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横截面”上探工荒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2 23:02 来源: 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孙秀红 曹凤芹 赵婷

   一样的“用工荒”,不一样的表情。

   “用工荒”又来了,伴着“就业难”,成为春节过后舆论关注的热点。

   从2003年出现“用工荒”到现在,10年时间里,其不仅没有缓解,而且愈演愈烈,成为从东部沿海蔓延至全国、从春节持续到全年的浪潮。

   虽然范围扩大、跨度延长,但历经一波又一波“用工荒”洗礼,无论农民工还是急需用人的企业,都从惊慌到等待、观望甚至对峙中寻找着各自的利益平衡点。这是一个漫长的利益博弈过程,一年又一年。

   博弈中,变化悄无声息,却实实在在。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招工难与就业难迫使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分别作出了哪些改变或不变?如何从根本上缓解或解决持续的“用工荒”?企业发展方式会否在连续的“用工荒”压力下被倒逼转型?导报记者选择了东部沿海用工重地青岛和鲁西劳务输出大市聊城作为“横截面”,一窥这种小至影响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大到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改变。

  (一)

  聊城:从“雁南飞”到“凤还巢”

   年后“招工难”、“用工荒”几乎成了最近几年不变的话题。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农民工的流动性确实非常大,而追求高工资是他们跳槽的最主要原因。

  鲁西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副主任张振书1日对导报记者表示,“招工难”其实是结构性短缺,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就地就近就业将成就业新趋势。

  哪儿待遇好就去哪儿

   1日的聊城,阳光明媚,但-10°C的气温让街上的行人棉衣紧裹。上午10时许,导报记者来到该市最大的劳务中介———鲁西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整个大厅里只有十余名求职者,显得十分安静和空旷。

   导报记者和前来找工作的聊城市斗虎屯的秦广绪攀谈起来。他表示,自己是技术工,“做电焊的”,今年去哪儿打工还没定下来,“先看看,哪儿待遇好就去哪儿。”

  秦广绪出门打工已经七八年了,去过不少地方,对于在哪就业主要是看工资,“其实也想在家门口就业,在外打工远没有在家过得舒坦,城市里物价比较高,吃住都得花钱。”他告诉导报记者,在聊城待遇太低了,他一个月最多只能挣2000多元,而出去打工一个月大多在七八千元,“要是一个月能挣到4000元,我会选择在聊城就业,毕竟老婆孩子都在家里。”

  中西部吸引力增大

   相较于此前打工多选择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使得中西部就业岗位增加和务工环境改善,务工者对西部就业的认可程度正不断提高。

   1日下午,在济南长途汽车总站,导报记者遇见正在候车的平阴农民陈玉芹及他的同伴一行。陈玉芹告诉导报记者,他们几个要去包头焊钢架。

   导报记者问其为何不在家门口就业而选择西部时,陈玉芹说,一是家门口企业少,工资待遇低,有的单位虽然待遇说得过去,但干不长远;西部有国家政策扶持,工资待遇比较好,“一百七八十块钱一天,工作8小时,管吃住。”

   和陈玉芹同行的董家爽告诉导报记者,去年他在北京市政干过,由于工程是层层发包,工资待遇不是太好,“一天工作十二三个小时。”

  走再远,最终还要回来

   昔日“雁南飞”今天“凤还巢”,近几年,聊城早期外出务工人员开始返乡就创业。聊城市市长林峰海曾表示,聊城110多万农民工,现在回乡创业的就有十几万。

   “打工的,务工的,初级阶段主要目的是为了打工挣钱,但是好多人在打工的过程中,掌握了技术和管理,开阔了眼界,他就不限于打工,想要创业。打工打到一定的年限,有了经验,而且积累了一定的资本,他就回乡创业。”林峰海表示。

   阳谷县高庙王乡邵楼村的邵桂强,利用自己在外打工积累的资金和学到的技术,在家乡投资建立了一家汽车坐垫加工企业,带动了近千名农村留守人员就业。

   乔焕云原来在苏州一家电子企业打工,月收入3000多元。去年,她也回到老家阳谷就业,“在外面举目无亲,累点倒是没有什么,最怕的是想家,最牵挂的就是孩子。”由于当地养殖户众多,回家后乔换云帮别人家的鸡打针防疫。虽然收入不及在外打工,“每天都能看到孩子,觉得心里踏实了许多。”

   也有不少求职者把目光瞄向海外。41岁的梁国敬是原聊城市拖拉机厂的一名职工,导报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咨询赴新加坡务工的相关信息。

   梁国敬告诉导报记者,企业破产后,他试图就近找一份工作,由于适合的岗位较少,加上没有学历,不得已做了几年小生意,收入不是太好。2005年,正好赶上日本企业在国内招一批机械加工人员,他以研修生的身份赴日3年。2008年回来后,他又做起了小生意,中间也曾给别人打过工,均没挣到钱。

  “招工难”其实是结构性短缺

   “近几年部分行业确实存在招工难现象,不仅技工短缺,一些普工也出现短缺,但主要的还是‘结构性短缺’。”张振书说,所谓“结构性短缺”,就是求职者总量不少,可就招不到你最想要的那些人。

