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醇的苦恼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3 06:34 来源: 时代周报1999年岁末,原中国白酒协会负责人表示,70%以上的浓香型白酒都属于“酒精+调酒液”的勾兑酒,并赞扬这种生产方式。“这简直就是在欺骗消费者!”贵州醇酒厂原厂长鄢文松将矛头直指中国白酒协会,在全国白酒行业和消费领域掀起了一场被鄢文松称之为“白酒复兴工程”的风暴。之后,中国白酒协会便被国家撤销了。
本报记者 刘丽琦
“宁缺毋滥,老老实实对消费者。”这是贵州醇酒厂原厂长鄢文松留给企业的一句忠告。在白酒行业,贵州醇是第一家也是一直坚持高举旗帜,反对酒精勾兑,发扬传统酿酒工艺的企业。
但一直以来,贵州醇的高调反勾兑却曲高和寡,鲜少有支持的声音。
“传统酿酒工业迟早会回归,企业的竞争首先是营销的竞争,最后一定要回归品质的竞争。”贵州醇总经理王小峰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老厂长的愤怒
贵州醇酒厂始建于1950年。70年代开始生产浓香型白酒,进入贵州13家名酒之列。1984年,这家酒厂逐步打开南方的大片市场,企业得到迅猛发展,产品定名为贵州醇,酒厂也更名为贵州醇酒厂。
在那个日进斗金的年代,原厂长鄢文松主张走特立独行的差异化的发展之路。在别人做同样产品的时候,他独辟蹊径,成功地研制出低度浓香型的白酒—35°的贵州醇,开创了中国优质白酒之先河,被称为中国白酒酿造工业史上的一次革命。
然而,就在贵州醇跨步式发展时,1999年岁末,原中国白酒协会负责人向新闻界明确表示,白酒市场上70%以上的浓香型白酒都属于“酒精+调酒液”制成的勾兑酒,并高度赞扬这种生产方式。
“这简直就是在欺骗消费者!”鄢文松本来就对勾兑酒深恶痛绝,闻此谬言更是大为光火,又是撰文又是演讲,矛头直指中国白酒协会,在全国白酒行业和消费领域掀起了一场被他称之为“白酒复兴工程”的风暴。之后,中国白酒协会便被国家撤销了。
“白酒业是民族工业与传统工业的代表之一,白酒行业的危机也是整个民族工业生存现状的一个缩影,现在中国白酒业处于最危险的时期。”鄢文松多了几分担忧。
他说,从买小酒厂的“基酒”勾兑,急功近利用酒精勾兑,到打百年老窑,什么文化渊源,中国的白酒业一直在畸形中成长,用“蒙骗”等各种见不得人的手段欺骗广大消费者。
喝了几千年的白酒怎么会在一夜之间变得如此陌生了?归根结蒂是利益问题。贵州醇总经理王小峰说,白酒是传统手工产业,配制工艺复杂,配料讲究,而且周期长,相对成本较高,如果某一个酒厂要想提高产量的话困难非同一般。他举例说,茅台酒经过百年发展,其产量也不过3万吨左右。鄢文松算了一笔账:一吨优质的酒精可以勾兑两吨白酒,可以包装4000瓶左右,每瓶成本加上勾兑费、包装费等其成本不过八九元,出厂价却在30-40元之间,市场销售则高达80元,对厂家而言,比起传统酿造,其暴利空间则更大。
责任和良知的拷问
让贵州醇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声音并未获得大多数厂家的支持,酒精勾兑愈演愈烈,甚至有些知名酒厂竟然上了酒精生产线。
一些业内人士则撰文高呼:酒精勾兑也是一种进步,是白酒工业发展的趋势。鄢文松听后义愤填膺:这简直是胡扯,有一种东西叫文化,消费者买你的酒并不是买酒精勾兑的酒,而是悠久浓厚的文化色彩和神秘的传统工艺。如果某个酒厂认为酒精勾兑是一种进步,那就在包装和广告上取消诸如传统工艺、佳酿等广告词,而改为酒精勾兑字样。鄢文松说:“我看,没有哪个酒厂敢这样做。”
“节约粮食成为酒精勾兑酒的最好的,也是唯一的理由。既然如此,如鄢总所说,这些酒企为什么不大肆宣传。”王小峰说。
事实上,用酒精勾兑白酒在我国也有些历史。20世纪60年代,由于天灾“人祸”,我国粮食供应紧张,为节约酿酒用粮,白酒行业开始探索用代用原料生产白酒,代用原料主要是用甘蔗和甜菜渣、薯干(木薯、番薯、马铃薯)、玉米等制造出酒精,然后将酒精和酒糟混蒸,吸入发酵白酒的香气和滋味(串香),再加入香精香料,模拟传统粮食白酒的口感,扩大了白酒产量,基本保障了市场供应。
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食用酒精为基本原料进行勾兑白酒的技术日益成熟,许多白酒企业为节约成本,降低消耗,减少污染,纷纷加强对食用酒精勾兑白酒产品的开发与推广,生产中、低档白酒,以满足低收入人群的消费。
“我们认为,传统工艺应该得到推广和传承。大量的酒精勾兑白酒进入市场,是对整个行业竞争的不公平。”王小峰说,“现在市场上有百分之六七十都是勾兑酒精,这一方面考量企业的责任和良知,另一方面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也带来了新的困境。再过三十年,中国的白酒行业会是什么样子?”
