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打造中小企业腾飞的引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5 21:30 来源: 中国财经报

  ——杭州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工作纪实

  □ 本报记者 齐小乎

  如今,每天都有许多人随时随地分享着手机传媒带来的短文化乐趣,其间就有杭州“迅博达”带来的。作为由杭州市创投服务中心推荐并获得投资的第一家文化创业企业,“迅博达”见证了杭州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文化创业产业第一单

  5年前,杭州迅博达数字传媒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就以建设中国最好的短文化社区平台为使命,以第五媒体——手机传媒为方向,打造手机内容聚合平台。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期间,他们组织了“手机短信为灾区人民祈福”活动,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2008年7月,杭州市创投服务中心成立,“迅博达”入围第一批项目推介。针对“迅博达”的行业特点,结合风投公司的需求,创投服务中心在推介前对项目的商业计划书内容作了梳理、包装,然后挑选对口、优质的投资机构参加推介会,让双方“面对面”进行商谈。因为做足了前期“功课”,“迅博达”项目对接会吸引了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浙江省风险投资公司、杭州高科技担保有限公司等多家投融资机构前来参加,并引起了这些投融资机构浓厚的兴趣。

  没多久,“迅博达”项目在发展中果然受到资金“瓶颈”的制约,杭州高科技担保有限公司闻讯考虑“出手”。鉴于“迅博达”独特的商业模式,这家担保企业采取了“天使担保”的经营模式,即利用担保公司和银行合作实现资金放大,增加资金扶持深度与广度。在没有实物资产抵押的情况下公司提供100万元担保。随之,杭州银行也提供了1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2009年1月,项目又得到浙江安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第一轮300万元人民币风险投资资金。

  “迅博达”从而成为通过市创投服务中心推荐、获得投资的第一家文化创业企业。

  思路决定成败

  利用创投基金成功的“迅博达”,是杭州为数不多的文化创业企业之一,在杭州,涵盖多个领域的其他中小企业,许多都碰到过融资难问题,最终都像“迅博达”一样得以破解,这主要得益于2008年政府设立的创投基金的杠杆作用。

  “推销员的思路”至今让杭州人记忆犹新:有两个推销鞋子的人上了一个岛,发现岛上的人都喜欢光脚走路,一个推销员没了信心,认为一双鞋也卖不出去。另一个推销员则正相反,认为如果大家都穿鞋,那将是一个大的市场。杭州市采取了第二位推销员的“思路”。企业发展之初融资难在所难免,但另一方面,杭州作为民营经济的大市强市,民间资本充沛,金融环境良好,也是事实。基于此,这个城市决策者形成了一个新的发展思路:改变以往以引进产业投资者为主为引进产业投资者与引进金融投资者两者并重。

  如何实现这种转变?财政部门积极探索先行一步。2008年起,杭州利用财政资金设立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这是一项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政策性基金,按照“项目选择市场化、资金使用公共化、提供服务专业化”的原则运作;在投资范围、方向上,根据杭州市实际,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主要引导鼓励金融投资者创业投资杭州市域内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知识型服务业、高效农业等符合杭州市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的领域。

  杭州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主要采取阶段参股和跟进投资两种模式。阶段参股,是指由引导基金向创投机构进行股权投资,并在约定的时间内退出,主要支持发起设立新的创投机构。引导基金的参股比例最高不超过创投机构实收资本(或出资额)的25%,且不成为第一大股东。同时事先约定参股的创投机构,明确按一定比例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的企业或项目。跟进投资,是指在杭州落地的企业或项目,引导资金与创投机构共同投资,并由创投机构负责投资管理。引导基金按创投机构实际投资额30%以下的额度跟进投资,每个项目原则上不超过600万元。跟进投资对象原则上限于种子期和初创期的企业。

  为确保引导基金的快速发展,发挥引导基金的最大效用,杭州市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首先是设立了创业投资服务中心,一个为杭州中小企业投融资提供全方位、专业化、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性投融资服务平台,实现“为项目找资金,为资金找项目”的目标。到目前为止,创投服务中心会员机构已达148家。其次是出台了推动股权投资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开办费奖励、追加奖励、办公用房补贴、人才建设等方式吸引股权投资机构来杭发展,进一步活跃股权投资发展的氛围。最后是建立了激励考核机制,出台了国有独资引导基金受托管理机构的考核管理办法。通过对引导基金使用规模、投资项目、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考核,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引导基金进一步做大做强。

  自2008年开始,杭州市财政连续5年每年投入2亿元财政资金,最终计划达到10亿元的规模,目前出资已达到8亿元。同时,为调动各区、县(市)推动创业投资工作的积极性,杭州市规定各区、县(市)应根据发展实际,相应设立区、县(市)级引导基金,主要用于与市级引导基金共同跟进投资,有条件的地方也可用于阶段参股。目前,杭州市已有11个下辖区(县、市)设立了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合计规模5亿元。

  对接的效益

  通过政府产业基金的示范效应,杭州市进一步引导民间资本的流向,实现资本与产业的对接。

  在阶段参股方面,至今年9月,杭州市已通过审批阶段参股项目累计达到20个。已经签约的17家基金中,引导基金协议出资金额5.625亿元,带动社会资金出资17.875亿元,放大倍数为3.2倍。阶段参股创投企业已投资项目60个,初创期项目31个,占项目总数51.7%,投资金额8.7亿元,并带动社会资本放大9.33亿元,引导基金实际放大近8倍。

  在跟进投资方面,至2011年9月,跟进投资项目33个,累计投资金额6000万元。2011年,聚光科技成功在A股市场上市,成为杭州市创业引导基金投资项目中第一家成功上市企业。

  与此同时,引导基金的集聚效应充分显现。根据《中国创业投资行业发展报告2010》,杭州市备案创业投资企业数量、资产规模、投资案例数量在副省级城市中均居第二位,投资金额居第三位。

  今年,杭州市政府又着手组建了杭州市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杭州市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是由杭州市政府设立的,按照“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市场机制运作,产业重点突出”的基本原则设立及运作的产业基金母基金。首期规模8亿元, 今后逐步达到40亿元的总规模。

  世界银行曾经发布的一份《改善中国的投资环境》的报告称,杭州投资环境无论是基于生产率的投资环境排序、基于潜在动能的投资环境排序还是总排序,都处于23个样本城市的第一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