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民国治房:马桶称王的岁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4 01:04 来源: 中国经营报

  李开周

  搁现在,男人闯进女厕所,若非高度近视,就是变态无疑,倘被大伙瞧见,必定人人喊打。但是在民国某个时期,男人进女厕是常有的事。不信您翻翻1931年6月5日的《越华报》、1931年6月8日的《广州民国日报》、1931年6月12日的《中央日报》,就知道我没有乱盖。

  为什么民国男人常进女厕呢?集体变态?NO,集体近视?NO,误闯而已。您知道,民国中叶以前,我们引以为豪的任何一个朝代,城市里的公共厕所都是男厕所,没有一座是让女生用的,以至于到了上个世纪30年代各大城市建起女厕所之后,爱犯经验主义错误的男人们还一如既往地见厕就进,于是就闹出很多尴尬来。

  女生没有厕所,那她们用什么解决问题呢?用马桶。这马桶不是抽水马桶,是木质的或者铅皮的粪桶,讲究的粪桶上面还有盖儿,不讲究的连盖儿都没有。旧式民居里也没有专门存放马桶的私密空间,小姐们只能把马桶放在自己闺房里。像《红楼梦》里薛宝钗的蘅芜苑、林黛玉的潇湘馆,听起来非常雅致,实际上卧房一角都矗立着一两只臭烘烘的玩意儿。小姐们脾胃弱,怕熏了消化系统,所以要让丫鬟点上一支香,再挂上一道布帘子。岂止小姐,连丫鬟和老妈子都是用马桶解决问题,因为大户人家规矩多,厕所只供男人用,女人用厕所有伤风化。不信您去大观园逛逛,住那么多人,只在东北角盖了一小间厕所,刘姥姥、香菱和已经雌化的贾宝玉决不会去厕所,她(他)们在园子里玩累了,懒得回房间找马桶,就在假山洞里或者花树丛中大小便,完了让下人们集中打扫。包括民国前期的某些女子大学,在宿舍楼里都是找不到厕所的,女生们的“厕所”就是藏在床底下那只桶,以至于某些烧包且有钱的女生需要带老妈子陪读,这老妈子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帮小姐倒马桶。

  那位问了,既然外面没有女厕所,马桶又只能在家用,出了家门可怎么办?好办,把马桶带上。像民国女影星陈燕燕,汽车上必带的东西就两样:一是扑粉盒,二就是马桶。陈燕燕老师的做法其实也可以被咱们效仿——像北京那样堵的城市,在副驾位上搁一马桶,绝对有备无患。

  女生用马桶,男士用厕所,用具虽然不同,最终流向却完全一致:水厕在民国不常见,所以当时城市居民的人粪尿一般不是冲进下水道,而是需要由专人搜集并带走。

  个中流程是这样的:一、城里人把大小便排进旱厕或者便桶;二、清洁工把旱厕和便桶里的东西收集起来,装桶或者装车运走,倒进城郊的化粪池;三、粪商定期来收购化粪池里的肥料,运往农村论斤销售;四、农民用这些肥料种植粮食和蔬菜,最后再把粮食和蔬菜卖给城里人……总之这是一种美妙的生态循环,绝对的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

  在民国前期,农村经济还没有完全崩溃,农民愿意出钱购买绿肥,所以市民们不但不用花钱清理大小便,还能得到一点儿好处。譬如上个世纪20年代的广州,公共照明费用其实就是来自公厕出售肥料的收入。可是农村经济破产之后就不一样了,粪便卖不掉,化粪池里有如山积,市政部门开始向大伙收“粪捐”,一个厕所一年要交15块大洋,一只马桶一年要交3块大洋。某些小气的市民为了节省开支,对前来收费的工作人员撒谎,说自家没有厕所,并且瞒报马桶数量,甚至把自家马桶里的东西偷偷倒进邻居家的马桶,于是邻里之间频频闹起矛盾。

  这还算好的,还有那爱省事儿的市民,早起推开窗户,很麻利地一倒……您能想象得到,民国城市的晨练者最好都打着伞跑步,这样可以避免撞彩。

  李开周,专栏作家,著有《千年楼市》、《食在宋朝》、《祖宗的生活》。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