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石油829火灾:大连石化总经理蒋凡被免职 调查组进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1 10:38 来源: 中国经营网

  中石油宣布免去蒋凡大连石化公司总经理职务,调大庆炼化公司总经理冷胜军任大连石化公司总经理。

  中石油829火灾:大连石化总经理蒋凡被免职调查组进驻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2011年8月31日,从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获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30日在大连石化公司召开干部大会,宣布免去蒋凡大连石化公司总经理职务,调大庆炼化公司总经理冷胜军任大连石化公司总经理。

  中石油大连石化总经理被免职

  据京华时报消息,8月31日,中石油集团宣布,决定免去蒋凡大连石化公司总经理职务,调大庆炼化公司总经理冷胜军任大连石化公司总经理;成立集团公司事故调查组,由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廖永远任组长,抽调技术和管理专家进驻大连石化。

  8月29日,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发生柴油罐起火事故,经3个多小时扑救后火情被扑灭,未造成人员伤亡。而不久前的7月16日,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常减压蒸馏装置因换热器泄漏发生着火。

  从中石油集团了解到,8月30日下午,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召开干部大会,中石油集团总经理蒋洁敏称,大连石化在一年内连续发生安全事故,充分暴露了安全管理、基础工作、队伍作风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事故的原因查不清楚不放过、事故的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群众受不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问责还未真正开始

  13个月内发生4次事故之后,担任大连石化公司总经理一职近十年的蒋凡最终还是被免职了。

  据第一财经日报消息,大连石化公司包括“8·29”火灾在内,在过去一年半时间里,已发生四次火灾。2010年7月16日,中石油在大连新港发生油管爆炸,约1500吨原油倾泻入海。当年10月24日,这一事故现场在拆除过火油罐时再次发生火情。而“8·29”火灾,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的厂区,7月16日发生蒸馏装置泄漏引起火灾,约15米高的常减压蒸馏装置大部分报废。事隔一日,一名张姓工人在为发生事故的常减压蒸馏装置安装盲板时摔伤致死。

  除此之外,8月25日,大连石化公司发生粉尘泄漏事件,大量灰白色工业粉尘飘散至临近的海茂村居民区,居民与大连石化公司就赔偿问题仍在协商中。

  大连石化安全事故频出之后,中石油集团公司总经理蒋洁敏也措辞严厉地批评了大连石化的管理问题。

  中石油内部人士表示,中石油具有完整的问责措施,蒋凡的免职只是对此次事故所采取的组织处理措施,具有问责的意义,但并不是事故的最终处理结果,也不是真正的问责。等大连市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出具最终调查报告之后,中石油将再对事故责任人问责。

  公开资料显示,蒋凡是中石油系统内因安全事故而辞任的第三名高管。2003年12月23日发生“重庆开县井喷”后,时任中石油总经理的马富才于2004年1月上旬提出辞职;但是,时隔一年以后,马富才就调任至当时的国家发改委能源办公室。另外一次则是2005年12月5日吉林石化发生爆炸后,该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于力被免职。

  此次被免职的蒋凡最终有何结局目前还不得而知;蒋凡的继任者——冷胜军在中石油系统内也拥有较深的资历。冷胜军1986年起就开始在抚顺石化公司工作,2009年8月被提升为大庆炼化公司总经理。上述中石油内部人士表示,冷胜军目前已到任大连石化公司总经理一职,大连石化的生产经营保持正常的秩序。

  中国石油官网2006年12月28日发布的信息显示,蒋凡先后担任过大连石油化工公司车间技术员、技术负责人、车间主任兼书记、公司经理助理、副经理。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成立后,先后任副总经理、总经理、党委书记。免职之前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所获殊荣有:辽宁省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大连市特等劳动模范、辽宁省劳动模范、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等。官方给予蒋凡的评价是:“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实现了经济规模三年提高240亿元的跨越发展,顺利完成了6套大型生产装置的建设和开工,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2050万吨/年,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炼油生产基地……公司规划计划管理、工程建设管理以及管理结构扁平化等经验先后被中国石油总部表彰和推广。”212>>

  中石油宣布免去蒋凡大连石化公司总经理职务,调大庆炼化公司总经理冷胜军任大连石化公司总经理。

  中石油称会公布调查结果

  据每日经济新闻消息,8月31日,中石油集团公司宣布免去蒋凡大连石化公司总经理职务。这是中石油系统自2005年吉林石化爆炸事故后,时隔6年,再次因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免去地方高管职务。

  中石油集团内部人士表示,蒋凡被免职的直接原因是今年“7•16”和“8•29”两次火灾事故,免职不是最终的组织处理结果。上述两次安全事故的调查结束后,将向社会公布相关调查报告。

  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接连发生两起事故。7月16日,大连石化一个1000万吨常减压蒸馏装置换热器发生泄漏并引起大火;8月29日,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装有800吨柴油的875号油罐突然发生着火事故。

  “我们有一套安全责任制度,出了事达到什么级别,地方领导就要免职,”中石油集团内部人士说,“蒋凡被免职的原因就是这两起事故。”

  去年中石油在大连也出现过两起重大事故,蒋凡为何没有被免职呢?上述人士说,主要是因为去年的两起事故与大连石化没有直接关系。

  大连石化曾在2008年8月完成改扩建,原油加工能力达到2050万吨/年,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炼油基地。当年曾实现首次开工连续运行3年不检修的长周期运行纪录,当时还获得中石油集团 “开得起、稳得住”的评价。

  “一年内连续发生安全事故,充分暴露出安全管理、基础工作、队伍作风等方面的问题。必须彻查事故原因,全面排查隐患,堵塞管理漏洞,严肃追究责任。”蒋洁敏说。

  安全生产再成焦点

  石化行业是高风险行业,也是事故多发行业。刘铁民认为,除领导外,事故频发也与企业安全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安全文化的水平有关。

  当前,国内企业在公共安全管理结构上存在缺陷。“不是把老总换了,把措施改了就行,要从系统上进行全面的安全建设。”刘铁民说。

  自2008年以来,中石油炼能飞速扩张,大连石化扩建,抚顺石化、独山子石化、广西钦州千万吨炼油项目纷纷建成投产。到2015年,中石油总炼油能力将达到2.4亿吨。同时,乙烯生产能力达到700万吨。

  “在石化企业求快、求大的过程中,生产能力、规模上去了,安全管理能力是否跟上去呢?高速发展与安全之间出现空白,这是一些石化企业普遍存在问题。”刘铁民表示。

  可以肯定的是这两起事故后,国内石化行业将会掀起新一轮的安全大检查。对此,刘铁民认为,运动式的大检查虽然有作用,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机制,才能解决高风险企业系统的脆弱性,以及公共安全管理的缺陷。

  在大连石化干部大会上,蒋洁敏表示,要坚决扭转安全、环保工作的被动局面,深入查找漏洞和薄弱环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夯实安全环保基础,确保万无一失,努力建设示范性炼化企业。(编辑:海绵)2<<12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