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768:独树一帜的创意产业集聚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9 22:09 来源: 《中关村》

  Design and architecture studios Moved into Communist-era factory # 768

  相比于798的喧闹,768的园区氛围中似有一种沉静之美。

  Compared to the hustle-bustle of Dashanzi 798,factory # 768 complex provides another quiet Bauhaus-style space for designers and architects。

  文  本刊记者 吴炜

  几棵白皮松、柏树、法国梧桐在迎风招展,不知道哪里来的麻雀在远处发出几声啁啾。

  过去,这里是一个工厂区,现在,这里是一块明净、优美、鸟语花香的花园式办公区。如果事先不知道这是创意密集型的工作区域,游客还可能会有误入公园之感。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或许正是这种不一般的环境和氛围,引来了趋之若鹜的设计师和创意工作者们。

  新生的创意产业奇葩

  “768创意产业园”(下简称768)位于海淀区学院路5号,即大华电子集团所在地。园区占地7万平米,建筑面积6.2万平米,其中规划创意产业使用面积5.5万平米,园区配套商业、服务业、休闲业、娱乐业面积近1万平米。园区地处中关村核心区,紧邻亚奥商圈。坐守学院路快速路,东靠八达岭高速,西临清华、北大,周边十余条公交,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周围高校林立,科研院所密集,是北京市高知人群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走入768,仿佛徜徉在幽静的公园里。这里园区建筑布局规整,自南向北整齐地坐落着五座高大开阔的厂房。园区容积率为0.53,建筑密度为32%,建筑挑高6—8米。园区生态环境良好,绿化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树木苍劲挺拔,绿地遍布每个角落。春暖花开时的鸟鸣,炎热盛夏时的绿荫,秋高气爽时的金黄,数九寒冬时的银装……无不让人迷恋、令人向往。

  768园区创建的时间并不长,诞生于2009年11月。园区承接了国营第768厂的工业遗产,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据说,在中国建筑、景观设计圈子里,清华、同济与北京林业大学以其前瞻性和权威性占据前三甲。而768与林大北门只有一街之隔,距清华也不过5分钟车程,自然拥有得天独厚的高校设计界的资源优势。

  现在,园区的入驻企业有近60家(部分企业仍在装修),其中85%以上均为设计创意类企业。预计园区年产值约为30亿元人民币,纳税能力达8000余万元人民币。

  “历史与时尚碰撞,工业与创意融合。”这是外界对768的一个评价。而对于768来说,创意产业聚集区美丽图画的幕布才刚刚打开。在园区的中央区域,有一个8000平方米的建筑还未装修完毕付诸使用,其他的地方,设计师的创造也还在进行中……

  产业优势初具雏形

  得益于核心区的智力优势和768的区位优势,园区众多小企业都有行业“大背景”,都有支持他们的“大专家”团队。来自核心区的智力优势和政府扶持,让768创意产业园对企业的支持更有底气,也更直接。而在政策和资金的帮助下,768的小企业几乎都正在成长为行业的“小巨人”。

  北京启迪德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绿色建筑咨询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创始人沈宏明,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他敏锐地认识到,现代建筑在接受“智能”概念的同时,必须考虑到与自然生态的有机协调。于是一直致力于既有建筑的节能分析,为开发商提供系统化的节能服务解决方案。在这一领域内,沈宏明团队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数据显示,经启迪德润设计咨询的建筑已有多个项目通过国际认证(LEED),主要客户包括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涉及建筑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米,在国内绿色建筑咨询细分市场上名列前茅。

  阿普贝思(北京)建筑景观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则是一家非传统意义的景观设计公司,它在同时与9家国内外知名设计公司竞标唐山市政府唐山环城水系项目的总体规划设计时,最终中选。“我们的设计方案使之前枯燥无味的以防洪为主的河道,变成了现在这样一个景观和人文共生的城市带状滨河公园。” 阿普贝思首席设计师邹裕波倍感自豪地说,“我们国内首次采用这种模式(环城水系)做河道。现在已经建成,效果非常好,对河道两边的土地价值提升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

  北京易坤景观艺术有限公司聚集了多位国内优秀的艺术工作者及造型设计师,他们的作品遍及广场、街道、公园、社区等城市的各个角落……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公司也取得了颇丰的经济效益。

