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郑州文交所的坎坷童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3 13:54 来源: 经济视点报

   作为河南文化产业领域里的新生事物,虽然遭遇非议,但不可忽视的是,郑州文交所作为探索者,为文化艺术品的交易作出了新的尝试。目前,文交所面临的问题仍是如何有效监管的问题。

   看来,要想走上发展的“康庄大道”,郑州文交所仍然要做很多的探索与工作。

  □经济视点报记者 姬万里

   

    2011年,对于河南的文化艺术品交易市场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

  2010年3月,文化部等九部门联合签发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文件。文件明确指出,支持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由财政注资引导,鼓励金融资本依法参与。其中要完成的一个目标就是,完善各类无形资产二级交易市场。

  就在该指导文件出台后不久,资本大量涌入文化产业领域进行投资,而各地文化艺术品交易平台也加快了建设步伐,郑州文化艺术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州文交所)也应运而生。

  

  开局遇尴尬

  作为国内第二家采用份额交易模式的文化艺术品交易平台,郑州文交所于2011年4月22日正式开张,首批份额产品《蓝田泥塑》、《王铎诗稿》和《全辽图》同时启动申购程序。

  然而,张罗了近半年,开张5天后发生的事情令人始料未及,国家文物局发给河南文物局一封函件,称:依据《文物保护法》及实施条例规定,郑州文交所销售的《王铎诗稿》、《全辽图》,涉嫌违法从事文物经营活动,请调查核实。

  一开始就遭此厄运,这对刚刚起步的郑州文交所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

  事实上,在函件发出之前,投资者对两个标的的热情可谓高涨。然而调查要求一出,立刻给文交所的首批交易泼了一盆冷水。

  而郑州文交所CEO张保盈当时通过微博(http://weibo.com)表示:“这两件文物属于法律允许交易的物品,而且属于个人持有的,不是国家的文物,文交所也不是一个交易机构,它只是一个金融创新平台,本身并不从事文物销售经营活动,文物的销售工作由郑州四夷文物艺术品有限公司负责。”

  今年1月份开业的首家艺术品份额交易的天津文交所,经过近三个月的疯狂爆炒,上演了一幕幕惊险刺激的资本神话,但因其先天的制度缺陷,在市场的强烈冲击下,不得不屡次修改交易规则,甚至暂停开户,各方质疑的声音亦随之将其淹没。

  郑州文交所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在交易规则和机制上做了多处修改,其中,在参与交易人数、认购份额门槛设计以及份额化艺术品价值选择均做了不同的规定,试图建立一道“防火墙”。

  首先,为避免爆炒,郑州文交所引用了与A股一致的T+1机制;其次,在认购份额上,郑州文交所相对门槛更高;按照郑州文交所有关规定,最便宜的认购份额也达到15万元/份。再次,在份额化产品选择上,“第一个是确保产品的唯一性,第二个就是产品必须是高价值,原则上低于1000万元的都不会上。”张保盈坦言。

  其实,不管追捧也好,质疑也罢,关键是郑州文交所开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考验投资者

  交易规则的设计基本上避免了被爆炒的可能,不过,对于交易人数和门槛的限定,规避了风险的同时很可能因为人数少造成交易冷清。

  “前期一定要稳步发展,为避免交易过于冷清,郑州文交所已引入做市商模式。”参与郑州文交所前期论证的一业内人士坦言。

  可惜,上述在交易方面花了心思的“防火墙”却没有确保郑州文交所“万无一失”。

  相对于对于天津文交所,郑州文交所目前最为投资人诟病的是其开户和申购方式,这样的模式存在巨大的黑幕,能为某些利益方大开便利渠道。目前出台的规则是,不采用网上摇号的方式,投资者需前往代理银行排队申购,先到先得。

  由于缺乏统一监管,修改交易规则就成了家常便饭。

  但是,郑州文交所紧接着就宣布,从11月8日起,该所上市的全部艺术品份额最低交易单位降至原来的百分之一。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郑州文交所此前在全国首次提出发售对象数量限定(200人)的规则,但产品发完之后交易量十分冷清,甚至连续数日出现了“零成交”。为了活跃成交量,文交所随即又修改了上述这一规则。

  新规则的实施大大降低了投资门槛。以该所价格最低的《中国名人》为例,修改前单笔交易金额高达8.81万元,现只需881元就可参与交易。

  “从立法和立规来讲,全国60多家交易所的差异很大,我们郑州文交所是非常规范的,只需要修改个别规章,凡是和国务院要求不吻合的地方,包括措辞、规定,我们都做了修改,T+1交易模式已改为T+5交易模式,份额交易也改为共有权益。”郑州文交所有关人士对记者表示。

  就在各地文交所冰封之时,郑州文交所却在12月发售了两款新产品,两款名为《安格格》、《动漫春晚》的产品销售显示,虽然其名称改成了共有权益,但实际上仍然是份额产品。

  面对公众质疑,张保盈一再表示,文交所只是一个金融创新和交易平台。他还表示:“监管是好事情,不是坏事情,这样可以确保郑州文交所更好、更快、更健康地发展。”

  

  缺乏监管 政策不明朗

  “艺术品份额化交易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可以参照,最大的风险恐怕是来自于政策的不明朗。”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就在12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修改《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的征求意见稿,意味着将中远期交易纳入期货交易的范畴,为进一步清理整顿提供了法律依据。

  事实上,对于国家文物局致函一事,由于对文交所的法律适用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至无果。

  据了解,艺术品份额化交易太“新”,监管还是个问题,目前,并没有哪个国家部门对其明文监管,基本上都是地方自己管理,

  “我们会将每天交易所的动态上报金融办备案,接受金融办的监督管理。”张保盈坦言。

  “有点心急,步子迈得太快了,文化艺术品证券化交易作为新兴的金融产品,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所难免。”一位金融界资深人士表示。

  地方政府只负责批准交易所的设立,究竟该如何监管,有谁具体来监管?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谷建全指出:“这其中牵扯的问题比较多,譬如,艺术品定价的问题、信息披露公开问题、交易制度设计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问题和诸多环节中利益群体的监管问题。”

  11月24日,距离《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已超过一个月,各地的文交所看似平静,实际上却暗流涌动,谁也不敢说下一步的发展会怎样,关于文交所的讨论也没有停止。

  一个产业如果没有市场作为载体,也就失去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对于文化艺术品而言,“文交所”就是文化产权与资本市场对接的重要平台。

  而在现实中,一定程度上激活了沉寂许久的文化艺术品市场,却也同时成为制造文化市场乱象的场所。“失去了法律保护的自由便不是自由”,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文交所的发展,没有监管措施,最终只能是两败俱伤。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巡视员李小磊表示:“艺术品交易只是文化产权交易中一个很小的部分,产权交易的范围要比艺术品交易大得多,而目前国内在文化产权交易证券化方面还没有做好准备,在政策法律、市场交易、信用担保等方面仍存风险,需要规范。”

  “不管最终结论如何,郑州文交所都应该把工作做得更扎实,毕竟,艺术品份额交易仍然任重道远。”河南省文化厅研究员侯作营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