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东盟艺术来袭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09 21:20 来源: 投资者报

  《投资者报》记者 肖妤倩 特约撰稿人 牛小丽

  广州三年展尚未开展之前,张可欣策划的“版图移动(东盟与中国——10+1 艺术战略展)”就在业内传开了。开展时,多位东盟国家具有国际学术背景的当代艺术家,以“东盟国家城市一极化”现象为题,将东盟的装置艺术带到了这里。

  赫利?多诺创作的《小丑的法院》根据印度尼西亚的传统皮影戏所改编,即当小丑变成法官,整个社会就变得一团糟。玻璃纤维、两张木台、一个机器人、十个悬挂的鼓、手电筒、通电的机械设备等构成了该装置的元素。

  在范玉杨创作《高中班》装置面前,不少美院的学生驻足停留。范说,越南几代人都在非常困难的生活条件下成长,我尝试想象不断遭受这种压力的人物面孔,并在想象中创作了这一组作品……

  如此创作,不胜枚举。这些东盟艺术家们将“拆”与“建”的主题融入装置艺术,并以其感官冲击着人们的视觉神经。

  10+1艺术战略

  不但将“移动版图”带入广州三年展,而且,东盟艺术家的装置作品如此集中地亮相于中国大展,历史上这还是第一次。

  此前,“10+1艺术战略”曾于今年1月亮相于泰国曼谷文化艺术中心。取得良好战果的同时,张及其策展团队成员决定将东盟当代艺术反馈到中国,并与广东美术馆共同推进这一艺术工程。

  作为策展人,张更希望东盟艺术的展出,使得亚洲艺术与东盟艺术有一次较为深刻的对话,使中国和欧美过于亲密的文化语境保持一定的距离,以走出自我迷失的泥潭,彰显出真正的个性艺术。

  广东也是东盟区域华侨社会最大的侨乡,广东与东盟的文脉之缘可见一斑。如此次展出的麦蒂?诗里布恩所做《由内到外》,将传统的东北茅草棚变成一个迪斯科舞厅,剖析过度向往都市生活人物的心理。这些创作思想或多或少同亚洲思维有着相通之处。

  活跃于中国和东盟

  中国与东南亚的当代艺术进入发热期时,张往返两地的密度开始逐渐增大。

  2006年初,张专赴中国上海当代艺术馆参加《虚拟的爱》展览时,遇到了“猪皮文身”而闻名国际当代艺坛的威康?德沃伊,这位比利时的同仁曾问:“东南亚除了泰国的蒙天?蒙玛在世界上有影响外,现在还有哪些出色的?”时隔一年,法国著名策展人、美术批评家让雅克?勒贝尔来泰国时,也曾与张提过这一点。

  显然,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东盟艺术。2007年,张开始策划《信仰与当代——来自东南亚的社会学图式》展览,回答同仁们疑问的同时,也能让东南亚当代艺术家及其艺术思想真实地被世界所认识。

  彼时,参展的泰国当代艺术家比迪瓦?颂泰,任教于泰国东方大学艺术系,曾在美国生活。2006年中国上海双年展期间,张作为《Satellite当代艺术展》的发起者与策展人之一,带来了比迪瓦?颂泰的作品。

  其中名为《没关系!》的创作是一件行为、互动性装置的艺术,由艺术家本人各种角度的素描肖像组成,在以肖像形成的墙壁中央,悬挂着一个佛龛的白色座架,上面摆放着数支红色的飞镖,而以肖像铺就的地面中央变成一块播映DVD的银幕,画面则是一幕幕纪实性向艺术家肖像投掷飞镖的镜头,画外音反复说着:“没关系!没关系!”比迪瓦说,这是以艺术方式来释解佛教精神摈除私欲、无限超脱的宏观世界。

  此展仅是其中之一,在推动东南亚艺术的发展中,张还曾于2007年在泰国曼谷策划“重塑东方乌托邦,当代艺术展”、同年于广州举办“信仰与当代——来自东南亚的社会学图式”展览以及2008年在泰国曼谷举行“艾豪电影回顾展”等。

  东盟不仅有经济

  十几年来,张运用装置、行为、影像、绘画、雕塑、新媒体等当代艺术语言,一直活跃于中国、东南亚及国际艺术舞台。

  面对此次广州三年展,张可欣带来的是更为庞大的参展阵容:来自菲律宾的马克?萨尔瓦杜斯;马来西亚的文森特?梁(Vincent Leong);缅甸的敦运昂&瓦努(Tun Win Aung& Wah Nu);泰国的阿姆利?楚素宛(Amrit Chusuwan)、麦蒂?诗里布恩(Maitree Siriboon);新加坡的李鸿辉(Michael Lee)、邢万和(JeremyHiah);印度尼西亚的赫利?多诺(Heri Dono)等。

  他们身上,或多或少有着东盟各国遭受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后遗症。政治、利益、边境冲突……如同片片阴影影响着东盟人的思想疆域。

  东盟当代艺术家不甘平庸,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比以往表达得更为强烈,从而使得艺术家本能的功利性隐藏于民族精神之下,这一切,使得“东盟与中国——10+1 艺术战略展”的学术价值有了更足的底气。

  “东盟不仅有经济,也有艺术,”说这句话的时候,张的声音铿锵有力。过去几年,东盟艺术家也在以别样的姿态活跃于国际艺术舞台,泰国艺术家2005年获得雨果伯斯奖及2010年法国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就已经开始向世人昭示:东盟当代艺术版图已向世界强势方向移动。而在当下的后金融风暴时期,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当代艺术市场的火爆仍在继续。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张的愿望就会实现,他那么期待人们能了解东南亚的当代艺术,那么希望中国与东盟的当代艺术有一次对话,现在,广州三年展正在帮他实现夙愿。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