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本土化:车企人才争夺的升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1 20:35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本报记者 刘红霞报道
“本土化”在我国汽车市场上似乎已不再是个陌生词。随着中国汽车市场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各大汽车厂商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加深。相继于国内启动生产、采购与研发的本土化之后,大众汽车开始了又一轮本土化进程,人才本土化。
据悉,大众汽车集团于近期启动“中国60”项目。即到明年年中,大众汽车计划将在中国本土招聘60位高端人才,目标岗位集中在管理级别和高级管理级别。不同于以往低端岗位的人才招聘,这次职位之高史无前例,甚至有些仅低于董事会成员。
其实,除了大众汽车,不少在华投资的跨国车企也都实施了人才本土化措施。例如,标致雪铁龙(微博)集团,为了更贴近中国市场,从今年起加大了本土化高管人才的“替换”。人力资源总监、公共事务及企业传讯总监,以及合资公司东风雪铁龙的市场部总监、东风标致市场部总监等职务,均由本土化人才担任。
“包括大众汽车在内的跨国汽车巨头实施人才本土化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宇恒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国,各大跨国巨头在中国的业务收入比重不断上升,中国市场的地位不断提高。为了确保自身在中国获得竞争优势,汽车巨头需要一批熟悉中国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习俗的人才,促使公司更加适应中国市场的需要,保证公司的良好发展。另外中国的人才成本要低于国外,实施人才本土化有助于这些跨国巨头降低人力成本。
“一旦人才本土化将会是个双赢的战略。”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汽车行业研究员铁志海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外方可以更容易地聘用到符合其要求的本土人才;另一方面,中方也可以利用外方优势资源,以更低的成本,培养更多本土人才,为我所用。需要注意的是,我方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对方先进的造车技术,更要学习巨头们先进的设计理念和管理经验。
当然,跨国公司在华实施人才本土化也会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跨国公司理念的影响,丢掉部分中国汽车独有的风格;容易在强调人际关系的中国陷入商业贿赂问题;会与我国自主品牌产生人才的争夺,造成人才的流失等。
李宇恒表示:“跨国巨头的人才本土化战略确实会与自主品牌产生人才的争夺,并可能导致自主品牌的人才流失。”不过,他指出,据无数的案例显示,竞争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人才争夺的升级将会促使国内的自主品牌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和挽留,这反而有助于提高我国汽车行业的整体水平。
铁志海也表示,人才流动是双向的,跨国巨头也会为我国的自主品牌提供很多的人才选择。因此,自主品牌应该要加强自己人才的培养和人才储备;同时,人才本土化的主要着力点还是应依靠自身培养而不是从其他品牌猎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