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社会创新的若干命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9 15:43 来源: 《中国慈善家》

  社会服务创造是一种社会创新,而创新需要集聚效应,因此在专门地点配合专门的条件来推动社会服务机制的发展是必要的,而且也比较容易形成人才凝聚与社会聚焦的作用

  文 | 袁岳

  再英明的行政管理,不可能穷尽社会服务。在某个极限处社会问题会压垮行政系统,多样化的社会问题与利益多元化的选择,使得划一化的行政措施显得非常窘迫。因此,新的社会服务与社会建设目标应该形成调动社会积极性,让社会形成自服务系统为主导的目标,而行政系统变成以支持与政策调控为主的功能。也就是社会服务对行政管理来说更应该变成间接管理,而不是直接管理。

  行政资源尤其是财务资源,应该逐渐变成资助式的管理模式,也就是在确定了社会问题的轻重缓急的基础与施政先后顺序之后,进行公开公正的社会服务采购模式。鉴于政府采购流程久为诟病,应该在采购流程的透明化、标委会人员组成的合理性与公众参与性方面、在项目成效的评估方面进行重大的革新。社会服务方面的行政预算,应该纳入政府财政支出的范畴内。

  社会服务质量的本质,取决于有多大规模的本地民众自发参与和多大范围外来的规模公益组织的参与。而这两者决定于两个要素:一是本地公益发展的社会动员水平,没有充分的本地化社会服务很难长期持续;二是对于公益创业的吸引是不是采取了类似于招商引资所投入的热情,外来公益机构是很好的模式导入与风气倡导,往往也大大缩短早期动员的周期。

  在社会服务方面,其实大多数人与组织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是不同的人群的积极性与未来的持续性不一样,因此对于青年群体的社会服务动员与公益创业推动应该放在优先而且重要的位置上。

  社会服务创造是一种社会创新,而创新需要集聚效应,因此在专门地点配合专门的条件来推动社会服务机制的发展是必要的,而且也比较容易形成人才凝聚与社会聚焦的作用。但是也不应该把这一聚集效应理解为相对孤立的园区概念,与新兴产业园区、文化创意园区、大学城的结合,都是有利于社会服务创新机构发展与壮大的设计。

  社会服务创新是一种丰富多彩的实践创造,它涉及社会动员、青年活动、多类型的公益创业、创新性的公共平台与服务机制,其特性与行政机构的行为模式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社会创新适合寻找专业服务机构来进行外包管理,行政部门则主要作为资源与政策环境提供者与监管者发挥作用。而且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该引入两个或者多个模式,以在社会服务模式间形成适当的竞争性。

  服务型政府建设越来越向把公共管理转变成公共服务的方向,这一方向要求公共服务机构更重视民众的感受与需要,并且调整行为模式,满足公众日益复杂的需要。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是希望得到公共机构的良好待遇与安稳期望而去,这个时候就与政府机构发展的方向背道而驰。

  人们在一个行政权力强大的社会中很容易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就是遇到问题就期望政府重视,而你越让政府重视它就找机会强化自己的资源,但是实际上很多问题尤其是现在的很多社会帮助、非紧急公共事务、细小的社会弱势群体、柔性的文化发展等,不是依靠行政一元化的方法去解决的,而是需要依靠更多的出于热情与使命感而发展的公益项目与组织去解决的。因此今天社会服务不是指望强大的政府去解决的,是倚靠强大的公益界在政府的监管下去解决与缓解的。

  袁岳 |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东方卫视《头脑风暴》主持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