民意愿,组织群众广泛参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活动。项目实施中,要引导群众义务监督工程建设质量,增大工程建设进度、质量等情况的透明度。

  土地整治项目办指挥部设在整治现场,对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等三大工程建设进行质量监管。完工后,先让项目区群众检查工程建设质量。射洪局副局长胥艳告诉记者,射洪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土地开发整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土地整治力求精细化管理,使每项工程都成为“精品”。

  土地整治中,县政府主要协调项目涉及乡镇及县级相关部门的有关工作,处理重大事项,把土地开发整理纳入县政府民生工程目标考核内容之一;县国土资源局主要履行项目实施牵头单位的职能职责;县级相关部门进行相关业务支持,各方紧密配合,使土地开发整理健康有序推进。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成功的。

  土地整治打造农村产业新格局

  在射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体现的是“两个结合”:一是与促进土地规模流转相结合。农民既可收取土地租金,又可就地打工挣得劳务收入。仅瞿河、太乙、万林等3个乡镇的土地整理项目区,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达1.2万亩。涪江岛土地整治项目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现正引导涪江岛农民对2690亩良田进行统一流转。

  二是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在项目区,农民利用整理后的土地进行优质农业开发,规模种植粮油新品种和无公害蔬菜,仅土地开发整理后的经济效益,项目区农民人均年新增收入400元。为吸引龙头企业发展当地特色农业,项目区分别引进了五斗米鸭业公司多种经营,引进四川美宁集团公司种植芦笋等。

  目前,项目村发展无公害蔬菜、米枣、柠檬、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已经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产业新格局。

  仅对瞿河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统计,该乡8个项目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引进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龙头企业14家,建设环保生态养殖园,灵芝食用菌示范种植基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农业产业基地16处。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3419元到2010年增至6347元,三年累计人均纯收入增加2928元,累计递增85.6%。

  幸福道上的幸福人

  在瞿河乡,一片农村新景象映入记者眼帘:黄墙灰瓦一幢幢农家小楼沿山座落,一家家院坝干净整洁,一条条水泥路通村入户……土地开发整理后,项目区大量未利用土地得到开发利用,坡耕地改造成梯田,山地截高填低,平地切弯拉直,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瞿河乡大塘溪村紫金湾零碎小块土地80余亩,地块多达260余块,地埂700余根,交叉弯曲,沟壑纵横,土地开发整理对零散地块归并,减少地埂,截弯取直,新增耕地30余亩,紫金湾耕地面积增至110余亩,已成为绿色生态农业基地。

  瞿河乡老城村,这是最近正在进行的瞿河二期项目,记者看到三、五成群的农民正在干活儿,夏季的秧田一片青油。水泥刚铺成的路面,村民庄四芬正在清扫着,干净整洁的道路一直通向她家门口,她在整理区每天可挣50元左右,说着她指着她家震后新修的3间新房子说,要不是政策好,如今她们还走在烂泥路上呢。村民税远柏更是高兴地来到我们身边,抑制不住的喜悦挂满脸庞,他指着宽宽的田间小路说,国土部门把栌斗修在我们家门口了。从项目区进场,三个月,他就挣了5000多元,指着田间地头,一片片连成的稻田、水渠能排能灌。他说,原来30多年田间的小沟从没清过淤,现建成了条条沟渠,路有了,清清的堰塘水流向了田间地头。从路边到沟边,记者清楚的见到下到沟底的梯步都修得整整齐齐。他还形象地给记者打了个比喻,过去田坎脚板都走不稳,鸭子走在路上都向沟头滚。胥副局长问他,你是党员吗?他大声说,我是社员。他们说过去梦里都想不到的好日子,共产党却把恩情送到了心窝窝。

  明星镇水井村二社72岁的徐斯林老大爷说,我们沟祖祖辈辈走泥巴路,天一下雨,道路稀烂,小孩上学大人要用箩篼挑,肩膀背,衣篼抱,上街赶场穿胶鞋,真难走,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把水井村与天马山村、五通村、山岔溪村等四个村的道路连通建成总长6公里的环形水泥路,现在孩子放心走进学校,大人上街乘座农村公交车,我们村真的走上了“幸福路”。

  当记者离开瞿河乡板桥村,远处那副巨大的标语映入眼帘:“用心用情用智慧搞整理增收增效助产业富农民”。这正是土地整治民生工程在射洪的真实写照。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