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围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3 10:44 来源: 《新领军》杂志由于最初的战略失误,购购团已经尾大不掉,想要重新梳理内部结构变得困难重重,撤销站点,引发大规模裁员,让购购团陷入舆论漩涡;寄望通过实物类团购造血,消费者却不买账;融资遭拒,资金断裂迫在眉睫
■ 文/本刊记者 任文鹤
作为购购团购网的首席运营官,余波最近有点烦,事实上,他的现状可以用焦头烂额来形容。一手打造的购购网最近陷入了资金断裂的困境,为了不让多年心血付诸东流,他奔波于各地,与各风险投资机构商谈融资事宜。然而,却一直无果。眼下,他正准备拜访美联投资,这家公司的合伙人曾经也对购购团表现出浓厚的投资兴趣,只是当时因为双方在合作的条件上存在分歧,没有达成。如今,他准备再做一次努力,破釜沉舟,只要对方开出条件,他都准备一一接受。
找钱无果
在美联投资位于金融街的办公室里,余波又一次见到了这家公司的合伙人李纲,一落座,李纲就直奔主题,“亲爱的Charles,我知道你今天来的目的,实话对你说,这已经是我这个礼拜内见到的第6家团购企业。每一家企业都带来了优厚的融资条件,但都未能满意而归,那么,你有什么能够吸引我的吗?”
余波沉声说,“作为老朋友,购购团的优势应该很明显,我们是中国第一家团购企业,目前的市场占有率在业内排名第一,一系列的调研数据,证明我们是行业内最为优秀的团购企业。我和我的合作伙伴都有多年的海外工作经验,熟悉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运作,我本人也曾经在Groupon工作过,对于团购的运营模式我们再熟悉不过....。.”余波边说边递上了自己准备的一系列公司业绩报表。
但是,李纲接过报表却放在了一边,并且打断了余波,“Charles,你说的这些我们都清楚,虽然目前来看,购购团的运作态势良好,但是一个不能回避的事实是,你们仍然没有盈利。”
余波脸色一沉,但仍镇定自若介绍道:“虽然我们目前还没有盈利,但是你也应该清楚,在团购市场,规模决定一切。如果我们想要盈利,是绝对可以实现的。”
“与你们进行规模竞赛的同行有两三家,你们的核心优势在哪里?规模是可以用钱实现的,但是缺乏核心优势的规模是无法长久的,即便我把投资给了你,你多久能结束目前的烧钱行为?多久能盈利?”李纲也毫不客气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余波抿了抿嘴,没有说话,他承认李纲的话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戳中了自己的软肋,但是,他还是不想放弃,“购购团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已经增加了实物类团购的比例,这种标准化产品能够加快现金流转,实现盈利可以预期;另一方面,购购团的先入优势不可取代,我们之前的努力让我们在同行和消费者心目中的认知度非常之高,这是其他团购网站短时间内很难超越的优势。”
李纲仍然摇了摇头,“你说的这一切是目前可以看到的,而未来,仅仅是个蓝图,很难从中看到切实可行的办法,目前每一家团购企业都在计划盈利,但是盈利的时间表呢?仍然无法见到。而且实物类团购的竞争将更加凶险,介入商品团购,你相当于给自己增加了一批比团购网站更成熟的B2C网站的竞争对手。目前看来,在和淘宝聚划算、京东团购的竞争中,购购团无论从质量控制还是物流体系都根本占不到上风。而且从本质上而言,团购是一个营销渠道,把他当做一个赚钱的销售渠道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既要赚钱又要低折扣,这平衡起来很困难。”
最终李纲调侃地说:“抱歉,我的朋友,如果你无法告诉我们你们的盈利模式和可以预期的盈利时间,我无法说服我的合伙人。这次我很难帮到你。而且,我给你的忠告是在未能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前,不要再见投资人了,那将会让你陷入更大的困窘中。”
听完李纲的话,余波神色黯然,李的质疑,他也从其他投资机构那里听到过,这确实是难以回避的事实。
扩张竞赛
离开美联投资,余波自顾自的在楼下的星巴克坐了一会儿,这是他的老习惯,只要有什么问题想不开,就喜欢一个人呆着。坐在临窗的位置,余波一低头就能看到马路中央的广告牌,那上面正是另一家团购网站的户外广告。余波不禁回想起当初,购购团的广告也曾遍布大街小巷。“那真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啊!”余波端起咖啡,喝了一口,不禁苦笑了一下。