  768还有一个 “神奇”的公司。员工规模不到20人,做出的项目在竞争中击败了国际大公司。成立3年,一直没设市场部,业务却源源不断——这就是鱼果(鱼果动画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一家凭借专业人才和专业技术做专业设计的视觉创意公司。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石油馆内播放的4D数字电影《石油让生活更美好》就是由鱼果团队制作完成的。30余秒的动画,完美展示出流体动画的魅力。

  优秀的企业当然不止这几家。像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详宇建筑设计咨询公司、力禾建景公司等企业,都各具实力,各有特色。

  最关键的是,各种企业经过互动交流,慢慢也形成768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氛围。这种独特性也正慢慢凝结成768的品牌和调性。

  设计师的乐园

  北京朝阳区大山子地区有一个“798”,已经名闻遐迩。798和768有什么联系呢?它们间的联系仅从序列号上就可以略见端倪。“国营第798厂”和“国营第768厂”都是国家“一五”项目,均属于电子行业龙头企业。现在,做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798”早已蜚声海内外,每年的“798艺术节”可以吸引游客数十万人。

  作为后起者的768,难免会被拿来与798比较。

  768创意产业园园区发展部经理的马进告诉记者,在她眼里,798主要从事艺术创作,751 是一个时尚秀场,而768则主攻设计创意。当然,设计本身有多种,768这里主要是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和798那种开放型的空间相比,我们的企业是相对封闭的,一家一家的企业拥有自己的风格和自己的学术方面的追求。”

  从功用来说,798是面向大众,注重艺术创造和展示的园区,纯粹意识形态的作品居多;而新的768是面向设计创意类企业,注重为设计创意类企业提供自由、宁静、和谐的创意空间。所以,从外观看来,798似乎热闹一些,而768的园区氛围中有一种沉静之美。

  海知源生态艺术馆的杨海明说话风趣幽默,他在形容768入驻企业的特色的时候,说:“设计家和艺术家不大一样,他们一般比较低调,属于那种‘没事偷着乐’型的”。

  马进告诉记者,所有的入园企业都必须和园区管理机构签订协议,不得随意更改园区建筑的总体外观、色彩等。这样就保证了园区建筑风格的统一和协调。但是,在建筑内部,情况就不大一样。设计师可以对建筑内部进行全新改造和诠释,这为设计创意工作者提供了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记者随意走访了几家企业,感觉入园企业的办公区域本身就是一个创意作品,室外廊桥流水,室内创意无限,各有特色,各有神韵。

  杨海明甚至还把自己的公司当作一个“生态”实验的基地,试图在几百平方米之间培育人文和自然相互融合的环境,实现他的建筑理想。同时,他野心也不小,“我们为北京大型的跨国项目进行综合性的土地和资本的对接,也做特殊项目的创意。我们希望做一个平台和综合性的博物馆型的创意会所。“ 

  “虽然,768的规模不如798。但它和周边环境的关联性却很大。它可以作为展示型的平台,带动周边。”杨海明说。

  他说的“关联性”,当然包括园区周边的高校的设计资源。这里基本上每一个设计公司都有高校背景。不仅公司创始人都是这些高校毕业的,而且高校老师有的来当顾问,有的直接出任主体研究人员。周边高校的设计资源和园区似乎已经水乳交融。

  阿普贝思的首席设计师邹裕波说,将高校的前沿设计理念直接应用在项目中,是768园区公司的共同特点。阿普贝思在2008年做的唐山水系整治项目,是国内将水利设计与景观设计融为一体的第一例。“这与项目前期,高校教授为我们提出的前沿性概念设想是分不开的。”

  阿普贝思似乎还成了周边高校设计系的“分校”或实践基地,它的二楼办公区的公告栏上,贴着一张高校老师进企业的讲座时间表。而员工近期急需的辅导内容,也被反馈在这种表格的空白处——这会敦促邹裕波赶紧去学校里请老师。

  在阿普贝思,一年接手的纯粹商业化项目只占1/3,以研究型为主的市政项目占2/3以上。“我们之所以坚持半文半商理念,是因为这样更利于公司持久的发展与追求。它代表着公司更长远的、更持久的、更有意义的、更有社会价值的发展。”邹裕波说。

