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地方养老金入市或将启动 三四成投股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7 10:55 来源: 中国经营网据媒体消息,南方某地方养老金一季度或将开始投资,到底该不该把养老金投进股市?养老金入市,会不会吃掉我们的养老钱?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据媒体消息,南方某地方千亿养老金一季度或将开始投资,到底该不该把养老金投进股市?养老金入市,会不会吃掉我们的养老钱?
地方养老金入市将启动?
据中国证券报消息,酝酿已久的地方养老金入市获得重大突破,南方某省已经获准将1000亿元基本养老基金转交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运营,一季度将开始投资。分析人士认为,新增资金将提振股市和债市。
报道称,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日前表示,建议有条件的养老金按一定比例投资股票。他强调,可入市投资的养老金指具有储备、积累、稳定滚存性质的养老基金,而不是现收现付的养老金。戴相龙还表示,养老金入市并不意味着要全部投资股票,而只是小部分投资股票。养老金投资股市应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客观上有利于股市稳定,而不是被动托市、救市。欧美国家类似养老金的资金早已进入股市,有的投资比例达全部运营资金一半,从长期看投资收益率较高。全国社保基金从2003年开始投资股票,规定的投资比例最高为40%,一般情况下占30%左右,股票投资收益贡献率约50%。
报道引用有关人士观点表示,目前这项业务仅在一省获得推进,未来是否有更多省份跟进,是转交社保基金还是成立专门机构运营,都需要继续研究。戴相龙表示,关于养老金入市运营,有可能在经济水平较发达的省份先行试点。至于未来会否扩大范围,必须根据具体省份的要求以及国务院有关规定逐步推进。
据估计,目前全国社保基金资产规模约8000亿元,新投入运营的1000亿元资金将扩大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规模。分析人士认为,出于养老资金保值增值的需要,这1000亿元资金将首要投资固定收益资产,也有相当比例投资股市。从目前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运营资产的结构来看,粗略估计投向股市的比例可能在30%-40%。
2011年12月15日,新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财经年会上发声,呼吁全国2万亿元养老保险金投资股市。
2011年12月20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公开支持养老金入市,更披露2010年底,各省基本养老金结余资金1.5万亿元,由于90%存入银行,10年来每年的收益率不到2%,跑不赢物价的上涨。而社保储备基金因为可以投资股市,在过去11年间年均投资收益率高达9.17%,似乎为养老金投资增值提供了一个参考。
同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再次体现了养老金增值的紧迫性,2010年我国14个省份基本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缺口已达679亿元。随着老年人比例的不断增加,这一缺口还将日益扩大。
戴相龙:地方养老金可买入股票
据新京报消息,养老保险收支缺口到底有多大?这让承担着弥补未来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责任的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担忧。他呼吁有关部门测算长期缺口,以明确方向。
戴相龙是在某论坛上作出呼吁并表示,如果对20年的养老金收支缺口没有测算,现在养老金制度就可能是盲目的。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日前表示,可分步推进地方养老金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戴相龙指出,地方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投资的着眼点是长期回报,将有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但不是所谓的政府救市、托市。
戴相龙认为,地方养老金入市是大的趋势,也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而地方养老金投资股票,应当是“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其投资配比应低于社会保障基金40%的入市比例,高于商业养老保险的25%;其方向应是实行资产组合多元化、委托投资市场化、监督管理法制化。
戴相龙表示,目前由地方政府管理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保持滚存,至2011年的结余有望逾1.8万亿元,但由于只能存入财政专户,投资于银行存款和国债,10年以来扣除通胀后的年均投资收益率是负数。3123>>
据媒体消息,南方某地方养老金一季度或将开始投资,到底该不该把养老金投进股市?养老金入市,会不会吃掉我们的养老钱?
