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秋季校园攻势升级 转战3G主攻品牌规避价格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4 00:39 来源: 通信信息报■本报记者 林琳
开学临近,校园市场日渐升温,成为运营商火拼焦点,竞争的火药味也愈演愈浓。
据报道,中国联通相关部门宣布,在8月下旬开始发动贯穿秋季的终端促销攻势,不仅推出的终端涵盖高中低端不同档次,而且向购机用户赠送总价值超过千万元的腾讯游戏道具等。同时,中国联通于近日正式推出沃品牌下全新青少年业务板块——“沃派”;而中国电信也于近期推出了针对校园的3G品牌“天翼i特”。至此,三大运营商的校园品牌形成三足之势,校园竞争除了价格战外,品牌竞争、终端补贴成为新竞争态势。
或形成三足鼎立?
学生用户是对资费较为敏感的群体,并不是三大运营商利润的重要来源,但对三大运营商来说,校园市场却是兵家必争之地,宁可以成本换收入也绝对不放弃圈地校园市场。3G时代在校大学生成为3G智能手机主要使用人群,且学生用户是潜力股。因此,每年高校开学,都必定上演运营商校园用户争夺战,纷纷各出奇招,恶性竞争事件充斥校园,令人反感。
近期,运营商除了在价格战上下功夫外,也加大了在终端、品牌方面提升竞争力。随着开学经济升温,联通和电信在此时推出针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品牌,明显是为了与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一较高下,刺激校园市场竞争升级。联通力图通过“沃派”替代老的校园品牌“新势力”, 而中国电信则将推出针对校园的3G品牌“天翼i特”,以对抗中移动旗下动感地带在校园市场上独占鳌头的局面。三足鼎立之势虽短期内难形成,但却向中移动独占校园市场的局面发出挑战。
校园市场一直都是三大运营商共同关注的战略要地。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牛丹阳认为,中电信与中联通推出校园品牌是好事,此举能避免单纯的价格战,可在品牌的基础上倡导他们在产品和服务上做差异,利用自己非常鲜明的品牌特色去吸引不同的校园用户。
价格战难长久
今年7月,工信部为规范运营商在校园市场竞争,出台了《关于规范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校园电信业务市场经营行为的意见》,力图缓解校园市场剑拔弩张状况,防止出现签订排他性协议、诋毁竞争对手产品、夹寄手机卡等违规行为。
在校园市场竞争最惨烈的广东省,就推出“强化资费报备机制”、“校园市场巡查机制”、“争议处理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和“情况通报机制”等五项工作机制确保学校通信市场规范有序,运营商已减少在通知书中夹寄SIM卡,转向服务、资费、品牌、终端的比拼。
运营商以价格战方式拼抢开学经济的做法由来以久,而同质化竞争却成一大硬伤。校园用户已占运营商现网用户的10%以上,初具规模。另据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的调研数据,一个大学生的通话量高出普通用户15个百分点。上网流量是普通用户的1.5—2倍。
因此,单纯的价格战并不是长期发展校园用户的有效方式,终端的丰富性、应用的多样性以及网络的快捷性才是长期捆绑校园消费者的重要着力点,否则单纯的价格战,例如送自行车、硬盘、话费等,只能发展短期用户,难以对运营商的收入贡献率带来积极影响。
一味的打价格战,对运营商的成本必将造成不小的压力,而且在社会上造成负面影响,引发各方不满,价格战这类同质化竞争必定难以长期继续。
如何破解排他性竞争?
主导运营商凭借强大资金实力,在校园市场优势明显,带有强烈的排他性竞争,除与学校签订排他性协议,还通过收购竞争对手终端、诋毁竞争对手、在录取通知书中夹寄SIM和UIM卡等手段,扰乱正常的校园市场竞争秩序,并成为饱受社会民众诟病的一大现象。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研究员丁道勤指出,校园竞争一定要避免低于成本价的低价倾销,同时要保护学生群体的利益,避免不公正条约的签定,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丧失自主选择权。从数据上看,学生群体手机上网的习惯远远高于普通人,可以说在他们身上发展移动互联业务是一个最好的市场。
在即时通信市场,中国联通推出跨运营商、跨平台的“沃友”,既是对“沃派”品牌旗下业务的有力补充,且通过搭建受青少年欢迎的社交类应用争夺学生市场。预计中国电信推出天翼i特校园套餐后,也会推出自己的即时通信产品。
随着校园品牌、特色终端等有针对性的校园产品相继推出,运营商在校园市场竞争上已不光是投入高额的营销费用进行比拼,毕竟价格战“损人也不利己”,从原先的同质化竞争到推出不同的品牌,基于不同的用户群体细分推出有针对性的业务应用,运营商意识到校园竞争必须走差异化之路,从同质化竞争到产品、服务的创新,这将是校园竞争制胜的关键要素。
今秋各高校开学之际,必将是运营商争夺校园用户最激烈的时节,希望市场上不再只是一味充斥价格战,而是能出现品牌竞争、业务应用、特色终端的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