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涅槃:新七浦市场全是赢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4 08:57 来源: 上海商报
一位见证者和受益者眼中的七浦路商圈
以2001年9月15日七浦路上的第一家室内市场——新七浦服装市场开业为标志,整个七浦路市场由马路集市转为室内市场迄今已整整10年。
难得找到这样一个人,他既是当年七浦路的动迁居民,又是买卖七浦路商铺的投资者,还是新七浦服装市场的经营户。七浦路商圈和新七浦服装市场的成长、发展,他是绝对的见证人和参与者。他的名字叫樊德贵,新七浦服装市场的商会会长。
商报记者 王闻博 楼丽娜
■昔日马路市场:出租门面房收益颇丰
樊德贵的家就住在七浦路,如今的新七浦服装市场这一地块上有他家一间沿街的门面房。
“七浦路的地摊最早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末。一些商贩利用七浦路靠近火车站的便利条件,自发销售小商品。这些沿街所设的地摊和手推车、钢丝床,就是七浦路商街的起源。”樊德贵回忆起七浦路市场当时的情景时说。
马路市场的价格优势,让七浦路市场迅速发展,以经营中低档服装为主的市场格局逐渐成形,并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七浦路马路市场的顶峰状态。“那时我在一家跨国公司工作,收入相当不错,业余还经营过酒店,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樊德贵说,“当时七浦路上生意相当好做。我家沿马路40多平方米的门面房,租给人家,一年租金就有14万元。”
然而,樊德贵自己也清楚,马路摊位终究难以长久。进入新千年,上海市政府提出了把上海建设成“国际购物天堂”的整体战略思路,作为占道经营、硬件设施极差的七浦路市场必然要朝着“马路市场入室”的方向发展。2001年,温州商人以土地批租的形式在此建造新七浦服装市场,以产权商铺的形式开发。七浦路正式进入商场化时代。
记者点评:新七浦服装市场是整个七浦路上第一个建造起来的室内市场,由此带动了整个七浦路市场的开发。七浦路改造10年,最受益的自然是政府和社会。马路市场被消灭,脏乱差现象不复存在,解决了一大顽症。同时,七浦路市场的容量被大大放大了,市场入室做大做强了七浦路。很难估计目前整个七浦路市场的年销售总量,有人说50亿,有人说60亿,有人说根本无法统计,因为七浦路商圈横跨闸北和虹口两区。市场做大做强,且不论政府增加税收,所产生的就业等社会效益就难以估量。
■马路市场“入室”:豪掷300万元狂揽10铺位
从新七浦市场开始,七浦路掀起了市场开发的热潮。新金浦、豪浦、白马、联富、超飞捷、圣和圣、凯旋城,再加上虹口区的兴旺服饰城,商业面积一下子突破50万平方米。马路市场入室,市场还能不能红火?产权式商铺在当时的上海还为数甚少,可能不可能成功?这在当时都没有现成的答案。
作为七浦路上的动迁居民,樊德贵却跃跃欲试起来。趁着新七浦市场的产权商铺开售,他把动迁拿到的76万元补偿款,再加上以前多方面的积累,掏了300万元,一口气买下新七浦市场的10个铺位。“这10个铺位位于市场的一楼至四楼,都是位置特别好的。”至今回忆起当时的壮举,樊德贵还颇为得意。说实话,当时樊德贵也没预料到日后新七浦市场的生意会如此红火,但他的想法很朴素,“七浦路的马路摊位总有一天要拆光,这些经营户都要找地方做生意。这些买下来的商铺不愁租不出去。”
豪掷资金,樊德贵成了新七浦市场产权商铺的投资者。没多久,他又陆续在新七浦对面的兴旺服饰城买了4间铺位。后来又陆续转手,现在在新七浦市场还拥有3间铺位。仅在七浦路商铺投资这一项,他就赚了个盆满钵满。
“七浦路可能是上海商业地产最成功的案例,特别是新七浦市场。”樊先生说的一点不错。在新七浦市场,当年买下产权商铺的投资回报是怎样的呢?形象地说,就是一年的租金抵得上当年的售价。有人形象地表示,10年前新七浦市场一间6个多平方米的商铺售价为30多万元,现在这间铺子如果位置好一些的话,一年的租金也要30万元左右。
如果再算得细一点的话,每平方米每天的租金超过120元。“上海最贵的商铺租金可能在七浦路上的新七浦服装市场。”一业内分析人士如此感慨。