   张振书表示,人员流动需要收入落差,近年来内地经济发展迅速,政府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以及服务业发展使得内地就业吸纳能力增强,工资差距逐渐缩小,考虑到外出打工的成本收益,使得人们走出去的欲望不如从前,规模也不如从前。“就近就地就业将成为一个趋势。”张振书解释说,就近就业并不一定是在家门口,“原来离家1000公里,现在离家可能是500公里,也叫就近就业。”

  导报记者从聊城市就业办获悉,自2003年左右开始,该市外出务工人员数量激增,到2007年前后达到高峰时的120万人,此后外出务工人员在数量上趋于稳定,如今这个数据为110万人。

   想招有经验的工人,也是企业招工难的制约因素。张振书表示,产业转型致使企业的用工需求向技能人才转移,而常规的普通农民工供给不能与之对应;一些大学生毕业后,由于缺乏动手能力,导致了职业需要与人员技能的不匹配,“一方面是工资低的岗位不愿干,一方面是工资高的岗位干不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有岗无人上,有人无岗上”的供需错位。

  (二)

  青岛:制度留人的吸引力

   东部沿海是“用工荒”的发源地。去年此时,青岛不少用人单位告急,导报记者前往青岛市黄岛区调查发现,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存在用工缺口,为招揽工人,不少企业使出浑身解数,但仍“吃不饱”。没想到,今年春节后,“用工荒”又如期上演。

   持续不断的“用工荒”,让青岛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心里发慌。企业每年都招工难是因为人员流失还是规模扩大?与往年相比,现在的“用工荒”有哪些新变化?农民工有什么新诉求?用人单位该如何出招吸纳劳动力?1日,经济导报记者再赴青岛市黄岛区多个劳务市场,看看一年来“用工荒”的变与不变。

  不变的是招工依旧难

   位于黄岛区紫金山路的青岛开发区社会保障中心,是黄岛区规模最大的劳务市场。今年这里的招聘管理更加规范,劳务公司招聘摊位和用工企业直接招聘摊位分开,招聘摊位近50个,比去年多出近20个。不少劳务公司不仅在自己的摊位上安排多个工作人员向前来问询的务工者介绍情况,还派出人员在人群中不断散发各种招工简章。

   “找工作吗?你想找什么工作?我们不收中介费。下午就能去企业面试。”当导报记者停下脚步张望了一眼滚动播放招工信息的大屏幕时,青岛宏图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的小张立即凑上来搭话。

   问及招工情况,小张连连摇头,“不好招呀。”说话间,在摊位上的同事拿着电话冲小张喊道:“马上找够30个人,公司让下午就送人过去面试。”小张吐吐舌头,再次钻进人群里。

   “你媳妇儿呢?也一起来吧!”导报记者现场发现,为了招到工人,有不少劳务公司和企业打出夫妻共同求职分配单间等条件。

   “我从初七就开始在这里招人了。不好招,厂子用工缺口大,我们在多个地方都设了招工摊位。就我这个摊位来说,目前也只招了6个人。”青岛昌隆文具有限公司负责招聘的马志强告诉导报记者。

   在青岛市黄浦江路的武夷山劳务市场,更多的是一些饭店、小店铺的老板亲自上阵招人。和青岛开发区社会保障中心一样,这里前来找工作的务工者并不多。“这已是春节后人最多的一天了,元宵节过后还会有一个小高峰。”青岛金华加工厂负责招聘的董建新表示。

  企业优化薪资结构

   导报记者注意到,虽然企业仍在抱怨不好招人,但是和去年不同,今年不少企业不再将“涨薪”作为吸引劳动力的条件。“加薪对企业来说压力很大,现在工人比较关注工作时间,只一味地提高工资并不是解决用工缺口的好办法。”董建新说。

   虽然没说涨工资,但是导报记者发现,去年打着涨工资名义提高平均工资后,1500元以下的岗位较为普遍,但是今年起薪在1500元以下的岗位已很少见。

   “我们在奖金上有了提高。”马志强向导报记者介绍,除此之外还有全勤奖、误餐补助等,只要多干活就能拿到更多钱。导报记者注意到,不少企业在薪资结构上都花了不少心思,有些甚至还提供住房补助等。

   在务工者的保障逐步提高的同时,外出打工者自身的素质也在普遍上升。“你有电工证和上岗证?拿来我看看。”马志强对前来问询的张建军产生兴趣,“以前都做过哪些工作?”几番攀谈后,虽然在昌隆文具的招工简章上并没有招聘电工这一项,但马志强还是让张建军详细地填了报名表,并让其好好准备面试。

  新生代农民工:“我也有职业规划”

   在如今的劳务群体中,更多地出现“80后”“90后”的身影,和父辈相比,他们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和维权能力,对自己的未来,也有着更多的想法。

