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据加拿大《星岛日报》报道,近日在加拿大列治文市(Richmond)市选论坛上,有华裔候选人提出,是否应该规定商业招牌的中文不应大于英文。对于这一议题,大部分候选人认为不该规定招牌的中文字“尺寸”,甚至多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6 18:38 来源: 上海侨报

   本报记者/卜微沛 综合报道

   列治文华裔候选人“自宫”:招牌中文尺寸应小于英文

   多数候选人并不认同

   加拿大列治文华裔人口比例超过总人口数的四成,这也为当地华裔居民提供了许多“方便”,有些“特殊性”在其他城市根本无法想象。例如,在这里华语通行无阻,中式商店多,中式饮食场所林立,以及公共设施(如中文图书馆)丰富。这既让居住在这里的华裔感到仿佛身处中国,同时也在不断吸引华裔新移民将此地选为落脚点。

   不过,这些“方便”是否有碍华人融入主流社会?其他居民对这些“只方便特定族裔之举”又有何感想?近来,这些思考在当地华人圈里越来越引起关注。就在上个月,《温哥华太阳报》刊出专题系列报道,对大温哥华地区少数族裔问题进行探讨,其中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落户列治文》。

   文章指出,“没有一个加拿大城市像列治文这样,因为亚裔移民的增多而出现如此快速转变”。该文还提到,从列治文市3号路起,由兰斯登到布伦德尔一带,超过八成居民都是华裔。列治文是“中国文化最明显的堡垒”,市内特别是3号路到市政府大楼一带,大量餐厅及商店的招牌上,所书中文字远大于英文。

   文章作者托德认为,市政府旁的商店挂着不显眼英文招牌,这似乎是某种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而这如果落在一个民族主义情绪较强的地方,例如魁北克省(魁北克省规定招牌上的英文不得大于法文),可能会敲响维护文化的警钟。

   在11月1日列治文市政府候选人论坛上,曾两度代表加国参加冬奥会的华裔候选人卢泳仙提出,列治文商店招牌上的外国文字(中文)不应大于英文。她认为,此举可鼓励本地或外地来的居民认识英文,更可从商店的招牌学习英文,令他们更能融入主流社会。

   不过,卢仙泳的提议未获其他候选人附和。在两个市长及17位市议员候选人中,有9名候选人进行了回应。除华裔卢仙泳以外,另外9人(包括2名市长候选人和7名市议员候选人)都反对规定招牌上的中文不能大于英文;大部分候选人更认为这是商业决定,毋须立法监管。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