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戴险峰:通胀到最后永远都是个货币现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30 01:26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戴险峰

  大家对通胀的成因常常争论不休。比如,中国的通胀就会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之争。成本推动说基本围绕着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而货币超发论基本归于需求拉动阵营。其实,中国的通胀成因应该是各种因素都有,而且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有时又互为因果。比如,美联储推出QE2之后,大宗商品市场应声而起。这无疑增加了企业原材料成本,而企业就会尽可能将成本转嫁出去。这方面就有货币超发及原材料上涨两个因素,且互为因果。同时,中国面临所谓的“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因此低端劳动力成本上升。这也是成本推动因素。

  不管形成通胀的触发点是什么,通胀的最终形成都要依赖于货币发行的配合。通胀到最后永远都是个货币现象。这就要提到那个著名的恒等式M×V=P×Y。M是货币供应,V是货币周转率,P是价格,而Y为产出。取百分号后,再假定货币周转率为常数,产出增长率固定。那么货币增长就直接决定价格增长,也即通胀。

  两类通胀

  轻度通胀的成因也许会引起争论,但是恶性通胀的成因则非常简单。恶性通胀永远都是不负责任的政府财政与中央银行相互结合的结果。这或许就是现在很多国家、地区的央行都信誓旦旦地宣称其独立性的原因。

  理论上对通胀的论证有货币主义及凯恩斯主义之分,但结果都还是要把持续的通胀归于持续的货币超发。

  货币主义理论认为货币供给的增加会增加总需求,从而使价格提高。而社会产出在初步提高之后,由于总供给曲线下移而再次滑落(总供给曲线下移是因为生产资料价格上升)。结果就是社会总产出不变,但是价格进一步提高。

  在凯恩斯的理论下,政府增加支出造成社会总需求增加,从而使价格上升,产出超过自然水平。随后因为要素价格上升,供给曲线下移,又造成产出回归到自然水平,而价格进一步上升。整个过程造成的就是一个一次性的价格上涨,并不形成通胀。价格的持续上涨就要政府持续不断地推出新的财政消费,但是政府支出是有上限的。所以,即使在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中,持续的高通胀也需要货币的超发。

  下面,我们来进一步分析经常见到的所谓“成本推动型通胀”和“需求拉动型通胀”。

  成本推动型通胀,成因可以有多种,如原材料成本上升,或工资上升。目前发生在中国的就两者兼具。比如由于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造成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同时,中国在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又造成工资成本上升。成本上升,则可以视为总供给曲线下移,从而造成价格上升,产出减少。这时如果政府为了维持经济增长及就业,就会采取刺激政策,从而将总需求曲线上移。这样就会提高产出,但是价格会上升到更高位置,从而形成持续的通胀。这用来解释目前正经历的通胀还是有说服力的。不过,中国政府现在针对通胀问题开始采取紧缩政策,可以认为理论上的总需求曲线持续上移已经停止,去除了通胀形成的需求方面的条件。

  而需求拉动型通胀是指在经济增长已经达到饱和的情况下,政府依然采取刺激政策从而将需求曲线上移而造成。其结果便是产出水平上升,价格上涨。在价格上涨、工资上涨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开始下移,并在更高的价格水平上,回归到原先的产出水平。如果政府没有意识到就业已经达到均衡水平,而不断重复上述的刺激(通过发行货币来进行),那就会对总产出没有任何影响,只是造成通胀。这里其实又隐含着成本推动的因素在里面。

  恶性通胀的根源

  相对来说,恶性通胀的成因就单纯而简单。央行超发货币来满足财政透支永远是恶性通胀的根源。

  历史上有多次恶性通胀,从一战后的德国,二战后的匈牙利,到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南美和东欧,再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俄罗斯及最近的津巴布韦。

  所有这些恶性通胀的背后都是政府以发行货币的方式来解决财政支出问题,而这实际上也就是变相的一种税收。历史上的恶性通胀无一例外都是政府疯狂印钞的结果。

  德国在一战结束后要承担巨额赔偿,同时其国内经济也要重建。这就使德国政府的支出远远高于收入。一般来说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要么是增加税收,要么是借债。但当时这两个方案都不现实,因为德国政府的收支缺口太大。所以德国政府就采用了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印钞。1923年德国通胀超过百分之一百万。很明显,德国的恶性通胀就是货币超发的直接结果。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内生的恶性循环,当发生通胀时,政府的财政收入就更加降低(因为时滞,实际收入在高通胀下大大缩减),就更加依赖于印钞来满足支出,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其他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发生的恶性通胀,其形成机制与德国一样,都是央行发行货币来满足政府财政支出造成的。

  正是因为财政与央行结合的危险性,央行的独立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央行独立就可以尽量在制度上避免货币超发形成的恶性通胀。这里,发展中国家因普遍缺少这些约束,所以就更加容易形成高通胀。在这点上,中国也曾有过教训。由于央行参与解决财政缺口问题,中国经历过几次高通胀,并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达到近20%,1994年又一次达到20%左右。这也促使中国政府下决心来修改政策,并在1995年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法》,禁止央行直接认购国债。

  发展中国家的通胀一般都要比发达国家高些,这里有经济增长速度等各方面的因素,但央行的独立性的不同应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系美国芝加哥宏观策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首席经济学家)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