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私募业绩全线败退清盘屡屡出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9 10:03 来源: 上海商报

  今年以来已有30只产品清盘,还有61只产品触及清盘线

  今年的A股节节败退,不仅让公募基金损失惨重,而且让靠业绩吃饭的阳光私募也未能幸免——在业绩全线败退的同时,清盘基金屡现市场。据私募排排网统计,今年以来已有30只产品清盘,超出此前任何一年,而且还有61只产品触及清盘线。

  商报记者 姚晓丹

  30只私募产品遭遇清盘

  经统计,截至9月20日,已有超过八成的私募产品今年以来的业绩已报亏损,其中跌幅最大的时策1期基本遭腰斩,收益率为-47.96%;其次是天星2号,净值损失亦高达40.85%。据私募排排网统计,截至目前,遭遇清盘的私募产品已有30只,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一年。

  究其原因,有部分产品是存续期届满到期清盘,例如,同威资产李驰旗下的新华信托·同威1号;还有部分产品是业绩表现欠佳,触及平仓线而提前清盘,如新泉1期和好望角郑拓旗下的山东信托·深蓝1号。目前郑拓本人正陷入“公募基金经理老鼠仓”漩涡之中,该产品业绩至清盘时亏损了40%。

  另有一些清盘产品属于见好就收,如金中和曾军旗下的苏信·金中和1期、景良投资廖黎辉旗下的山东信托·景良能量3期等。景良投资总经理廖黎辉日前表示,已对二级市场失望,未来将资金转向一级市场股权投资,这也正是其清盘原因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与往年相比,今年几乎没有出现私募为了利用老产品账户发新品而清盘的现象。然而令人担忧的是,按照一般私募产品设计的止损线非结构化产品累计净值0.7元、结构化产品累计净值0.85元来考量,截至9月20日,根据已公布的最新净值数据,还有61只私募产品触及了清盘红线,包括非结构化产品33只、结构化产品28只。

  私募大佬纷纷陷入困境

  不少昔日的私募大佬同样陷于清盘危机中难以自拔,伤痕累累的业绩异常显眼。如2007年12月成立的鑫鹏1期,至今年9月20日亏损20.7%,累计净值只有0.2862元,在所有私募基金中位列倒数第一。近3年来,其净值一直在0.3-0.4元的低位徘徊,被称为阳光私募史上表现最差的产品,可至目前,鑫鹏1期都未被清盘。对此,掌舵人阮杰表示,主要是该产品信托合同中并未约定具体的止损比例。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该产品很可能在靠自有资金维持,有随时清盘的可能。

  值得关注的是,高调回归A股并进军私募界的赵笑云,日前被客户要求清盘。数据显示,截至9月9日,赵笑云管理的笑看风云1号最新净值为74.52元,至2011年4月18日成立以来,5个月累计亏损25.48%。笑看风云2号截至9月13日的净值为0.838元,4个月里也亏损16.2%。

  私募新品发行大幅降温

  A股的持续下跌导致公募基金今年新发产品的平均首募规模创出新低,以追求绝对收益为目标的阳光私募日子也不好过。据好买基金统计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新发私募产品数量为29只,仅为二季度的一半左右。

  今年以来,共有158只非结构化私募基金成立,平均每月成立19.75只,然而去年同期成立的新基金一共188只,比今年多30只,平均每月成立23.5只基金。

  分季度看,一季度新发私募基金产品数量为74只,二季度55只,三季度(截至目前)仅有29只;去年同期,私募发行数量分别为56、76、56只。由此可见,今年私募的发行量呈明显的按季度递减趋势。

  经统计,9月新成立的阳光私募产品平均发行规模只有4500万元,与8月份7169.69万元的平均募集规模相比下降37%;与7月份13673.21万元的首募规模相比,更是萎缩67%。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