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免费时机未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5 21:16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MSN财经](http://stimgcn1.s-msn.com/portal/health/content_v2/buffer.jpg)
文/本报记者 郭冬瑾
2010年的三八妇女节,广东科学中心免费向妇女开放了一天。结果,当天馆内人满为患,乱成一团,闭馆后,三成以上的展项被损坏、整个科技中心10多天无法正常开馆;今年8月,合肥市科技馆免费对公众开放,在开放后的三天时间里,人流量严重超出了科技馆往常的负荷量,由于人流量过大,参观者需要在馆外等待较长时间,这引发了参观者的不满,有两名情绪激动的妈妈,鼓动孩子踢玻璃门,最后被派出所带走了。
其实,在这些科技馆决定免费开放时起,就应该预料到这人如井喷、损坏严重的结局。
近年来,随着公众受教育水平和科学素养的不断提高,科技馆这项重要的硬件设施也随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单调的展陈到寓教于乐的体验互动、从以展品为中心到以观众为中心,从对枯燥科学理论的解读到丰富的实验和应用延展,科技馆正在日渐朝着科学化、人性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这也成了本就对科普文化有了更多需求的观众越来越希望能够走进科技馆的原因。
但是,科技馆到底该不该免费?是不是免费开放了,就能更好地发挥科技馆服务于大众的作用呢?
笔者认为,答案无疑是否定的。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科技馆一旦免费开放,就极易遭到破坏,许多并不是最需要获得科普知识的人蜂拥而至,导致主要的科普对象青少年无法正常参观,也无法通过讲解和互动或者应有的教育。这样,教育资源被十分不合理地瓜分了,这非常不符合中国目前科教资源还相对有限的现状,没有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还有一些声音指出,既然博物馆可以免费开放,那么同样以服务大众为目的的科技馆也应免费开放。这种说法完全没有考虑到科技馆的特殊性。要知道,博物馆是静态的,绝大部分展品都是处于静态的观赏性展品。而科技馆则强调观众的参与和互动,与博物馆有着明显的区别。并且,科技馆是科普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有其特定的受众人群,这关系到科普资源是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的问题。
在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科技馆配套设施完备,交通便利,各种服务设施齐全,是居民日常活动的重要场。但即便是在这些国家,科技馆行业至今也仍以收费为主流。而我国科技馆的建设正处于打基础的阶段,整个行业还不够成熟,有些科技馆经费缺乏,科普长效运行机制尚未形成;有些科技馆设施陈旧、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有些科技馆配套设施仍不完善、展品质量不高;还有些科技馆甚至因为面临诸多困难,已经被逼到了将要闭馆的绝境。在这种情况下免费开放科技馆,无疑是置实际情况于不顾的“打肿脸充胖子”,于各项事业都是有百弊而无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