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伦敦骚乱:解读暴力的经典范本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8 18:18 来源: 《中外管理》

  其实对企业管理的过程来说,暴力(多是心理暴力、言语暴力)也是个常见的问题,而且常会如伦敦骚乱般被做外在的“合理化解读”。

  伦敦骚乱:解读暴力的经典范本

  文 / 本刊评论员 李 靖

  通常被人们认为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会出现的骚乱场景,这次出现在了老牌发达国家英国。而更费解的是:城市出现如同战争般骇人场面的骚乱,其原因却扑朔迷离。

  直接原因,据说是一位黑人在警察执法中被杀。于是骚乱源头被指向了种族主义问题。

  但这场骚乱匪夷所思之处是:骚乱参加者却也有相当大比例的白人。而骚乱中的被害者,也波及伦敦各个少数族裔人群,甚至纯粹就是街头打劫。

  于是贫穷和失业问题也被纳入视野。

  可是,根据伦敦警方透露的受控者资料,参与骚乱者的名单着实令人“大跌眼镜”:这些街头劫掠者,有百万富豪的女儿、有受人尊敬的音乐家……英国《每日邮报》曝料称:有大量中产甚至是富裕阶级的英国人在“趁火打劫”!

  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恐怖和暴力的源头并不一定是外在的原因(即使施暴者也在向种族和失业方向归结原因)。

  暴力的根源并非是贫穷

  与此类似的,笔者最近印象极深的一个调查,是美国人关于恐怖主义源头问题的研究:

  美国《外交事务》杂志称:近期一些学者在恐怖主义笼罩的地区做了大规模调查,居然发现——恐怖组织成员其实主要来自中产阶级或富裕的家庭,而穷人对恐怖组织的厌恶程度最高!反而中产阶级对这些组织表达的同情更多。这挑战了美国官方对“贫穷导致恐怖主义”的看法。

  可以说,最近一系列重大暴力事件,都有类似的特点——人们倾向于把原因归结到很客观的原因上,而结果却莫名其妙。挪威血案不也是如此吗?对异族义愤填膺的凶手,在作案时对同族也毫不手软……

  这意味着,从“唯物”角度索要答案,明显是个圈套。甚至可以说:在接受施暴者对自己行为的“合理化解释”。当前正有很多人在把原因向社交网络上归结,这些也在偏离问题的本质。

  挑战反社会型人格候症群

  但凡明显有违人性的犯罪,其背后一定与人内在的情感发展有关。即使是施暴者自己,也会找到一个外部原因来说服自己也说服别人,而躲避开自身直面的痛苦(当然,笔者并不否认外在原因解决的重要性)。

  我们来看看反社会型人格候症群(这些人也是伦敦骚乱的核心暴徒)的心理过程:

  在反社会型人格者这里,痛苦是一个踢来踢去的皮球,常常会因为外界带来的一点痛苦(皮球过来),而把这个痛苦“还”出去,而且会以夸张而破坏的方式体现(拔脚怒射)。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理过程,因为反社会型人格者,往往对他人的痛苦缺乏体验,而且对自己对痛苦缺少忍耐——因为缺少忍耐,所以要“踢”回去,又因为对他人的痛苦缺乏体验,所以往往成为“怒射”。

  而反社会型人格的形成,则源于其背后家庭抚养中未能让其完整的情感能力成长起来。所以,社会有多残酷,家庭关系就往往有多残酷。

  而直接应对反社会型人格爆发也有其方法,据说在西方故事里,一位天使有种特殊能力:盯住魔鬼的眼睛后,魔鬼会把曾经伤害过的人的痛苦真切地体会一遍,往往魔鬼还没有“体验”完,就已经崩溃了。

  把受害者的痛苦让加害人感知到,而且无从逃避(也包括别轻易用“客观原因”去解读),这是解决世界上各个角落的暴力最有力的方法。

  其实对企业管理的过程来说,暴力(多是心理暴力、言语暴力)也是个常见的问题,而且常会被做外在的“合理化解读”。此时,多关注内在原因,而且让施暴者真切地感受到受害者的痛苦,是极其重要的。管理

  责任编辑:纪 亮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