为了保护传统工艺酿酒,2005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向全行业发布实施了《全国白酒行业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行业规范》。副秘书长马勇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依照《全国白酒行业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行业规范》要求组织生产,产品达到相关国家标准,符合《纯粮固态发酵白酒审定规则》要求,并接受本行业规范约束的企业,经省级食品行业组织审核、同意并推荐,都可申请使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
但王小峰对此并不认可:“我不能说这个标志有什么问题,但它不能解决白酒行业混乱的局面。酒精勾兑,对整个白酒行业来说就像一个魔咒。要破解这个问题,需要各方的努力。”
事实上,贵州醇已经不是第一次向媒体发出保护传统工艺的呼声。王小峰并不否认这是他们的营销策略。但“出发点是好的”。2010年9月13日,他们在媒体做了10个半版的广告,广告内容是4136名员工保证贵州醇的每一滴的纯粮酿造。
期待回归
“但我相信最终白酒行业还是会回归到传统工艺酿酒,营销竞争之后一定是品质的回归。”王小峰说。
目前,白酒企业在概念炒作上都陷入了一种模式:过分强调历史,强调正宗,而忽略了产品是需要创新的。市场会不断变化,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习惯随着文明推进而更新了。鄢文松说:“改革开放才使中国白酒业有了今天的成就,但没有人注意到:在新中国前白酒就是‘酱、清、凤、浓四大基准香型,到了今天好像依然没有什么大的创新,而白酒业却把有限的资金全部用在广告大战上。经过近20年白酒市场起起落落的事实证明,成功的白酒品牌主要依赖于酒厂特有的文化积淀,市场策略,并不是标新立异或者自吹自擂。”
“要想在混乱的白酒市场中独善其身,唯有良知,唯有出奇制胜。”早在勾兑酒风波出现之前,贵州醇就意识到了白酒行业的潜在危机。“要发展,就要避免同质化,创造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产品”。于是,在4000多亩的厂区,出现了大片大片的葡萄园。贵州醇用6年时间,建成了全国白酒行业中第一座庄园型的生态型工厂。
但当初,谁也不知道鄢文松种植的葡萄是做什么的。
2001年,“奇香贵州醇”横空出世。奇香贵州醇“奇”在何处?用当地种植的优质葡萄和优质高粱混合发酵后经特殊工艺精酿而成。
当梦想照进现实,事情的发展并不遂意。即便在坚持传统工艺酿酒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但在白酒市场,贵州醇的占有率并不理想。王小峰否认是因为勾兑酒对传统工业酿酒的企业的冲击。
“市场占有率不理想,肯定是出了问题。主要的问题就是营销。我要说的是贵州醇的营销不够。”王小峰说。
他认为,导致勾兑酒充斥市场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是对消费者的引导。普通的消费者是不能辨识哪种酒是酒精勾兑,哪种是纯粮酿造的。影响他们消费的主要是他们的习惯,当他们的习惯发生改变,没有品质的酒就要退出市场。2010年,贵州醇搞了一个“天然美酒见证季”的活动,目的就要对消费者进行口碑的培养,让消费者自己选择。第二,是行业说真话的不多,总是不断有人鼓吹酒精勾兑白酒的好处。我们说不出这种酒的坏处,不知道那些添加剂对人的身体有什么影响,但原来添加的甜蜜素现在已经被禁用了。第三,是法制的不健全。没有一部法律或者法规能够定义酒精勾兑的白酒是假酒,也不能定义为它属于劣质酒。即便能够定义,那么制造这种酒的成本也太低了。
“我们相信消费者自己能够对产品进行甄别,改变习惯。我们更相信,行业内工艺会回归。在产品的发展期,企业的最大任务是占领市场。但企业更在乎的是品牌的延续和发展。我们也看到,现在很多大的企业已经开始重视酒窖的开发和建设。”贵州醇酒厂厂长窦明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