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市场人士议经济形势 货币政策难放松结构性微调可能性增加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2 05:35 来源: 金融时报

  李侠

  记者李侠欧美经济复苏屡现阻力,新兴市场也难以担当避风港角色,全球新一轮量化宽松纷至沓来。中国经济增长回落趋势初显,而通胀虽有所缓解但仍处高位,下一步又应该如何调整?不仅是决策层,市场也在静候国家统计局的三季度数据发布,这会极大地影响到接下来四季度的宏调形势以及资本市场的前途。

  从18日发布的数据来看,经济增长放缓已成定局。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206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三季度GDP回落幅度甚至超过市场预期,此前市场的预期中值为9.2%。对此,各界给出的解读仍然存在较大分歧。

  在安邦咨询看来,货币政策整体转向放松的可能性很小。该公司研究员李浩表示,尽管经济增速继续回落,但并未出现大幅度下滑,经济总体上依旧表现平稳。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亦认为,虽然经济增长平稳、通胀回落的走势已确立,但仍难使政策立即放松。诸建芳称,“3季度GDP环比增长依然平稳,9月工业生产甚至略有反弹,但预计这不会导致政策在第四季度初,甚至11月底之前明显放松,政策短期内仍将保持平稳。”

  但略为激进的观点则认为,目前宏观政策有转向的必要。渣打银行经济学家李炜表示,中国第三季度GDP增幅略低于预期,意味着中国正在实现适度稳定的增长,无需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该行预计,中国政府将发出在11月份前后放松紧缩货币政策的信号,经济将明显实现软着陆。而中金公司的看法则是政策处于观察期,未来可能微调。目前总量调控进一步紧缩的必要性降低,年内针对流动性微调的可能性增加。控通胀的目标将从抑制通胀上升过渡到在通胀下行中防范通胀反弹,货币政策将继续处于相对稳定的观察期,加息窗口已经关闭。在实体经济增长放缓和流动性偏紧的条件下,年底前对流动性控制有所放松的可能性加大。政策微调可能遵循定向宽松、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顺序。

  不过,有人认为这并不排除货币政策在某些领域实行微调的可能。投资银行摩根大通本周二发布的报告中,在将对2011年中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预估上修至9%外,称尽管通胀压力正在缓解,但此前中国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仍远高于政府今年4%的目标,且负利率问题仍然显著;同时外需不振的下行风险正在增加。短期看,中国监管者将采取定向宽松的策略。

  而综合三季度的数据,李浩认为,接下来的四季度,在某些领域实行“定向宽松”的可能性增加,宏观调控在主基调不变的前提下将实施结构微调。

  事实上,在政策上最优先落实的是中小企业贷款。在银根紧缩的背景下,国内一些地区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资金链紧绷乃至断裂的现象比比皆是;而温州民间借贷风暴从目前来看,已经渐渐蔓延到鄂尔多斯、河南郑州等地。

  另一个迹象则表现在投资巨大的交通领域。交通运输部调研显示,目前公路建设存在资金链条断裂的风险,部分省份出现连续两三个月无资金支付给施工企业,个别工程项目处于停工和半停工的状态。受资金到位水平低的影响,今年全年的工程进度计划将受到较大影响,预计全年资金到位率可能会比去年下降25个百分点,实际完成工程量可能会比计划下降20%左右。出现类似情况的还有铁路系统。中国中铁隧道集团副总工程师王梦恕称,“从东北到西南,从西北到东南,大部分铁路项目都停了。”全国范围内停工的铁路项目里程在1万公里以上,其中隧道里程约占5400公里。10月12日,在财政部减免相关税费的支持下,铁道部发行了2011年第一期铁路建设债券,募集资金200亿元;还有消息称,铁道部已获得国家拨款、银行贷款共约2000亿元,以缓解铁路建设的资金荒。

  情况很明显,中央在保持经济持续调整的同时,也不会放任局部问题影响到社会和经济的总体稳定。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外部需求显著放缓的背景下,中央对国内经济放缓的敏感度将会增加。李浩称,“货币政策在局部微调、适当增加财政支出规模,很可能成为第四季度宏观政策调整的主要方向。”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