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工业增加值增速延续回落格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0 02:34 来源: 金融时报

  胡萍

  记者胡萍2011年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12.4%,比10月份回落0.8个百分点,但环比仍有0.91%的增长。虽然工业增加值的下滑比较明显,但这与月初公布的PMI先行指标回落以及外贸不振相吻合,进一步验证我国经济稳步回调的态势。

  多位分析人士认为数据基本在预料之中。早先公布的11月PMI指数自2009年3月来首次降至49%的荣枯分水岭下方,在外部经济低迷和宏观调控累计效应叠加作用下,四季度经济增速延续回落已成定局。

  北京银行分析师于珂说,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继续减缓为12.4%,为2009年9月以来新低,但环比增幅为0.91%,较10月份增长0.03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国内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结果。再从PMI分项指标看,生活消费品类企业仍旧站稳50%以上,显示国内消费需求增长依然平稳,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预计未来经济增速回调仍将平稳,出现较大波动的风险不大。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从近期的宏观经济状况来看,外部出口需求疲弱,进出口增速趋于下调,国内经济增速持续小幅放缓,国内工业生产状况有所下滑。同时发电量、货运量等经济数据也表明工业增加值将延续之前的缓步下调态势。

  于珂进一步分析认为,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增加值同比增速均较10月有所回落。从区域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同比增速也均较10月份减小,说明中国工业的整体景气情况在降低。分行业来看,39个大类行业增加值继续全部保持同比增长,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同比增幅比上月增大,显示这些行业的订单情况较好。分产品来看,468种产品中有339种产品同比增长,主要产品中,水泥和钢材的同比增速比10月有所降低,汽车产量更是下降了1.3%,显示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对基础设施投资和消费的制约作用仍在持续。

  事实上,今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4.4%、14%和13.8%,10月份增长13.2%、11月份增长12.4%,呈回落态势,但1至11月份的同比增速仍达14%。再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尽管从出口方面,在全球经济下滑的严峻环境中,我国出口增速继续放缓,10月出口同比增速从9月的17.1%下滑至15.9%;11月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8836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1%,低于前三季度的18.4%,这些都表明外需形势仍在恶化。但固定资产投资基本稳定,消费同比增速加快了0.1个百分点,表明内需对经济的推动力较前期有所回升。

  对于今后我国工业生产增速,专家表示,出口疲弱会拖累轻工业,而房地产活动下滑会抑制重工业生产,受制于出口和房地产投资双重放缓压力,估计未来工业生产增速也将进一步放缓。而日前公布的PMI等多项经济数据也显示出我国经济景气情况从扩张转为收缩,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增长率将呈继续回落态势。中国社科院本周发布的报告称,今明两年国内总体经济增速虽有所回落,但仍运行在平稳较快的增长区间内,预计今明两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分别增长9.2%和8.9%。

  于珂认为,明年拉动中国经济的投资、消费和政府支出等支柱,受地方政府债务过多、产能过剩等因素制约,形势并不乐观。

  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刘铁军预计,明年一、二季度GDP将继续回落,上半年工业还会加速调整,增速可能降至11%左右。结合周五公布的通胀数据来看,通胀已不是首要矛盾,保增长成为首要目标。基于政策对冲的角度,保增长需要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财政政策更加积极,不同于以往的是,转型的长期目标使得政策手段更加注重结构针对性。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