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对中国经济应充满信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7 06:38 来源: 金融时报记者 谢利
新年伊始,世界银行在展望全球经济形势时认为,2012年“将是非常困难的一年”。在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国内外不少机构对中国经济前景做出较为悲观的预期。特别是随着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逐季回落,更加深了一部分人对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的担忧,从而对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态势产生疑问。
对此,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朴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内需的潜力很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我国经济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都将会处在较快增长的区间。对中国经济应该充满信心。”
如何看待GDP增速逐季放缓
在回顾2011年中国经济走势时,李朴民认为“不乏可圈可点之处”,这其中就包括“GDP增速达到9.2%”。
而对于当前各方十分关注的GDP增速逐季放缓问题,他强调要给予正确分析和认识。他说:“2011年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着力点放在调结构、转方式、控物价、惠民生上,经济增速适度放缓在一定程度上是主动调控的结果。”同时,与去年初确定的全年8%左右的增长目标以及“十二五”7%左右的增长目标相比,去年的速度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
从经济效益看,虽然2011年GDP增幅在回落,但财政收入、企业利润都保持了较快增长。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4544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5%,集体企业增长34%,股份制企业增长31.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0.6%,私营企业增长46%。此外,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比上年增长24.8%。
李朴民还表示,去年我国GDP增速保持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横向比较,综合有关国际组织的预测,去年世界经济增长预计在3%左右,中国经济增速是世界平均增速的两到三倍,在主要经济体的发展行列中,仍然名列前茅。
民生是2011年最大的亮点
李朴民认为,2011年我国经济在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一定进展,农业发展成效显著,战略性新兴产业步伐加快,同时,区域发展取得不小成果,促进了区域协调,也为中国整体经济发展拓展了更大的空间。但他同时表示,“民生事业应是2011年最大的亮点。”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在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的情况下,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创历史新高,达到1221万人,完成全年900万人目标的136%。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全国1000万套保障房如期开工。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存在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的背景下,社会保障事业也取得重大进展。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信息,新农保试点迅速扩大,同步开展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到2011年底,已有超过3.6亿人参保,超过1亿城乡老年居民领取基本养老金。今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望基本实现全覆盖,以养老、医疗、低保为重点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将基本建成。
中国经济仍将平稳快速发展
谈到2012年,李朴民表示很有信心:“中国内需的潜力很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今年尽管国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但在多种有利条件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经济仍将会保持平稳快速发展态势。”
他认为信心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在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欧债危机不断恶化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经济仍然保持着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二是中国内需潜力巨大。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仍然处在较快发展阶段。中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也是扩大消费需求、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过程,这将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力。同时,也需要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充沛的动力,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创造条件。三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释放出更大活力。
虽然有诸多有利条件,李朴民也提醒到,今年面临着一些老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新矛盾、新问题又不断出现的情况,国民经济要实现从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转变,还需要持续不断努力。此外,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继续下行的压力不减,毫无疑问会影响我国外需的稳定增长。从国内看,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例如,农业继续稳产增产、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难度增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一些“两高”行业扩张仍然偏快,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
“客观地讲,由于国际环境的复杂严峻,不确定、不稳定性增强,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着放缓的压力。但只要我们利用好有利条件,抓住并切实用好战略机遇期,贯彻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和方针政策,国民经济将会继续平稳较快发展。”李朴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