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欧洲专家称欧元不可能通过希腊退出实现软着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7 00:02 来源: 商务部网站

  欧洲智库布鲁格9月12日发表评论文章称,希腊退出不会使欧元实现软着陆,并指出希腊退出面临巨大经济社会成本。主要观点如下:

  有人认为缺乏竞争力的国家应该离开欧元区,通过货币贬值重获竞争力。但是这一逻辑并未考虑希腊退出欧元区面临的重大障碍:

  一是法律障碍。欧盟条约有自愿出欧盟的条款,但是没有退出欧元区的条款。一国可以离开欧盟,但是没有离开欧元区而仍留在欧盟的条款。

  二是技术障碍。对于金融市场不发达的国家而言,改变货币很容易,只要印制一套新货币就行。但是对于现代经济来说,是另外一回事。信息与技术系统(IT)经过数年的准备和调整,才转换到欧元,之后还经历了长期的调试阶段。突然退出欧元区,成本高昂且破坏性巨大。

  三是经济障碍,主张退出的人认为新货币的贬值是可控的,而忽略了做出这种选择的国家存在信用问题。如果发行新货币,其价值将由市场决定。2002年1月,阿根廷实行比索盯住美元制,并将汇率订为1.4比索兑1美元,但是当年7月汇率就变成4比索兑1美元,比索贬值3/4。货币贬值3/4有助于保障竞争力,但是也意味着进口价格上涨三倍,损害消费,并影响企业获取设备和半成品,继而又影响出口

  。

  四是金融障碍。家庭、企业和国家借贷行为不应被忽略,目前所有借贷合同均以欧元标价。如果合同不涉及外国经济主体,则简单改以新货币标价即可。但是,合同是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达成,则情况完全不同。根据IMF分析,欧元区国家相互借贷金额相当于区内GDP的200%。希腊主权债务由德、法银行持有,但这仅是冰山一角。如果改用新货币,则企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受到重大影响,以新货币计价的部分则将遭受巨额损失。而且,既然欧盟法律没有关于退出欧元区的规定,则退出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储户将有足够时间从银行提款,银行也将有充足时间从其央行借款投向仍使用欧元的国家。这种行为将加剧危机。

  如果希腊退出欧元区,则将在经济、金融、社会领域造成巨大破坏。(杜邢晔)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