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艳俗出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09 21:19 来源: 投资者报

  《投资者报》记者 肖妤倩

  已经有很长时间,当代艺术几大天王没有在公开场合聚在一起。

  9月27日的成都芳沁街别样热闹,在名为“艳殇——俸正杰作品展”的开幕式上,方力钧、岳敏君、张晓刚亮相了,他们都是俸正杰多年的兄弟。

  在人群中,还有带着帽子的程昕东,他是北京画廊协会的主席,同时也是俸的第一个策展人,合作前三年,就将其作品带到纽约、莫斯科、巴黎、柏林等地。

  少不了的,还有远道而来的国际友人。来自美国国家肖像艺术馆摄影馆馆长安妮?柯林斯?古德伊尔(Anne Collins Goodyear),虽说是第一次看到俸的作品,却被其将东西方元素融为一体的画作所震撼。当记者问其感受时,她热情地笑道,“太棒了。”

  这是一场“艳俗”的盛宴。用99艺术网CEO杨凯的话说,“是以‘艳殇’为线索,完全展现了俸正杰的创作生涯。”杨是继程昕东之后,第二个将俸的作品带给大众的导演,他的逻辑,是将那些有艺术内涵的作品加以呈现。

  终于出山

  俸正杰来自于四川本土,大多数人将“挖掘艳俗艺术”的帽子扣在了他头上。

  而在策展人高岭的眼中,将“艳俗”这个概念中所包含的光鲜艳丽的视觉元素与当代商业社会的流行风尚高度统一起来。让原本属于民间审美习性的大红大绿,具有了语意延伸和拓展的可能,形成了反讽和批判的功能。

  这种兼具物质化和时尚化的视觉表达成为人们接受其画作的元素。

  围绕着中国当代艺术30年的变迁,俸将早期的《解剖》系列、《皮肤的叙述》系列……到后来的《中国肖像》系列,以及最新的《花飘零》系列带到了成都,其中有架上艺术的求索,也有装置雕塑的实验,林林总总中浸透着俸对于当代艺术与艳俗文化的思考。

  成都之展已是俸在9月的第二次个展,之前的9月10日,程昕东当代艺术空间展出了俸正杰自2009年以来创作的 “花飘零”、“花飘零之格子肖像”以及“花飘零之经典”三个系列的作品,共四件绘画和一件装置。

  如此展出,也是俸将其生活状态用艺术的形式加以表达。他说,《花飘零》系列作品试图通过视觉的方式表达一种对生命与死亡、瞬间与永恒、存在与流逝的一丝感慨与无奈的伤感意味。更确切地说,是对其父母的纪念。

  令众人驻足观望的还有那件大型装置作品:一列蜿蜒雕刻的大红花悬挂于空中,微微泛黄的灯光扫射其间,与之相互映衬的地面呈现出一条光亮蜿蜒的小路,犹如“镜中花,水中月”那般意境。

  自2008年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的个展之后,鲜有此番大展出没。《花飘零》的横空出世,系列作品的密集呈现,俸终于出山了。

  大红大绿

  俸是一个喜欢大红大绿的人。绿色的上衣,绿色的裤子,粉红色的鞋子,甚至让人怀疑这一身行头都是被色彩所浸染。所以从他一开始的创作里,绿和红就是色彩的主角,而其表现形式经过多年的沉淀之后,已彰显出变化的足迹。

  他的艺术最早当追溯至1992年港台流行文化的盛行,彼时,尚在四川美院的俸正杰接触的是深奥的黑格尔。当流行文化与黑格尔的深奥相冲击时,俸困惑了。于是他开始解剖人物,用解剖学手法展示皮下肌肉的纹理,最终形成了《解剖》系列。

  人们口中“艳俗风格”的倾向是源于1994年创作《皮肤的叙述》,这样的风格持续了两年,其间,俸从四川迁居北京,直到1996年,《皮肤的叙述》系列得以圆满,他将20件左右的作品首展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

  之后,艳俗样式作为中国社会新形象得到国际参展的机会,俸被拉上了顺水之舟。

  1997年之后,俸所作《浪漫旅程》系列让收藏家、画廊和策展人眼前一亮。希克就是较早购买俸作品的藏家,前后入手《浪漫旅程》系列四幅,尤伦斯夫妇也在吴尔鹿的推荐之下收藏了一幅,此后,东京画廊、香港少励画廊、天津泰达美术馆等均有收藏。

  据业内不完全统计,《浪漫旅程》系列作品前后创作了40张左右,其中被收藏的大约有20多幅,买家主要散布在欧洲。

  尽管藏家群得以扩大,但是俸仍继续寻求变化。1999年至2001年间,他打磨出三个系列——《酷》、《蝶恋花》、《中国肖像》。就影响力而言,以《中国肖像》系列为最,人们惊讶于传统的肖像画形式,不寻常的眼神变化。艺术评论家将其解读为:象征中国在迅速的国际化冲击下的不安和慌乱。

  其中的《中国肖像》系列一直持续到2009年,之后便有了对生命更深层次思考的《花飘零》系列。

  撩人行情

  有人说,俸是一个对市场不太敏感的艺术家,因为市场价格表现出的是人们对艺术的喜欢程度而非艺术价值。不可否认的是,俸的作品曾在市场上掀起一波撩人的行情。

  2004年,俸的油画开始进入拍卖市场。是年春拍,中国嘉德上拍的一件《花季遐思》仅以6.05万元成交。2005年,上拍作品量增加到8件,7件成交,并有2件作品成交价超过10万元,其中,2005年所作《中国 2005 No.42》获价16.5万元。

  之后的一年成为其作品价格上涨最为迅速的一年,成交价位于30万元至60万元之间。2002年所作《蝶恋花》,在纽约苏富比中以60.5万元易主。

  而在金融危机露出痕迹的2007年,俸的作品价位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百万级以上的拍品达5件。是年春拍,上拍于香港苏富比的《毛主席十号》以192.7万元成交;上拍于金仕发秋拍的《中国 2005 No.2》获价266.6802万元。彼时,曾有媒体发表评论称,俸正杰是下批艺术的“潜力股”。

  然而,金融危机对全球的横扫没有放过任何一个角落。2008年,在一轮系统性风险下,大部分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在拍场上量价齐跌,俸也不例外。2008年至2010年间,其作品在拍场上的成交数从29幅锐减为8幅。

  有艺术批评家将之归结为市场上画作的存量较大,也有人视之为当代艺术的系统性风险,从而使其画作价格跌至价值区间之外。于是在今年苏富比的秋拍预展中,开始有藏家将估价20万至60万元不等的俸正杰画作视为价格洼地。

  如今,携带系列之作的俸正杰出山了,藏家们又有了一个为之一震的砝码。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