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看到本报报道 李卿依姆哭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30 05:40 来源: 东南快报

  本报讯(见习记者黄妍记者刘兴)白发苍苍的依姆、精神矍铄的大叔忙碌的身影,和诱人的包子烧卖一起,变成许多福州人记忆里的画面。津泰路上30多年的李卿包点店关门(详见本报昨日A8版),引发许多网友的怀念之情。

  本报昨日的报道在微博(http://weibo.com)上受到广泛关注,转发近400条。对于很多土生土长的福州人来说,这就是“从小到大慢慢的回忆”。有人挽留和惋惜,也有人理性分析传统小店生存的艰难。

  对于众多网友来说,遗憾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再也吃不到这个味道的烧卖”,更是因为这个味道承载了他们的记忆。网友“五月929”曾经就读的中学就在李卿包点店旁边,这家“一到傍晚就卖光了”的小店,他总会在不上课的时候去。网友“梦想家黄小凡”说,这是他唯一会去的一家肉包店,他的很多朋友都会开车去买,可惜以后没得吃了。

  网友b_SherryLAM_d则分析,虽然店里的东西好吃,但是小吃价格不贵,又要起早贪黑,工作辛苦且利润不高,难以为继。网友“古董店的尘埃”也说,福州很多小吃店都后继无人,其实也不奇怪,做包子这么辛苦,年轻人都受不了,赚的钱还不多,还不如出租店面来钱快。

  昨日,记者再一次联系上包点店的大叔,他第一句话说:“我的老母亲看到报道了,她哭了,30年的感情割舍不下。”

  这一次,大叔敞开心扉说了一些心里话,为了这家店,他们一家人起早贪黑,不管什么活都要一家人自己来。儿子作为第三代传人,在店里帮忙了十年。但前些日子,儿子被查出腰椎有五节突出,病情比较严重,医生说不得从事繁重劳动,并且目前尚不适宜动手术。大叔说,其实对于儿子在店里帮忙,他的内心是愧疚的,因此儿子患病之后,他决定歇业。他说,虽然目前店面还没有租出去,但确定短期内不会再开业。

  “我知道有很多老顾客有感情,也很关注。”大叔说,他们一家人内心也难以舍弃。网上有朋友说自己家也是做包子的,很想拜师学艺,大叔婉拒了该网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