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禁航企参与欧盟碳排放交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7 04:11 来源: 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徐岚)尽管遭到多国广泛的质疑和反对,欧盟的国际航空碳排放费政策依然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当时就有分析称,中美俄等35国准备联手向欧盟“抗税”。如今一个月过去,中国率先做出表态,中国民用航空局向各航空公司发出指令,宣布各大航空公司未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禁止参与欧盟ETS(排放交易体系),同时禁止各运输航空公司以此为由提高运价或增加收费项目。昨日接受记者采访的深航一高管透露,国内方面不会坐以待毙,民航局更有力度的反制措施很可能近期出台。

  民航局发布禁令

  所谓ETS,是指所有飞抵或者飞经欧盟的航空公司,必须向欧盟缴纳一定数额的碳排放费用。而欧盟ETS,无疑是悬在国内航空公司头上的一把利刃。今年1月5日,中国航空运输协会表示,中国内地航空公司将拒绝支付欧盟新的碳排放交易体系下的任何开支。

  根据国务院授权,中国民用航空局于近日向各航空公司发出指令,未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禁止中国境内各运输航空公司参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禁止各运输航空公司以此为由提高运价或增加收费项目。据了解,这是民航局首次对航空公司提出针对反制欧盟ETS提出的具体措施。市场分析称,民航局的措施与此前中航协呼吁航空公司采取的“三不政策”一脉相通,即不参加欧盟碳市场交易,不向欧盟管理成员国提交监测数据,不与欧盟谈判交易优惠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民航局此次措施更注重于保护消费者利益,明令禁止各运输航空公司以此为由提高运价或增加收费项目,将可能产生的碳排放费用转嫁给消费者。据国际航协统计,按照欧盟法规要求,2012年中国民航将为欧盟ETS缴纳8亿元的税费,到了202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超过30亿元,9年累计支出176亿元人民币。如果将这一税费摊到消费者头上,预计中国飞欧洲的每张机票价格可能将上涨200~300元。民航局的此项措施,明显让投资者松了一口气。

  或出台更有力度反制措施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到,欧盟ETS对于中国航空业的伤害可以说是无法估量。因此,自ETS法规诞生之日起,中国就一直在不遗余力地进行反对。

  中国民航局有关负责人昨日表示,中方将根据事态发展考虑采取必要措施维护本国民众和企业的利益。市场分析认为,监管层很可能将出台比“三不政策”或“抨击”更有力度的制裁措施来反对欧盟ETS。市场目前猜测的方向大概有两个,一是中方向欧洲航空公司征收巨额燃油税或“飞越权费用”等,并补贴于本国的航空业;二是有可能以取消订购欧洲客机订单为砝码,与欧盟进行讨价还价。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第二条似乎更为可行,在半年前的巴黎航展上,香港航空原本准备向空客订购价值38亿美元的A380订单没有如期宣布,直到今年1月7日才被宣布确认。业内揣测,这很可能就是政府借空客向欧盟ETS施压。

  记者昨日就此事联系了深航一高管,该人士表示,“公司将无条件支持民航局这一决定”。据该人士透露,目前业内有消息称,部分大航空公司已向民航局递交了可能的反制措施,具体包括反征ETS或联合诉讼等,“民航局、商务部、外交部等部委已经成立了工作小组,商讨如何应对问题”。另据报道,相关部门目前已经有初步计划出台,可能很快就会对外公布。

  值得关注的是,相关反制措施已有先例。近日,廉价航空亚洲航空旗下经营长途航线的亚洲航空X有限公司宣布,无限期停飞孟买和新德里的航线业务,并且取消欧洲航线的所有业务。成为全世界第一家以取消航线对抗欧盟ETS的航空公司。

  不过上述航空公司人士透露,国内航空公司跟进亚航X反制措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目前欧洲航线直航的刚性需求很大,没有一个航空公司会轻易取消欧洲航线”。

  多家公司仍拓展国际航线

  耐人寻味的是,中国航空公司在这个当口频频行动,购买飞机并开拓国际航线,一切行动都指向为未来布局。

  昨日消息称,国家发改委已经正式批复了南航和国航通过借用国际商业贷款约30亿美元购买进口飞机,共计42架。此外,2月1日证监会官方网站公布数据显示,民营航企春秋航空赫然在拟上市企业名单中,据其新闻发言人张武安表示,其上市融资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买飞机、开航线,尤其是向国际航线拓展。

  分析人士认为,国内几家航企这个时候买飞机意图很明显,就是要进军国际航线,“在国内旺盛市场的支撑下,国内航空公司采取一定的国际化扩张,这是很正常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