   27岁的郑高峰来自临沂,和妻子小玲一起在黄岛务工多年。“我是陪媳妇儿来看看的。她所在的厂子不景气,裁员后一个人要干两个人的活,太累了。来看看还有没有更合适的活。”郑高峰告诉导报记者,自己从事门窗制作工作,每月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对此他还算满足。

   “黄岛的房子这么贵,我在这里安不下家。肯定不能一辈子在这里打工,我早就计划好了,在这里先打工学点技术,然后再攒点钱,有了本钱就带着媳妇儿回家自己干门窗制作生意。”郑高峰一说起自己的打算就显得很兴奋。

  小企业应有计划性

   在青岛开发区社会保障中心劳务大厅,导报记者采访多家招工企业发现,每年都需要招工的原因无外乎两点———人员流失、企业规模扩大。而在此招工的单位,大多是规模在500人以下的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

   青岛科瑞特集团人力资源部主任倪均华也出现在招聘现场,“都说招工难,今年过来看看情况到底怎么样。”他告诉导报记者,青岛科瑞特共有员工600多名,年后流失了10多名,又因新上激光设备项目需要招人,用人缺口稍大。“以前都是通过内部推荐的方式招人,由职工带老乡。今年规模扩大,内部推荐方式招人有限。”

  “年年面临招人难题和企业自身有很大关系,不少企业招人缺乏计划性。”倪均华直言。对于人员流失问题,他认为,中型企业需要靠制度留住人,大型企业靠企业文化凝聚人心,而小型企业则在这方面缺乏规划,招工没有连续性和计划性。

  (三)

  给务工者更体面的生活

   在这个眼球经济时代,“用工荒”一如既往地成为春节后舆论关注的热点。与之相伴,就业难也是一个持续了几年的并不新鲜的话题。

   “归根结底是工资待遇低,留不住人,也招不到人。”对弥漫全国的“用工荒”,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主任、经济研究所所长、导报特约评论员李齐云一语中的。导报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说法,也是农民工不满工资待遇低、生存压力大而“弃城”回乡创业或就近打工。因此,那些长期倚重低端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如果不转型升级或提高薪酬,仍将继续遭遇招工难。

   要从根本上缓解“用工荒”,还要建立长效机制。“如国家在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中有所取舍,逐步淘汰那些大量依靠劳动力维持生产运营的低端企业,促使其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否则让其退出市场。”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导报特约评论员张翼建议,这样就不会出现随着东部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中西部转移,“用工荒”也向中西部转移的连环困局。

  追求利益重新平衡

   仔细分析“用工荒”波及的企业,不难发现,其多在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这些依靠大量劳动力维持运营的企业,一般进入门槛较低,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利润也较低,因此其缺工多是缺乏大量的低端劳动力。

   这些没有技术要求、没有性别和年龄限制的工作,往往工资收入较低。随着物价上涨,在城市生活的成本越来越高,农民工的生存压力不断加大。李齐云分析说,当农民工在城市的收入除去生活成本后所剩无几,甚至不及就近就业的时候,大量农民工选择了返乡,或者频繁跳槽寻求工资待遇更高的工作,“用工荒”由此而生。

   “其实,这是一种无声的利益博弈。”李齐云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工期望更体面的工作和生活,“用工荒”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危机感和责任感,促使企业从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和降低经营成本等方面增强盈利能力,而不是一味靠压榨农民工的血汗而发展。

   从最近两年不少企业为招揽工人而提高工资待遇中,也可以看到这种博弈的结果:在中小企业工资水平整体提高的同时,曾经存在于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剪刀差”越来越小,有的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开出的薪酬与东部几乎相同。不少农民工因此选择离家更近而收入相差无几的城市打工,不再忍受背井离乡之苦。

   “企业要么转型,要么提高农民工工资待遇。”在李齐云看来,企业要避免招工难并不难,但企业转型需要一个过程,且有成败,因此“用工荒”还会继续,利益博弈也会继续。而对这种来自市场自由调节的“用工荒”和就业难,不必惊慌,也无需担忧,双方会在一段时间的相互对峙、磨合后达成新的平衡。

  忍受短痛 淘汰低端劳动密集型企业

   面对“用工荒”,提高农民工工资待遇无疑是有效的解决方式。但提高与否、提高多少,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选择。而且,持续的、群体性的“用工荒”能在多大程度上促使企业的利润增长与农民工工资增长同步,谁也无法断言。

   “从建立长效机制考虑,国家可以在产业政策的战略规划上有所取舍,建立低端劳动密集型企业退市机制,淘汰那些大量依靠劳动力维持生产运营的低端企业。”面对一波又一波的“用工荒”,张翼认为,长痛不如短痛,企业如果不能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自动化程度,就强制淘汰,这样就不会出现大量低端生产企业为追逐更低的劳动生产力而迁往中西部,导致东部沿海出现“用工荒”,中西部也出现“用工荒”的尴尬,而且能从根本上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同时,无论“用工荒”与就业难发生与否,作为拥有几亿农民工的中国,都需要建立农民工就业创业、权益维护、社会保障以及公共服务的长效机制。如此,近可解“用工荒”与就业难的纠结,远能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同时提高中国制造的质量和水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