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野生动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1 17:00 来源: 《中国慈善家》
多年来,野生救援协会以自己的努力让全世界铭记: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文 | 本刊记者 祝小霖
今年9月,篮球巨星姚明与近百位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儿童出现在野生救援协会最新的公益广告片中,呼吁人们保护海洋濒危动物鲨鱼,其早已为人熟知的宣传标语“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仍然是其最响亮的口号。
“在我们有生之年取缔那些针对野生动物的非法贸易行为”,这是野生救援协会一贯的宗旨。如今,这个NGO已在中国、俄罗斯、柬埔寨等多个国家设立了办事处。随着各种保护野生动物的积极行动陆续开展,野生救援协会所倡导的动物保护意识已经深入人心。
野生动物贸易,是除了毒品和军火之外的世界第三大非法贸易。截至目前,某些国家和地区的野生动物贸易活动仍在公开地进行。在这样严酷的现实背景下,1999年,史蒂夫·特伦特(Steve Trent)和彼德·奈彼德(Peter Knights)在美国旧金山注册成立了野生救援协会,将“保护野生动物,停止非法贸易,削减社会对野生动物的需求”确定为主要工作内容。正如野生救援协会创始人史蒂夫对《中国慈善家》所言:“如果连老虎也保护不了,我们还可以保护什么呢?”
比尔·盖茨的夫人梅琳达在一次演讲上曾经说过,“到处都有可口可乐,这是商业的力量。如果公益组织可以从各行各业的创新者身上学习,幸福就会像可口可乐一样随处可见。”特伦特也有相似的感受,他认为,采用商业模式进行公益宣传更为有效,“我们选择最顶尖的广告公司,最有名的明星,最有力的传播平台,就是希望将我们自己的理念传播到世界各地。”
正是基于这样的初衷,野生救援协会采取了大量的媒体宣传手段来揭发非法贸易和普及环保意识,希望以此来降低人们对野生动物制品的需求,并期待“人类能与野生动物世代共存”。据特伦特介绍,在过去十年中,野生救援协会在中国采取了各种营销手段和宣传工具倡导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自2004年‘野生救援—中国’项目建立起,我们就开始在中国进行新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明星代言人策略是我们开展对外营销和宣传的主要方式。” 成龙是野生救援协会的第一位形象代言人,在2006年因影片《尖峰时刻》走红美国以后,他就受邀拍摄了公益广告片。其后,姚明也成为了其“护鲨大使”,所拍摄的公益广告达到了“8%至30%的鱼翅消费者停止使用鱼翅”的效果。此外,李安、张曼玉、梁朝伟等人都加入了代言人行列。据野生救援协会统计,目前已有超过80位明星无偿与野生救援协会合作拍摄了公益广告,这些公益广告每周的受众高达10亿人。
此外,野生救援协会也十分重视与企业及基金会开展多种合作,以求更大范围地宣传自己的理念。近年来,野生救援协会也逐步与中国企业进行广泛的合作,其在2007年就与航美传媒达成合作意愿,使其宣传有效覆盖了高端人群。在特伦特看来,想要提高消费人群的动物保护意识,仅仅依靠名人的公益广告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运用更广泛的宣传渠道与传播平台。
当然,野生救援协会也曾遇到过挫折和困难。“我们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太多的资源,也没有太多的资金。如果有足够的资金,我们的工作将会更简单、更有效。”特伦特说。他认为,慈善领域的工作本身就充满着复杂性,其中还存在各种商业利益,因此,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与当地政府和当地人民进行很好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