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破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6 16:26 来源: 上海国资

  到2015年,基本形成比较完备的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功能框架

  文‖上海国资记者 刘晓翠

  9月初,上海市商委制订的《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出台,这是上海围绕 “四个中心”建设,首度出炉的一个“十二五”规划方案。

  按照该《规划》规定,到2020年,上海将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现代服务业发达,万商云集,服务长三角地区、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与中国经济贸易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贸易中心。到2015年,基本形成比较完备的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功能框架。

  而在《规划》中,决策者也坦承,上海目前综合商贸水平与国际水平有差距,市场定价和资源配置能力相对较弱,无论是投资环境还是便利程度都有可改善的空间。

  国际贸易中心发力

  早在2009年,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商务委主任沙海林就曾公开表示,上海将在2020年建设成为与中国国际贸易地位相符合的“国际贸易中心”。而在此前,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目标已经由国务院通过发布,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但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推进方式,与金融和航运两个国际中心有所不同,这份规划是由上海市政府制订的。对此,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上海发展改革研究院院长肖林曾向媒体表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更多地是从平台建设和市场交易体系建设考虑,牵涉到国家政策层面的较少,所以没有以国务院的名义来发布。

  虽然推进方式不同,贸易中心的重要性却是不言而喻。

  “这三个中心是相互关联的,贸易中心如果没有金融中心的支持就无法提升等级,而只有金融中心没有贸易中心,整个市场会比较脆弱,没有实体支撑;而贸易中心肯定需要航运,所以三者是相互依托相互支撑的,当三个中心建成之时,上海国际经济中心的目标自然就达成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陈建安教授向《上海国资》表示。

  “目前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已奠定良好基础、形成基本框架。”沙海林认为。

  按照这份《规划》,到2015年,上海的商品销售总额要突破8.7万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1万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3%左右;而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2万亿元,占全市商品销售总额的13.8%。

  在贸易总量规模方面,上海市进出口总额要达到5400亿美元,年均增长8%左右;上海关区进出口总额为11026亿美元,年均增长10%左右;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其中离岸服务外包总量规模将达45亿美元,年均增长30%。在服务竞争力方面,专业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取得国际认证的注册会计师、律师、咨询机构及人员大幅增长,初步形成十大服务全国的贸易和投资促进平台体系,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00个以上。

  新出炉的规划相对于5月份市政府所拟的《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意见》,有一些微妙的变化。

  其中电子商务交易额的比重提高了近四成,“这也是上海方面认识到电子交易是构成未来交易的一个主要的方面”。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于蕾向《上海国资》记者表示,而上海市地方进出口额与口岸进出口额的一升一降,则体现了上海强化转口贸易的功能,强调要把国内贸易公司的总部引入到上海。

  转型阵痛

  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目标是与上海的战略转型和产业升级相一致的,甚至有些“迫于无奈”。

  “上海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了,传统制造业在不断衰落,劳动力成本在不断上升,现在发展新兴制造业,谈何容易!所以,上海的产业必须服务化,依靠服务业,其中金融、航运和贸易是广义的服务业,相对来说能更多地吸收劳动力,吸收就业,我觉得这个是未来上海发展的方向。”陈建安如是说。

  据统计,2011年上半年上海GDP增长速度为8.4%,排名全国倒数第二。但是,上海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而2010年这一增幅是5%,可见服务业转型已初见成效。

  其中,上海商品销售总额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关区进出口总额接近全国四分之一。港口的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排名第二。

  “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应该是建设国际货物的集散地,但现在上海并不具备这样的功能,反而是釜山和神户做得比较好,我们现在的吞吐量主要是国内的货物,真正要做到国际化程度是远远不够的,目前涉及到国外的业务基本上没有。”陈建安说。

  于蕾也分析道,如果单从量的角度来说,上海已经实现了贸易中心的功能,但按现代的贸易中心要求来说还是不够的,现在世界上大的贸易中心大多是在做无形的贸易,包括离岸贸易、通过大宗商品交易所和全球的定价系统来操作。从全球视角来看,目前上海尚不具备竞争力。

  “与贸易相关的服务业体系是最需要突破的。比如航运金融,航运公司即便是在上海注册的,其投保也是投在伦敦或者香港。此外,配套的审计公司、会计公司、律师事务所也都不够发达。”陈建安说。

  沙海林曾表示,上海希望建成购物天堂,而免税商品购物区或者商店建设的试点也正在讨论中,但是始终未能出台。

  “配套的政策很有限,尤其是税收方面的政策,如果对过境货物等实施税收减免,上海港也许能加快成为国际货物的集散中心。但是中央的财政收入可能会减少。”陈建安向《上海国资》表示。

  “贸易中心的建设很难有明确的政策来支持,上海只能靠自己将资源盘活,走出一条自我转型之路。”于蕾说,

  突破玻璃天花板

  如何依靠市场的力量突破发展瓶颈,已然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此,《规划》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办法。

  “我们将以推进服务全国的贸易和投资促进平台建设为抓手,显著提升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服务功能和国际化水平。”沙海林表示。具体提出的十项措施,包括:将上海打造成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国博览中心等国际级会展场馆;建设国家级产品设计与贸易促进中心,建设全国性进口商品基地、国别商品中心以及各省、市商品中心,建设长三角地区消费品和重要工业原材料进口交易平台;建设中国技术进出口交易平台;依托主题商贸功能区,打造一批相应的电子商务功能区;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打造服务业集聚区平台,大力发展和贸易相关的服务业;推动上海“购物天堂”建设;打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通道,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现代流通;建设财经信息国际信息港平台;加强集聚国内外贸易性机构,形成“总部经济”新元素。

  据其透露,目前中国博览中心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主体项目由上海博览会有限责任公司运作,注册资金为30亿元,其中,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出资60%,上海东浩国际服务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出资40%。建成后的中国博览中心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会展场馆,发挥上海区域优势和辐射能力。

  “上海的国际贸易中心一定是国内贸易的大平台,中国进出口的大平台以及世界各国间贸易的大平台,要实现转口贸易的功能。”于蕾表示。

  而外贸与内贸并举的思路早前已经明确,虹桥商务区的推进就体现了这种转型发展。“鉴于上海在长三角的地位和长三角在中国的地位,一定要注重国际和国内的紧密连接,不能割裂开来。” 于蕾如是认为。

  责任编辑:武孝武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