“正因为如此,目前新七浦服装市场的商铺很少有产权转让的,主要是租金回报率相当令人满意,再加上转让税费比较高,很少有人愿意卖。”樊德贵表示。
记者点评:新七浦服装市场创造的令人咋舌的高租金的背后,是其商业地产开发的极大成功。产权商铺的开发模式,曾让人捏一把汗,事实上也有很多不成功的案例。但以新七浦服装市场为代表的七浦路市场,以其极为鲜明的特色、极为鲜明的业态、极为鲜明的布局,克服了产权商铺通常所有的散和乱的特点,从而获得极大的成功。
■自身转型升级:从代理商转为自主品牌
投资新七浦商铺的同时,樊德贵也毅然实现了自身的转型:从原跨国公司辞职,自己投身于服装生意。
把多余的铺面出租,樊德贵把一楼两间商铺打通,经营女裤,摆开架势准备大干一场。新七浦市场大多做的是批发。樊先生南下广州,找到生产厂家,凭着在七浦路上拥有的多家铺面一下子打动了厂家的心。起初的生意并不好,但凭着韧性,经过两三年的市场培育,新七浦的服装生意热了起来。
“这里最热闹的是每天清晨。商场5点就开门,批货的客商每天4点半就赶过来拿货,我们忙到7点半全部发完,每天几千条裤子发往安徽、山东等地。”樊德贵告诉记者,全部货品都是从广州厂家直接空运过来,每条裤子空运成本在5元左右,比汽运1元要贵不少,但这样的做法可以确保货品是最新款,人家都喜欢到我这里拿货。
“前些年生意最好的时候,我就长住在外地厂家那里,等着拿货。拿到货就赚到钱,根本不愁没有批发的下家。”樊先生说,“在七浦路,很多时候来批发的商家反过来还要请我吃饭。”经营过女裤、女装,后来又做过香港“老爷车”的上海一级代理,做品牌厂商的代理虽然简单,但毕竟受制于人。于是,一些商户稳健地从单品牌经营扩大为多品牌经营,另外包括樊德贵在内的一些商家则想到了开拓自主品牌。目前,他注册了“FOX ZONE”(狐狸地带)品牌,与服装工厂建立了伙伴关系,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之前建立的通路渠道,而且获得了更大的渠道市场和利润空间。
据新七浦市场管理方介绍,目前新七浦市场内拥有自主品牌的商家已达84户,另有100多家正在申报过程中。到明年年底,争取在所有1000多家商户中拥有自主品牌的比例达到20%。
记者点评:新七浦服装市场之所以能产生如此之高的售价、如此之高的租金,关键还是生意做大了规模。不到10平方米的门面,再大的人流量和零售量都支撑不了如此高的成本。新七浦成功靠的是批发,而要让华东各地的商家都到这里来批发,还要靠品牌。从代理商到发展自主品牌,七浦路也在寻求自身的转型升级。
■成熟商业街区: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作为新七浦市场内众多商家的代表,樊德贵代表自己的同时,更代表众多商家。“能在新七浦市场内赚钱的都是市场开拓相当对路的商家,不然不可能承受如此高的成本。”他说,“要在新七浦市场里赚钱,就要卖掉更多的东西。能卖掉更多的东西,好的品牌自然更愿意选择与新七浦的商户合作。”
总结新七浦的成功之道,樊德贵表示,新七浦的成功有诸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地利——熟地市场。长约1公里的七浦路前身就是服装市场,从卖便宜货的马路市场到如今经营特色明确的商城,转型用了将近30年的时间。“从经营历史上看,即便在全国范围内也很少能找出历史如此久远的服装市场。”樊德贵说,如今新七浦的辐射效应远不止上海,来自江苏、浙江、安徽、湖北等多个省份的批发商和上海本地的买家都来这里,日客流量高达数万人。
马路市场的入室和经营环境的改善可谓“天时”与“人和”。这十年正逢服装市场进入高峰期,从最早的新七浦,到后来豪浦、白马、超飞捷等专业服装商城蜂涌而出。如今整个七浦路商业街已由10多家大型服装批发市场与1家专业物流公司组成,由七浦路大道从东向西贯通相连,成为以服饰贸易为主,集休闲、旅游功能为一体的成熟商业街区。
记者点评:新七浦服装市场只是七浦路商圈的一个代表和缩影。独木难成林,正是10多家大型商场造就的大环境,才使七浦路市场像今天这般红火。而在这10多家大型商家中,也不乏错位经营的例子。新七浦做的是批发,甚至有部分时间段拒绝零售,而像对面的兴旺服饰城则主要以零售为主。正是多元化经营成就了多样化的七浦路,使整个七浦路市场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