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保荐公司业绩频变脸 瑞银证券缺项目储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30 02:17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域

  核心提示:2011年大量的IPO项目都是在中小板和创业板,融资额较小,对外资银行来说,在承销小型IPO上没有积累。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颇受关注的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庞大集团,601258.SH)参与瑞典萨博汽车收购,随着萨博正式宣告破产以失败告终。而前期庞大已经向萨博汽车投了450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3.7亿元,投资者和业界担心,这些钱可能会面临无法全额追回的危险。

  “事情发生在2011年底,计提坏账而影响2011年财务报表是大概率事件。”12月26日,庞大集团董秘王寅向本报记者表示,“但目前还无法得知计提数额和计提的具体时间。”

  今年前三季度,庞大集团实现营业利润9.69亿元,截至9月30日,公司净资产为97.82亿元。如果这4500万欧元无法收回,公司净资产将减少约4%,折合每股0.14元。

  庞大集团“流血”的利润让其保荐机构瑞银证券雪上加霜。

  年初至今,瑞银证券完成比亚迪(002594.SZ)、庞大集团和新华保险(601336.SH)三单IPO(首次公开发行)项目,合计赚取了3.1亿保荐承销费收入,主承销收入一项排在2011年证券业第九名。

  然而,仅有三宗IPO中,就有两家上市公司联袂出现上市后业绩报告的“大变脸”,2011年前三季度,比亚迪营业利润4.3亿元,较2010营业收入27.68亿元大比例下滑。

  事实上,陷入“业绩变脸”风波的瑞银证券已经是2011年业绩最好的外资投行,占市场份额2.82%;中德证券排32位,市场份额为0.83%,高盛高华证券则为倒数第三,从2009年以来,高盛高华证券没有承销过一宗IPO。

  “中国IPO市场的规模确实很大,但单笔IPO的融资规模却较小,不利于中小企业项目储备较少的外资投行。”北京某券商投行业务部总经理认为,除股东之间的分歧因素外,项目的规模是影响外资投行的业绩主因。

  50%营业利润“红线”

  据《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第七十二条,发行人在持续督导期间,公开发行证券上市当年营业利润比上年下滑50%以上,证监会可根据情节轻重,自确认之日起3个月到12个月内不受理相关保荐代表人具体负责的推荐;情节特别严重的,撤销相关人员的保荐代表人资格。

  实际上,2011年业绩下滑最严重的公司是瑞银证券丁晓文、汤双定保荐的比亚迪。

  比亚迪2011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43.34亿元,同比下滑4.34%,而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较2010年同期分别减少84.49%、78.64%、81.16%、85.50%。

  同时,比亚迪对2011年度经营业绩做出预测,预计201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降幅为35%~65%。

  今年以来,比亚迪的汽车销量继续下滑,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共销售汽车31.4万辆,下滑幅度为19%。

  比亚迪也称,业绩下滑主要因为本公司汽车销量、汽车业务的销售收入、毛利率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下降,以及受太阳能市场低迷的影响,公司太阳能业务盈利能力仍未达预期。

  据《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第七十五条,若发行人已在证券发行募集文件中作出特别提示,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已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将能够对监管措施进行申辩。

  遗憾的是,瑞银证券并未在比亚迪的招股书中对2011年业绩情况作出明确警示,因而不能规避相关监管措施。

  与此类似,瑞银证券在庞大集团询价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中将公司诸多竞争优势逐一描述后,预计公司2011年净利润将达到18.1亿元,但前三季度却是公司业绩同比下降10.86%。

  值得关注的是,《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发行人在持续督导期间实际盈利低于盈利预测达20%以上,中国证监会可根据情节轻重,自确认之日起3个月到12个月内不受理相关保荐代表人具体负责的推荐;情节特别严重的,撤销相关人员的保荐代表人资格。

  一位券商分析人士对此坦言,比亚迪业绩下滑50%可能性极大,而庞大集团完成瑞银证券的预测指标“可能性极小”。

  缺乏小项目储备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IPO市场,但华尔街最大的投行高盛在中国IPO市场却是颗粒无收。

  当然不仅仅是高盛,截至12月26日,高盛高华、财富里昂、大摩华鑫和第一创业摩根大通这5家券商今年以来承销保荐零宗IPO项目。

  华英证券在6月份开业后不久就宣布完成首宗IPO业务,此后就没有新项目上马,海际大和瑞信方正也仅有一单业务,中德证券2011年则主承销保荐2宗。

  瑞银证券保荐的项目最多,有三家,分别是比亚迪、庞大集团和新华保险。

  一位有合资券商工作经历的投行人士表示,中外股东文化冲突最终难以调和。

  譬如,合资券商和国内券商的运营体制不一样。合资券商一般是按照传统的国际惯例人员统一来管理项目,而国内券商主要采用以项目为核心的管理体系。

  两种项目运行体制各有利弊,项目制能够激发各项目组成员的积极性,实现更多的盈利。合资券商的管理方式则是为了更好地进行风险管理。

  目前,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就是采用合资券商的管理方式。国内投行多实行项目制,由于这两年主要是做中小企业项目,采用项目制,推进比较快一点。

  上述投行人士也认为,2011年大量的IPO项目都是在中小板和创业板,融资额较小,对外资银行来说,在承销小型IPO上没有积累。未来,这或许将成为外资投行的改革方向。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