  杨海明也说自己目前和高校设计院有合作,参与那边的项目。

  “我感觉这些公司跟别地儿的很不一样。公司不仅仅为了盈利,还为了实现学术上的梦想。”768园区发展部经理马进说。她发现,园区内的公司大多保留了一份高校特有的独立精神。

  构筑创意园区的怡人环境

  据马进说,从2010年11月正式招商至今,园区已投入2000多万元,改造道路、管网等基础配套设施,与此同时,园区为入园企业提供房租、物业费、停车费方面的优惠和优质的配套服务。

  园区管委会主任李前强调了管理方对园区环境和呵护和坚守,他们不愿意为短期的商业利益对这个地方有丝毫破坏。现在,2万平方米绿地,两棵300年树龄的白皮松,500棵30年以上树龄的柏树、杨树、栌枫、银杏、法国梧桐等,建筑密度32%,容积率仅为0.53……这样难得的环境,是管委会要保住的底线。

  曾经有公司跑到来找管委会,希望他们利用那块中央空地盖楼出租,每次都被坚决回绝了。

  除了呵护这里的“自然环境”以外,园区管委会也有意地加强了园区各企业之间的协同和交流,这也是另外一种“环境”。

  这里流传着一则浪漫的求婚轶事。启迪德润的张小二,曾跪在园区内一个篮球赛场上向女友求婚,大胆说出了“嫁给我吧”。当时,全场响起持久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求婚场地是邻居北京百绘创景景观设计事务所的,配乐《今天你要嫁给我》是管委会精心挑选的,现场近百位见证人则来自园区数十家企业。这场求婚,见证着园区一种看不见的温暖。

  管委会的“厚道”,加上设计师和艺术家们的浪漫,构成了这里即有序又有趣的氛围。百绘创景公司的一半面积就是一个篮球场,还在墙上特地贴出了“允许吸烟,允许拍照,允许喧哗,允许大蒜,允许宠物”。易坤景观则把整个一楼大厅变成了影音室,试图定期举办沙龙或影音会,让园区内的“家人”有好的放松方式。海知源的杨海明,也希望自己公司的客厅成为设计师和艺术家们聚会的场所。

  在相处过程中,园区里的人们渐渐都成了朋友。一些公司的老板还曾一起商量如何给员工涨工资。此外,在相互提携下,公司业务的范围也被附带拓展了。易坤景观的总经理杨冰说,不过半年时间,园区内已有3家企业给他带来了生意。

  政府、企业和市场三重促动

  探究768兴起之源头,离不开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多重驱动。768的开发建设得到了海淀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2010年至今,园区争取到海淀区财政为园区提供的基础改造、集聚区建设、入园企业补贴等各类资金支持共计643万元。并协调解决发展空间、电力增容等瓶颈问题。2010年11月,园区成为海淀区政府首批命名的七大“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同月,成为海淀区创意产业协会副会长级单位。

  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园区紧密结合首都产业发展规划、自身资源优势和区位特点,找准定位,谋划发展,精心培育园区品牌、搭建设计创意产业链条,打造专业化高水平管理团队为支撑,力争把园区建设成知名的“高端设计创意产业集聚区”。

  为确保园区业态的统一及入园企业的专业性和潜在实力,园区通过降低租金、降低物业费、厂房内自建2层前3年免费、提供优质服务等措施,吸引企业迅速入驻。同时,针对设计类企业专业化程度高、行业圈子小、龙头引领作用突出等特点,有针对性的率先引进了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等业内领军企业,带动了设计创意类企业的迅速聚集。

  2010年12月,园区成为中关村科学城第二批建设项目,并在2010年举行的第5届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第14届京港洽谈会上,受到海淀区政府的大力推介。现在,园区在北京市和海淀区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制定了建设发展“三步走”的计划。预计“十三五”末,园区年设计创意产业收入500 -700亿元,创造地方税收3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4-5万个,并能提供近5万平方米会展交易平台。

  而包括设计业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正迎来了政府扶持、且市场需求旺盛的时代,768创意产业园的发展,不能不让人产生美好的期待。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