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日时代:朝鲜经济风雨15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1 20:35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本报记者 李子木报道
据朝中社19日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17日逝世。此消息一经发出,震惊整个世界政坛,全球目光纷纷投向这个东北亚的神秘国度,但同时,由于朝鲜官方提供的正式参考数据过于稀少,各国对于朝鲜的真实情况都难于了解,特别是经济方面,我们只能根据不同的信息来源,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估算出各种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金正日的领导下,朝鲜依旧在走着拥有自己特色的经济道路,计划经济依旧是经济体制的主体,但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金正日也在不断尝试着经济改革。
挽救朝鲜经济的衰退
1997年,服丧三年的金正日正式担任朝鲜最高领袖。由于开国领导人金日成的逝世以及连年的严重自然灾害,朝鲜经济遭到重创,并跌至历史最低水平,对此,朝鲜开展新千里马大进军运动,大力发展农业,并提出以军队为先的“先军政治”路线。体现了金正日延续金日成主体思想的经济政策。
1998年,朝鲜以修改宪法为开端,正式开始推进经济改革的进程,制定大幅改组经济管理系统的制度性措施。修改宪法的要点在于,通过废除国家主席、中央人民委员会制度对国家机构进行重大重组,在经济体系采取内阁制的同时强化中央的管理,并对国营企业进行重组,同时 提出建设“主体的社会主义强盛大国”的国家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可以概括为“以实现国民经济的自主化、现代化和科学化为目标,立足于自力更生、讲求实效和不断更新观念,有步骤地抓住主要经济领域的关键性问题,依靠群众运动和科学技术加以解决,为开创在不久的将来国民经济腾飞的新局面打下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这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初见成效,朝鲜的经济困难得到明显缓解。根据韩国银行估算的朝鲜经济数据,1990年后,朝鲜经济发展每况愈下。自1990年开始直到1998年连续9年负增长。历年增长率分别为:-3.7%、-5.2%、-7.6%、-4.3%、-1.7%、-4.5%、-3.0%、-6.8%、-1.1% ,直到1999年才开始出现正增长6.2%。
从1999年起,朝鲜在工业发展上把电力、煤炭、冶金和铁路运输设定为“四大经济先行部门”,同时又重新提出“农业第一主义方针”。金正日提出“主体农法是依据农民的意图和实际情况推进农业发展的科学的农法,从而纠正了歪曲执行主体农法而阻碍农业生产的现象”,强调“依据农民的意图和实际情况发展农业”,实施了基干产业的技术改造、工业结构改革、农业革命、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改善等政策措施。
新世纪开端的稳步回升
21世纪以来,朝鲜继续推进“主体的社会主义强盛大国”战略,2000年元旦朝鲜《劳动新闻》、《朝鲜人民军》和《青年先锋》共同发表的新年社论,对“强盛大国”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界定,并突出强调了科学技术因素。2001年元旦社论对“强盛大国”的内涵又进一步解释说,21世纪是朝鲜实现社会主义强盛大国的世纪。“依靠自主维护尊严,依靠团结争取胜利,依靠爱国和爱民族实现繁荣,这就是朝鲜的社会主义强盛大国”。社论认为,“经济实力是国家强盛复兴的基础,军事和政治思想威力必须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没有什么比提高经济实力更为重要。” 社论中,较以往更加突出地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强盛大国和提高国家经济实力的问题,并将提高经济实力放在了极高的位置。社论说,“21世纪朝鲜将以社会主义强盛大国的姿态巍然屹立,2001年是开创建设强盛大国新局面的新进军和实现伟大转折之年。” 从社论中不难看出,朝鲜关于“主体社会主义强盛大国”,已经成为21世纪朝鲜的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发展经济已经成为朝鲜的中心任务。这标志着1995年开始进行的被朝鲜称之为 “苦难行军”和“强行军”政策的结束,同时显现出金正日继承实行的“先军路线”渐渐向“先经路线”的转变。
2002年以来,朝鲜开始更加深入的经济改革,以提高大米价格为基础,朝鲜开始了物价改革。朝鲜经济改革中的主要措施有三:取消配给制、大幅度提高物价及工资和废除外汇券。金正日强调,改革的基本方针是维护社会主义原则,获得最大的实际利益。在贯彻计划经济管理原则和确保国家的中央集权与统一领导的同时,要高度发挥基层单位的创造性。同时,金正日在访问中国后,在朝鲜新义州设立特区政府,要以中国的香港、深圳、上海为榜样,将新义州建设成在社会主义国家内试行市场经济模式的“准国家”形式的特区。但特区在发展不到一年后,由于特区首长杨斌的经济问题被中国判处监刑,使新义州改革未见大的效果,但这无疑是朝鲜对于西方国家释放的积极信号,同时也是朝鲜政府对于其他经济体制的一种尝试,随后,朝鲜相继开放朝韩边界的开城工业区和金刚山旅游区,加强了与外国特别是敌对国家韩国的联系,为朝鲜的外部经济环境奠定良好基础。
