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平民建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9 01:17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建筑是什么》几乎打破了中国建筑界长期集体失声的僵局
苏娅
“建筑是什么”,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一本以此为名的著作,引发了老中青几代建筑师对当下中国建筑设计界的反思。
8月24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前总建筑师季元振著作《建筑是什么》座谈会暨“中国当下建筑之思”论坛,在清华大学设计中心举行。前建设部副部长、两院院士周干峙,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道增,清华大学教授陈志华,中国中元兴华工程公司资深总建筑师费麟,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柴斐义等建筑界学人出席了会议,并以此书为起点,围绕中国建筑的现实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讨论。
《建筑是什么》几乎打破了中国建筑界长期集体失声的僵局。“建筑批评从这次会议开始。”李道增这样评价。作为为数极少的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建筑师,季元振写《建筑是什么》由建筑的科学性入手,将设计实践中与人密切相关的因素引入理性思考。他从“结构理性主义”这一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思想出发,把建筑所涉及的功能、结构、材质、方法、政治、日常性等因素,作为一个整体作出理论梳理,试图对资源匮乏时代的建筑如何立足于建筑的功能、结构和资源,回归建筑的质朴美学提出意见。
不容置疑,在房地产市场和城市建设投资的强力推动之下,中国的建筑设计界在极速发展。但缺乏沉静的思考、严肃的反思也是不争的事实。“这辈子搞建筑,我想把我所思考的东西弄个明白。”季元振停顿片刻,说,“我今年快70了,但我依然无法理解80岁的老学者面对建筑乱象时,表现出的沉默和他们忍受的表情,那是一种被长期挤压的痛苦的反应。”“我不但要写下思考,还为了写下历史。比如,我们的建筑常常出现这样的怪事情,使用是办公楼,但是使用的土地性质是厂房。建筑的问题复杂极了,做设计要跟不同业主交往,透过建筑能够了解众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