戴相龙认为,应当以主管单位牵头,包括专家进行测算,这样得出的数据不是政府的,而是社会的。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保中心主任孟昭喜表示,人社部确实对养老金收支缺口进行过测算,不过他没有透露测算的结果。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表示,在重大投资领域,包括实物投资、金融市场投资、债券、企业债等,要给予养老金优先的位置,“这是千家万户的事情,牵扯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戴相龙直言,非常支持国务院有关部门酝酿建立基本养老保险机构投资运营机构。对于未来养老金投资股票的方式,他认为应是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地方养老金如果收上来,有一部分用来买股票还是可以的”。
人社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司司长陈良表示,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办法目前并无新的进展。
戴相龙:养老金入市并非全买股票
据京华时报消息,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近日在某论坛表示,我国应借鉴印度等国引进外资投资国内股票市场的经验,逐步扩大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额度,直到淡化和取消数额控制,最后只对全体和单个境外投资机构、投资人投资国内单个上市公司的比例作出规定,并在交易中自动执行。
戴相龙建议入市的养老金是指具有储备、积累、稳定滚存性质的养老基金,不是现收现付的养老金。“养老金入市不是全部投资股票,而只是用其小部分投资股票。”
他强调,养老金投资股市,应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客观上有利于股市稳定,而不是被动托市、救市。
中国股市又到抉择时刻
据中国青年报消息,欧洲金融危机的乌云再度笼罩资本市场。标准普尔下调了多个欧洲国家评级,使周一亚洲股市大幅下跌。上证指数跌1.71%,中小盘股尤其一片惨绿。
上周温总理讲话带来的暖意似乎已荡然无存。那些力荐应"持股过年"的声音开始谨慎,多数分析师建议要坚持"轻仓避险思路"。股市在过去一周的起伏跌宕,说明市场正陷入"进退两难"的抉择时刻。
温总理"提振股市信心"的表态带来两个交易日的强烈反弹,可好戏并未继续上演。经过连续调整,上证指数今天收报于2206点,再次跌破2245点这个2001年的最高点。"十年零涨幅",成为中国股市投资者2012年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新起点"。
贪婪与恐惧在市场中纠缠。创业板上周最后一个交易日狂跌6%,跳水走势令一周涨幅全数回吐,小盘题材股的上蹿下跳,使投机气氛尽显无遗。今天,拖累大盘的仍然是中小盘股,分析人士称,市场"人气涣散",中小投资者尤其"军心不稳"。
到处都是投资者的抱怨和批评声。2011年上证综指大跌21.68%,创下第三大年度跌幅。过去20年中,中国股市年跌幅超过20%的有3次,分别是1994年的22.3%、2001年的20.62%和2008年的65.39%。单从指数看,国际金融危机"二次探底"似乎正在中国股市上演。
据测算,2011年中国股市蒸发市值5万亿元,流通市值损失2.89万亿元。目前沪深两市A股有效账户约为1.37亿个,按每位投资者两市各开一个账户(共计两个)计算,约有6860万人参与股市,他们的平均损失达4.2万元。基金公司全年预计亏损超过4000亿元。
最大的不满来自横向对比。美国金融市场虽警报连连,但道琼斯指数上涨5个百分点;欧洲深陷债务泥潭,但德国、法国股市跌幅小于中国;经受大地震考验的日经指数跌幅也小于中国。
有投资者提出疑问:中国经济全年增长预期超过9%,被誉为"全球经济火车头",为什么"A股却收获了一个鸭蛋"?
各种不利因素的"叠加"制造了熊市。从国内看,中国经济总体处于回落趋势,房地产调控持续,银根并无放松迹象,通胀风险直到最后一个季度才明显减弱,这些宏观因素加重了股市的"空头"预期。
从国际看,发达经济体为债务危机所困,下半年以来接连不断发出"利空"警报。而全球资本市场仍以美欧为中心,美国更是掌握着全球金融市场定价权。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市场很容易变成"影子市场",被动跟随,因而"涨就涨过头、跌也跌过头"。3<<123>>
据媒体消息,南方某地方养老金一季度或将开始投资,到底该不该把养老金投进股市?养老金入市,会不会吃掉我们的养老钱?