在经济管理方面,朝鲜确立的基本方向是“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和争取最大的实际利益”,要求“在贯彻计划经济管理原则和确保国家的中央集权与统一领导”的同时,“高度发扬基层单位的创造性”,包括打破平均主义,切实实行“按劳分配”;企业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等。“按国家的经济结构和部门特性有计划地推进技术改造事业,同时要大胆地抛弃耗电量大而且老旧落后的工厂以及利润不高的生产工厂,而要以现代技术为基础建设投资见效高有利于民生的工厂等”的实利主义经济方针也在推行。这有利于扩大生产、解决供需矛盾和改善国家财政,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朝鲜正是期望以调整工资、物价为突破口,给经济运营注入新的活力,把本国经济同世界经济联系起来,积极吸收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更快地发展和壮大自己。
2003年朝鲜推行市场奖励措施,允许市场的交易,但由于市场供求问题,导致通货膨胀,并催生了官员的腐败问题,朝鲜在2005年禁止粮食的买卖以及国营产品必须在专卖店销售的政策,并在2007年终止了居民使用外汇的政策。根据韩国银行的估算,1999年到2005年间,朝鲜经济连续7年保持增长;工矿业也呈增长势头;粮食总产量2004年恢复到431万吨,2005年约为454万吨;对外贸易总额连年增长,2005年超过30亿美元,创下1991年以来的最高纪录。由此可见,朝鲜经济呈现良好的恢复趋势。
“开辟强盛大国之门”
2008年起,朝鲜又把建设“强盛大国”作为具体目标,希望在2012年金日成诞辰100周年之时能够打开“强盛大国”之门。朝鲜由于已建成“政治大国、思想大国和军事大国”。所以,金正日唯一的任务就是发展经济。2009年11月30日,朝鲜突然宣布从12月1日起,全面推行货币改革,这次改革是1992年来的首次。由于朝鲜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货币改革导致商品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商品市场价格大大超过国家规定的商品价格,朝鲜决定全国市场关闭3天,等到新的国家规定商品价格制定以后再重新开放市场,这次改革使朝鲜经济濒临崩溃。
2010年元旦,朝鲜三大报纸《劳动新闻》、《朝鲜人民军》和《青年前卫》按惯例发表共同社论,提出要“大力发展轻工业和农业,使之成为人民经济生活发生转折的一年”。2011年元旦,朝鲜三大报纸社论再次强调“今年继续致力于发展轻工业,使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强盛大国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这一战斗口号。 此后,2010年至2011年,金正日三次前往中国访问,并前往中国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访问地点都与经济发展相关,每次访问归来,都相应地对朝鲜本国经济做出指导批示。就在金正日逝世前不久,他前往平壤新开的超级市场参观,此超市是他在扬州参观访问回国后指示建立的。同时,拥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广告、汉堡快餐店、游乐场、星级宾馆等设施不断在朝鲜经济生活中出现,也反映了朝鲜不断在进行的经济改革。此外,金正日对于非军事项目的频繁参观调研,也反射出这位朝鲜领导人对于经济建设的急迫心情。除此之外,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对副总理和部长等多名高官作出了大幅调整,主管机械、电子、轻工、食品日用等部的部长有升有降,而升职的都有切实的工作成果。
据朝方2010年4月公布的数据,2009年朝鲜完成国家预算收入计划的101.7%,比上一年增加7%。国家预算支出计划完成99.8%。2010年国家预算收入计划增加6.3%,预算支出计划增加8.3%,其中轻工业增加10.1%,农业增加9.4%,冶金、电力、煤炭、铁路运输增加7.3%。
未来任重而道远
面对西方的全面封锁和武力威胁,朝鲜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以及向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不断学习,已经渐渐走出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衰退的阴影,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朝鲜目前缺乏一个稳定的大环境来一门心思发展本国的经济,“后金正日时代”,朝鲜应当不断推进改革和吸取有益经验,同时改善与周边国家以及西方国家的外交关系,提升外部经济环境,扩大双边贸易额,推动本国基础经济的发展,为朝鲜经济的腾飞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