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上市:终点还是起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1 03:4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丁玉萍
中国银行业产权机制、治理结构依靠内力无法有效扭转,于是选择了上市,让机构投资者、公众持股人来监督银行的经营行为。这为中国银行业创造了一个外部驱动型的变革模式。
迄今为止,我国共有16家A股上市银行,上交所14家,深交所2家;其中有8家为A+H两地上市,另有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单独在H股上市。
相比全国281 家商业银行,这16家上市行数量不算多,但资产规模及利润的行业占比却有绝对市场优势,同时也是资本市场的风向标。
中国银行业的上市史,可谓政府之手全力推动的成果。若没有这只手,改革步伐必将延迟,银行错失发展良机。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总裁赖小民11月15日于香港表示,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到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这10年的时间,中央政府为了整顿银行业用了3.4万亿的资金。
“2008年,美国提出用7800亿美元救市,中国动用4万亿来救市,这些举措,中国在10年前就开始做了,才使得中国的银行业在07年这场更大的金融危机到来时,能够独善其身。”赖小民说。
上市解决四大问题
银监会11月17日披露最新数据,截至2011 年三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总资产余额达83.3 万亿元(本外币合计)。前三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817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138 亿元,同比增长35.4%。
记者统计,到三季度末,16家A股上市银行总资产为71.336万亿元,占全部商业银行总资产比重达85.60%。前三季度共实现净利润6920.54亿元,利润占比约84.67%。其中有13家银行净利润增速超过30%。
11月17日,广东省金融学院副院长陆磊对记者表示,上市至少为中国银行业解决了四个问题。其一,核心资本与附属资本的持续补充渠道;其二,通过上市更多向国际规则靠拢,中国的金融机构甚至比一些外资机构更具备世界性通用规则的特征;其三,公众持股人的进入,使得银行更关注盈利性目标,更有效率,以迎合外部股东的要求;第四,银行机构得以参与市场上更加激烈的竞争,而不是以往划地为营的经营方式。
上市没有让中国银行业解决所有问题,尤其是法人治理难题。“上市并未、也无法解决商业银行控股权与所有权之间的矛盾和背离。这同时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陆磊表示。
法人治理难靠上市改善
上市作为资本运作的一种方式,最初发端于企业业务扩张和自身资本不足的矛盾,而对于中国银行业,更重要的是承担了管理体制变革的重要使命。
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曾评价,国有银行的上市,建立了市场化的资本金补充机制,规范了信息披露,加强了对高级管理层的履职约束,资本市场对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促进和监督作用明显增强。
然而上市之后国有股权仍一股独大,商业银行原有的管理模式是否能得到本质的改变?
陆磊认为,我国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使得内部人控制问题得到了部分解决。但是,外部人控制未得到彻底解决,比如行政干预。
“所以股份制改造仅仅只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它只是解决了我们以往改革的部分问题,有效激励、盈利能力低下等,但并没有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陆磊说,“比如说国家和政府当局一方面是监管者,另一方面还是所有者,如何在这两个身份之间平衡?”
记者统计,到2011年中期,中央汇金持有中国银行67.55%的股份,持有建设银行57.09%的股份,持有工商银行35.43%的股份,持有农业银行40.03%,持有光大银行48.37%的股权;另外,财政部持有工行股份35.33%,持有农行39.21%,持有交通银行26.52%。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教授冯科认为,上市完成以后,这些大型的、系统性的商业银行仍然存在很多执行政策目标的现象,比如融资侧重国企、大项目,侧重“铁公基”,未来可能导致金融风险的扩大。“行政干预,使得商业银行无法通过市场手段来控制风险或者消化风险。”
近年银行资本扩张的速度非常快,但绩效的提升速度与之并不匹配。“银行市场化的水平、服务水平、运营能力的提升非常有限,投诉率甚至在上升。”冯科指出。
问题的根本并不在于国有控股还是非国有性质。即便是在美国这样发达的资本市场,也无法解决商业银行控股权与所有权之间的矛盾和背离。“关键是控制权。”陆磊认为。
他表示,如何在一个法人内部形成相对比较正确和有效的激励,来促使经营层能够按照“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兼得的多元化目标,制定最恰当的战略和策略,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中国商业银行改革上市是朝着市场化的方向走,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变革却在朝着与之相反的方向。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西方政府发现有必要强化政府职能在金融体系中的控制作用,因放松管制也会遇到问题。
这是因为,全世界都在面临金融机构“大而不能倒”的难题。
“由于上市,规模进一步扩大,有更多的资产可以扩张,一旦资产扩张到更高的水平,就不能破产,因会造成系统性风险。现在我们所有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都是不能破产的,一旦出问题,国家一定会救。所以法人治理不是上市能解决的。”陆磊分析。
终极目标
16家上市银行身后,还有大量中小商业银行排着队,急切地盼望叩开资本市场的大门。而这背后的动力是,商业银行过度依赖于外延式发展,比如信贷依赖、利差依赖、规模依赖、融资圈钱依赖。
“银行上市圈钱的目的多于改善绩效的目的。”冯科表示。
那么“上市”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什么?陆磊认为,答案是通过上市形成外部股东对于机构的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三性之间的平衡和压力。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郭田勇指出,我国国有银行从改制到上市的过程,更多发生的是“物理”层面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首要的,但银行本身的法人治理水平等“化学”层面的变化还相对较小。
“因此,上市远非意味着银行改革的成功,而只能说改革初见成效,或者说只是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中国银行业和金融体系更艰难、更深层次的改革仅是刚刚开始。”郭田勇表示。
商业银行下一次治理机制变革的突破口还需要解决银行以外的问题。“银行只是在某种外部环境下最优化自己的操作方式。”陆磊称,忽略了外部金融生态的改变,银行改革只能是空中楼阁。
陆磊认为,银行业外部环境的改善包括四个方面。首先,进一步完善银行业监管体系,解决多头监管带来的监管空白问题。“监管空白导致很多机会主义行为,迫使它们承担不必要的风险,比如现在的表外业务。”
其次,理顺所有者基本目标,形成正确的激励。包括国有股东、机构股东,应该在“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上形成平衡合力。
再者,强调竞争性,鼓励发展更多的中小金融机构,只有竞争才能形成正确的压力。
最后,改变整个社会看待金融的传统观念。金融业不仅仅是融资工具,而应该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外部的干预应进一步下降。
“不能把金融仅仅当成融资工具。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对待金融的态度应该更加理性和务实,不要过于急功近利。我们的政策如果急功近利,金融业一定会急功近利。”陆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