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天宫与神八第二次交会对接成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5 15:16 来源: 上海商报

  交会试验大部分过程在阳照区进行,对接在阴影区完成

  昨日20时,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进行了第二次交会对接。这次对接进一步考核检验了交会对接测量设备和对接机构的功能与性能,获取了相关数据,达到了预期目的。

  倒飞姿态迎二次交会

  13日22时37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组合体在距地面高度约343公里的近圆轨道上偏航180度,建立倒飞姿态,为实施二次交会对接做好了准备。

  据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主任麻永平介绍,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组合体自11月3日在轨运行以来,在地面指令引导下,完成了1次轨道维持,进行了相关试验。截至11月13日22时,组合体已在轨运行10天20小时。根据下传遥测数据监视判断,组合体飞行正常、姿态稳定、能量平衡,具备执行第二次交会对接的条件。

  第二次对接距离140米

  昨日19时24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组合体发送指令,飞控中心的大屏幕上,中间位置显示出神舟八号逐渐撤离天宫一号的三维动画,两侧分别显示着从天宫看神舟、从神舟看天宫的图像;大屏幕下,工作人员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4分钟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接机构顺利解锁,组合体成功分离,神舟八号飞船缓缓撤离至140米停泊点。

  在地面控制下,神舟八号再次向天宫一号缓缓靠近,30米,20米,10米……

  屏幕中央图像显示,神舟步步追赶、步步靠近,逐渐抵达天宫“身旁”。经过接触、捕获、缓冲校正、拉回、锁紧等技术动作,两个航天器最终实现二次对接,再次形成刚性组合体,以优美的姿态飞行在浩渺太空。

  随后,北京飞控中心宣布: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第二次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顿时,飞控大厅里掌声四起,一片欢腾。

  试验兼顾阳照区阴影区

  据北京飞控中心副主任麻永平介绍,这次试验主要目的是检验组合体分离、飞船撤离功能和交会测量设备在阳照区的工作性能,并进行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安排在飞船运行第216圈地面连续测控弧段进行,为充分考核光学测量设备在光照条件下的功能性能,组合体分离、飞船撤离和交会试验大部分过程在阳照区进行,对接在阴影区完成。

  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完成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将继续对组合体实施精确测控,同时,认真收集空间天气监测数据等相关信息,对飞船返回前轨道参数进行修正计算,为组合体再次分离和神舟八号飞船顺利返回做好准备。

  对接锁预留国际接口

  据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交会对接大型地面试验系统原负责人陶建中介绍,“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交会对接以后,两个航天器组合体的连接主要依靠对接面上12把对接锁,每把对接锁的拉力3吨,共36吨,这12把对接锁由两组对接锁系电机驱动。

  “当‘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组合体的对接机构控制器接到分离指令后,对接锁系就将执行分离指令,实施解锁动作,时间需要3-4分钟;对接锁解开后,将通过对接面上4个被压缩的弹簧推杆的弹簧力,将两个8吨多重的航天器轻轻推开。”陶建中说,“这个弹簧力并不大,只有几百牛顿,相当于几十公斤。两个航天器被推开后,将保持一定姿态,缓缓分离,直至准备执行第二次交会对接任务。”

  据陶建中介绍,我国自主研制的对接机构与“国际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航天飞机、“联盟号”飞船等航天器所使用的对接机构兼容,在对接原理、构造、结构尺寸上都保持一致。将来,如果我国要与国外进行太空合作,对接机构只需进行适应性的接口协调即可。

  ◇专家解读:二次交会对接后续四大看点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的二次交会对接后还有哪些后续看点值得关注?北京飞控中心副总师李剑进行了相关介绍。

  看点一:组合体轨道维持 二次交会对接完成后,将对神八/天宫的组合体进行第二次轨道维持。李剑说,运行在外太空的航天器受大气阻力影响,其轨道会出现衰减,因此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的组合体在轨运行期间也将进行2次轨道维持。组合体第一次轨道维持于11月4日顺利进行。

  看点二:飞船再次撤离天宫 组合体运行一段时间后,神舟八号飞船将再次撤离天宫一号。这次飞船分离与二次交会对接前飞船的分离形态不同。二次交会对接前,组合体进行180度调头,飞船正飞分开。而最终撤离返回的时候,组合体不再调头,飞船采取倒飞撤离,即直接从前面撤离。

  看点三:飞船或进行轨道维持 李剑说,为使飞船顺利返回地面,返回前计划进行一次飞船轨道维持,目的是为了能让飞船精确地瞄准着陆点,即返回那一圈的轨迹要过着陆场的中心点。但是,如果各种因素考虑准确,飞船撤离后、返回前的轨道维持或将取消。

  看点四:飞船返回 飞船撤离后,预计运行一段时间再返回地面。李剑说,飞船分离后不是立即就返回,而是计划撤离后一天返回,主要是在程序设计上为返回前轨道的偏差留有调整余地。返回程序的准备也需要一定时间,还要考虑主着陆场气象条件等很多因素。因此,要做好全面准备后再以最好时机再进行返回。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