余波是在2010年回到北京创办购购团的,当时中国还没有团购网站这种模式。而余波之前在团购鼻祖Groupon工作过,当他2009年回国探亲时,突然萌生了创办中国版Groupon的念头。他和同在美国从事电子商务的老同学刘同商量了一下,两个人一拍即合,各自结束了在美国的优渥工作,回国创业。成立购购团,余波担任首席执行官,主管公司的整体运营,刘同担任公司的首席运营官,主管公司内部管理。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分工明确。
最开始的一段时间,可以说是顺风顺水,由于Groupon在美国的成功经验,中国的投资人对于这一新的商业模式非常看好,而余波和刘同又有多年的电子商务经验,从网站的建设到与商家的谈判,都进行得非常顺利。“那真是一段忙碌并快乐的日子。”余波时至今日回想起来,仍然觉得那是一段美好时光。
然而好景不长,团购这一模式的进入门槛非常低,在购购团成立不久,跟随者就陆续出现,且更有财大气粗者,不惜重金与购购团一较高下。购购团在某市建站,跟随者随后便至,购购团投放户外广告,跟随者也蜂拥而至。
面对来自市场的竞争,余波豪气顿起,一心想争个高下。凭借着先入优势,余波一次次说服投资者,获得大笔资金,并开始在全国招兵买马,建站招人,短短一年时间,就在全国建设了600多家分站,员工人数从原来的几十人,发展成为数千人,上线的产品也由原来的一天一种,变成了每天都有数百种产品上线。购购团逐渐成为行业内的巨无霸。
其他团购网站也不甘示弱,风险投资者的青睐让他们同样获得了发展壮大的资金。全国建站、大规模招人、恶性挖角等事件层出不穷。在这种背景下,购购团也仿佛被上了弦的陀螺一样,只能不停地旋转,不断地扩大规模,全国建站、招人、抢揽客户资源,生怕一落后就被赶超了。那一段时间,余波自己也疲于奔命,根本来不及仔细思考哪里出现了问题。
元老离职
也就在这个时候,他和老搭档刘同之间,出现了分歧。2010年年末,创业一年之后,刘同选择了离职。余波至今还记得双方最后一次沟通的情景。同样的咖啡厅,刘同约余波说是要谈一谈。当时余波已经感觉到刘同的一些思想波动,正好可以好好沟通一下,消除分歧,于是欣然赴约。
“我们确实有很长时间没有好好聊天了,应该去酒吧,我请你喝酒,我们一醉方休。哈哈。”一落座余波就笑着和刘同说道。
相比于余波的轻松,刘同显得格外沉重。他没有接余波的话,反过来则直接问余波,“这段时间的感觉怎样?累吗?”
余波一愣,不禁叹了一口气,“当然累了,每天东奔西跑的,忙得焦头烂额。”
刘同看了看余波,低下头来说:“你不觉得我们已经越走越远了吗?我们现在其实很危险。”
刘同见余波没有说话,直接说下去,“今天上午我刚刚处理了华东站的总监,他名下有30多名员工在吃空饷,根本没有这个业务员,却还拿着公司的薪资。而据我了解,目前存在这种情况的分站还有很多。这就是盲目扩张产生的恶果。”
余波听完刘同的话,心里也是一震,“这也难怪,我一直忙着招兵买马,拓展市场,确实忽略了分站管理。你处理得好,这样的事,应该发现一件,处理一件。”
刘同却仍然摇了摇头,“我觉得这种方法是治标不治本,应该从源头上找问题。现在这种盲目扩张,导致的恶性竞争让团购行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口碑持续下降,消费者的热情也在减退。另一方面,商家也被这些团购网站惯坏了,因为争抢客户资源,导致我们最初设计的由商家付费的模式一直未能成行。我们现在每天都在亏损,这样下去,前景堪忧!”
余波点点头,脸色有些难看,“我也知道目前的市场环境在恶化,但是,如果不继续拓展市场,后果可能更严重,我们可能3个月,最长6个月就会被消费者遗忘,只能加大马力。而且,我们有充裕的资金,很多风险投资机构都主动找上门来,我对未来很有信心。”
刘同则皱起了眉毛,表情非常凝重,“我觉得你过于依赖风险投资了,我们都是见证过华尔街残酷法则的人,资本的本质是逐利,如今大环境的不确定性还在增加,而团购却一直难以盈利,你认为还有多少资金能砸向这个市场。我们应该及早意识到危险,有备无患。”
余波虽然赞同刘同的看法,但是仍然比较乐观,“没有你想的那么严重,我们已经获得4轮风险投资了,现在是时候可以考虑上市了,一旦上市,资金就不再是一个问题。”
刘同仍然皱紧眉毛,“上市?谈何容易!”
的确,刘同比余波清醒得多,在某种程度上,购购团上市陷入了一个逻辑死循环:如果依靠迅速瘦身缩减开支,购购团可以短期内盈利,但由于购购团的市场份额过于依赖市场营销投入,一旦减少相关开支,购购团的市场份额就会随之萎缩,购购团也就失去了上市的最大筹码。
那一次的谈话不欢而散,随后,面对越来越激进的扩张战略,刘同选择了离职,一对创业伙伴,就此分道扬镳。
不久之后,团购行业的冬天果然来临,团购交易额大幅下滑,并开始出现负增长,一大批团购网站相继死亡。如何造血,如何转型成为团购网站的当务之急。然而,由于最初的战略失误,购购团已经尾大不掉,现在想要重新梳理内部结构变得困难重重,撤销站点,引发大规模裁员,让购购团陷入舆论漩涡;寄望通过实物类团购造血,消费者却不买账;融资遭拒,资金断裂迫在眉睫....。.
想到这里,余波端起了早已冷掉的咖啡,抿了一口,苦,果然是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