A股确实对"国际化"怀有恐惧。"国际板"推出的消息屡次变成暴跌信号。2011年5月,当时的证监会主席尚福林透露国际板开张越来越近,上证指数下跌3%;6月,上交所表示择机推出国际板,股市再挫2%;11月底,国际板加紧研讨的传闻,又让上证指数狂泻3.3%,B股暴跌6%。
扩容压力在熊市中永远都是利空。除了"国际板"悬疑未决,A股市场2011年IPO(首次公开募股)募资总额近2233亿元,自2009年以来连续3年居全球之首。这使得"圈钱"、"抽血"、"竭泽而渔"的说法再度弥漫。
对资金被"抽走"的恐慌,加剧了场内资金"外逃"。每一次超跌反弹都成为"大小非"们及时套现的良机。上市公司高管们更把股市当做提前兑现的"提款机"。
通常在市场低迷期,分析人士习惯于把矛头指向监管。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就认为,当下中国股市存在"制度性缺陷":
一则是"土"倾向,监管部门留恋行政审批大权,"忙着种审批的田,却荒了监管的地",出了问题谁都不承担责任,推给股民"风险自负"。
二则是"洋"倾向,无视中国的国情,盲目照搬、照抄西方。比如创业板发行制度,在规模没有放开、供求关系不真实的情况下,学发达资本市场,搞个股市场化询价,结果出现"三高"(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金额)现象,"用近2000亿元资金,造就了200多个"高价宝宝"(上市公司)",把创业者引上了"重创富,轻创业"的歧途。
市场越下跌,"制度缺陷"越明显。基金管理费不与业绩挂钩、股指期货未能对冲风险、内幕交易盛行、上市公司少分红甚至不分红……等等,这些牛市中人们很少关心的问题,如今都变成诅咒熊市的铁证。
最终,失望的投资者开始寄望"圣人",他们希望新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这位"专家型官员",能以"新政"的快刀斩断股市里一团又一团的乱麻。
资本市场总是被"非理性预期"所控。事实上,去年下半年以来,"看空"中国经济的外部舆论就开始盛行。投资市场很大程度上受心理支配,当这些论调形成统一的判断,投资者的预期改变了,下跌的趋势就形成了,股市随后慢慢陷入"螺旋式"下跌的漩涡。这时,实体经济的基本面表现,已很难左右股指的走势了。
不过,对市场过于悲观的预测并不可信。即便点位相近,但与2001年相比,现在的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量已经翻倍,总市值增长5倍,中国股市的"地基"已打得很深。
本质上,资本市场的长期繁荣取决于有更多的"好公司"在市场中交易。而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大格局并没有改变,企业的未来营收和利润水平仍有巨大空间。
目前上证综指整体市盈率不足15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市盈率7倍左右。有市场人士认为,股市"泡沫"成分基本已经挤干,投资价值正在显现。
经济学家赵晓认为,虽然中国股市发展速度惊人,但今天还是"弱冠之年",只要继续推进制度建设,尤其是加大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力度,未来发展空间仍然巨大。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最近也表示,投资者应该修正"普遍追求短期效益"的做法,越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越应该关注市场的"长期价值"。他认为,以3年的周期进行投资,要比视野只局限在3~6个月更能把握大势。
很多研究者把2008年的金融危机与1929年作比较。当时,美国股市陷入"大萧条"中,道琼斯指数从接近400点的高度,一路下跌至40点,将30年积累的涨幅几乎全部"吃光"。而在今天,该指数仍在万点之上。
2007年上证指数冲上6000点时,有人戏称是"这辈子都不可能再遇到的大机遇",而一年后,股指就回落到1600多点。中国股市曾被乐观透支,也一度让悲观压垮。到今天,市场应该更理性地对待上涨和下跌。
其实,只要打开上证指数的年线图就会发现,即便2012年仍可能有下探空间,但中国股市的总体上升态势并未改变。上证指数2245点这个历史性点位,也许只有暗示性的意义。从技术上说,2000点附近具有更强的支撑力。
现在,与其说市场最缺乏信心,不如说更缺少的是一份耐心。(编辑:郭英鸽)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