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AP新规则继续失信 半官半商顽疾待除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8 03:1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远实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欲改头换面,这能重拾市场认可吗?
2011年9月2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汽研”) 正式对外发布《C-NCAP管理规则(2012年版)》,计划于2012年7月1日开始施行,评价总分由51分修改为62分,星级划分标准也进行了相应改变。据了解,新版管理规则对原有评分体系、碰撞速度和试验项目方面有较大变化,增加了难度。如受到最多关注的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偏置碰撞)试验速度由原来的56km/h提高到63-65km/h。此外,还增加了低速后碰撞颈部保护试验(即“鞭打试验”)项目;同时还将主动安全项目引入C-NCAP,增加了对于汽车电子稳定控制装置(即ESC)的加分。
在此之前,C-NCAP饱受质疑,其过分追求商业利益的运作曝光,它在消费市场失去了应有的公信力。甚至整车制造商借助“五星碰撞”进行宣传都被看做是一种欺骗。新版的政策会否改变这种状况?
2011年9月20日至26日,本报汽车研究院与盖世汽车网进行了联合调查。调查期间共有1296位汽车行业人士参与。调查结果显示,在现时状况下,C-NCAP仅仅通过新规则很难改变市场的形象。更重要的是,新规则能在多大程度上被执行,备受质疑。
不透明的代价
中汽研或C-NCAP再不作出积极的调整提升形象和公信力,只会将自身推向逐渐没落的境地,新规更可被看成是一次“自救”行为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正为追求商业利益而付出代价。
在参与线上调查投票中,只有10%的人士明确表示新规的出台可以帮助C-NCAP重塑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公信力并消除外界的各种质疑,另有43%相对保守的人士则认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负面影响,但效果“不明显”。相比之下,占据最高投票率达到37%的人士对此并不买账,认为C-NCAP 难以借此消除质疑。还有10%的人士选择了“不好说”。
其实,C-NCAP积极提升评测难度的举措得到业界的这种消极反馈并不意外,早在2006年成立以来,其便被各种质疑覆盖。2008年6月,央视二套《经济半小时》栏目的一档名为“揭露C-NCAP真相:自拉自唱的汽车星级标准评价”的节目对C-NCAP的质疑推向高潮。尽管中汽研方面对此作出了据理力争的回应,但C-NCAP的形象无疑在消费者心目中跌至冰点。此后至今,围绕C-NCAP的些许质疑一直未能从根本上得以消除。
因为不是由政府主导的纯官方检测机构,自设测试标准且不透明,存在营利性——与企业存在金钱往来等等这些参杂其中的利益因素,可想而知很难说服外界不去怀疑
C-NCAP不会趋利以及其所秉持立场的公正性。
据媒体此前披露,中汽研虽自己掏钱测试,但碰撞试验后被损坏的汽车和数据都对外进行出售,撞毁的测试车辆按当时购买的价格一分不少卖给厂家,测试现场的数据则可以卖到49万元,而对厂家自己申请星级评价的,在提前支付38万元的汽车款、试验费后,要拿到各种数据还需缴纳11万元,其他的一些隐性费用也不在少数。也正是因为这种直接的商业化运作,坊间关于“一百万一颗星”的传言此起彼伏。
调查中,有33%的人士认为此举是C-NCAP自我提升公信力的需要,这一投票率最高。在线下的调查采访中,有人士坦承,中汽研或C-NCAP再不作出积极的调整提升形象和公信力,只会将自身推向逐渐没落的境地,因此其此举更可被看成是一次“自救”行为,这也是业界对此普遍存在的审视立场。
半官半商的定位尴尬
在公益和商业两极摇摆中的C-NCAP,不是权衡的问题,而是抉择。若其半官半商的模糊定位不解决,则会一直影响其发展。其应有的公信力也会因此受损
当然,市场的不断发展也在反过来敦促相关标准的提升。投票率居其次的是占到30%的人士认为这是整个汽车行业发展所需。不可否认,汽车厂商的技术水准在近几年中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碰撞标准如再不与时俱进,C-NCAP就将形同虚设,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存在下去的必要。除去这两大获得较多人士认可的选项,还有17%的人士认为这是与国外碰撞标准接轨,另有12%的人士则认为C-NCAP对碰撞规则的制定更客观、科学,以消除消费者顾虑。
那么,C-NCAP的2012年版管理规则的实施效果会如何?
业界对此并不抱太多乐观预期。投票显示,参与调查的达到48%的人士认为,只要整个体制不改变,类似这种标准的调整只是“换汤不换药”,很难改变外界对C-NCAP已形成的固有印象。只有16%的人士认为C-NCAP的公信力会因此得到提升。
中汽研主任兼C-NCAP管理中心主任赵航曾在2008年回应舆论质疑时表示,推出C-NCAP的主要目标和目的并不是赢利,而是为了推动我国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我国汽车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更高的法规来适应国外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C-NCAP可以避免一些国外减配的车型或不根据中国情况做任何改动的车型轻易进入中国市场。
不过,在商业化的运作过程中是否还能坚持践行这种初衷则不得不让人生疑。在公益和商业两极摇摆中的C-NCAP,不是权衡的问题,而是抉择。要么做纯粹的公益组织,通过财政支持真正服务于整个汽车行业,建立公信力;要么实现完全的市场化运营,通过客观、公正的评判树立威信。否则,半官半商的模糊定位会一直牵制C-NCAP的发展,从而也会影响到国内汽车评测标准与国外成熟市场真正的接轨步伐,以及企业在相关领域技术创新动力也会因此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