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存乱象折射金融病态 监管将趋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1 22:42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本报记者 史晨生报道
近期,长三角揽存乱象引起广泛的关注,有的银行行长被开除,有的支行收到巨额罚单……其实,揽存是个每年都会发生的现象,因为银行本身就是一个金融枢纽,是资金的中介,只有左手揽到了存款,才能右手投放到实体经济领域,并形成乘数效应。如果在合理正常的范围内,揽存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超过了一定限度,会对相关银行甚至整个金融系统造成巨大的冲击。
揽存乱象与监管趋严
银联信总经理符文忠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由于前期银行天量放贷,为了规避高通货膨胀,央行在稳健货币政策的基础上,不断收缩银根。经一系列措施下来,银行存贷比逼近红线,各银行对资金的需求欲望异常强烈,再加上各大银行的再融资计划由于各种原因难以完全实施,不得不在存款上展开激烈的争夺,规避监管的恶性揽存手段层出不穷。鉴于此,央行在国庆节前祭出了“商业银行9月30日的存款与10月8日的存款波幅不得超5%”的大旗,银监会也出台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然而,这些因银行揽存乱象而倒逼的监管政策,并没有彻底堵住违规揽存的空子,反而激活了其他高息揽存的渠道。
揽存花样层出不穷
送礼物、返现金、送购物卡,是各家银行针对个人客户揽存的主要手段,不过,在揽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各家银行纷纷走上了“高端路线”。
为拉财政存款自身腐败。企业、政府财政、事业单位账户在银行眼中是最优秀的存款资源,为了获取这些资源,部分银行不惜与政府机构结盟,腐败由此产生。
恶意揽存的理财产品。不少银行在客户申请贷款时,要求客户以贷款额度的10%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还有不少银行直接提高短期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达到变相揽储的目的。银监会新规要求商业银行,严禁以循环质押、贷款返存、佣金和报销费用的方式争揽存款,严禁通过借款企业、资金掮客等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便是在于遏制这种揽存乱象。
由于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等保证金所带来的信贷不属于商业银行风险敞口范畴,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一定量的保证金衍生出非常大量的存款,此法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
揽存乱象的本质
银联信分析师赵大勇向记者表示,国内商业银行过度依赖贷款增长的经营模式,是揽存乱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贷款监控仍然是“以存定贷”的经营模式、实行严格的存贷比控制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只有获得更多的存款,才能获得更多的信贷收益。
然而,资金市场终究有限,各家银行在存款争夺中不可避免地使用了违规、恶性竞争的揽存手段;再加上民间借贷的高利率、担保公司、按揭公司的高市场利率,吸引了大量的民间资金,为了获得存款,商业银行不得不祭出了各种“高息”的手段。
也就是说,如果商业银行不采取“高息”措施,鲜能拉到存款;然而,这也引致监管层来打压高息揽储,又是点名批评,又是大谈违规。堵不如疏,打压了旧的途径,但总有新的办法冒出来;打压了商业银行违规,却又要依靠商业银行满足社会的借贷需求,长此以往只能让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更加不足,恶性揽存将愈演愈烈。
银行业的未来
正如上所说,揽存乱象的本质是商业银行依赖于存贷息差模式,为了避免“恶性揽储-监管打压-更恶性的揽储”的恶性循环,完成中间业务转型已经在银行业界达成共识。
银联信总经理符文忠表示,从目前各家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情况来看,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不到20%是一大短板,品种少、范围窄则是主要原因之一。各家银行只有不断优化现有的结算、汇兑、代收代付以及信用卡、信用证、押汇等产品,创新发展咨询服务类、投资融资类及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才能真正实现业务的结构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