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学者:中国应汲取日本“宽货币、控升值”的教训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4 18:03 来源: 财新网

  

  【财新网】(记者 李雨谦)日本东京大学政策分析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田中修认为,现在的中国经济形势是1965年前后和1971年至1973年日本经济状况的组合,与美元危机、石油危机时的日本经济相类似。政府投资过热、本币升值、通胀压力较大。

  田中修是在11月13日“日本的启示”国际研讨会上作出上述表示的。

  日本经济在1965年结束了不景气时期,实现高速增长。但是,在美元危机以及石油危机的混乱中,日本高速成长期宣告结束。

  田中修说,日本高速成长末期的流动性过剩问题、通货膨胀以及稳定增长期产生的泡沫,都是由于对日元升值过度担心而采取宽松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所导致的结果。

  因此,田中修建议,目前中国应该汲取日本的经验和教训,通过汇率和货币紧缩政策,抑制通胀,使楼市泡沫软着陆,将经济增长速度稳定在8.5%至9.5%的水平。

  他认为,虽然欧美经济正在艰难复苏,但是新兴国家发展的步伐依然稳健,世界经济不至于陷入令人过度悲观的境地,因此,只要这一状况不改变,任何额外的经济刺激政策都是危险的。

  “无论在哪个国家,高速成长最终都会停滞,因此有必要进行与稳定增长相适应的经济结构调整。”田中修说。现在中国虽然存在着巨大发展潜力,但生产率较低。

  日本经济从1965年不景气开始,短期内得以恢复的主要原因有技术创新,出口竞争力增强,大型化设备投资,劳动生产率、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等。

  但是在中国,耐用消费品在沿海地区已经达到饱和,在农村还没有得以普及。另外,流通企业还处于成长期,技术革新、出口竞争力的强化,劳动生产率、农业生产率的提高都是今后有待努力的方向,田中修表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