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适时适度微调预调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0 02:11 来源: 金融时报

  记者 李倩

  上周六晚间,央行对外宣布了今年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决定,此次下调幅度0.5个百分点,我国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至

  20.5%,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至17%,一次性释放银行体系流动性约4000亿元人民币。市场人士认为,随着节后投资、信贷需求的逐渐恢复,央行选择再次下调存准率,旨在进一步释放银行体系流动性,缓解当前市场资金紧张压力,满足企业融资需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实际上,这也是3年来我国央行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上次是两个多月前的2011年11月30日。

  宏观审慎管理:保持政策的灵活性

  “央行此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对上周五市场流动性极度紧张、利率飙升的及时反应。”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所谓宏观审慎政策,最基本的要求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灵活性。2月17日的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确实较为紧张,同业拆借各期限利率水平均出现大幅上涨,隔夜拆借利率较前一个交易日飙升了122个基点。而年初以来,为保持市场流动性处在一个合理水平上,央行春节前暂停了央票发行,并根据实际需求开展了两次短期逆回购,交易量3520亿元。2月份上半月也只进行了共计620亿元的正回购,有消息人士称,上周晚些时候,央行再度进行了逆回购。

  今年1月份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1月末,M2同比增长12.4%,比上年末低1.2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增加7381亿元,同比少增2882亿元;人民币存款减少8000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而去年第四季度,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474亿美元,是自2010年按季度发布该数据以来首次呈现逆差态势。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得更为全面,他对记者表示,此次存准率下调的主要原因:一是当前流动性趋紧,货币市场利率偏高,存款大幅减少,影响银行放贷;二是构成外部流动性来源的外汇占款增量近期处在较低水平;三是上半年公开市场到期资金不多,几乎是近几年来所罕见的。存准率下调有利于保持市场整体流动性处于合理水平,缓解市场流动性压力,增强银行信贷投放能力,增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平安证券银行业分析师窦泽云则认为,今年贷款增速的决定性因素将回到银行自身贷存比和资本充足率,未来信贷增速将高度关联于存款增长。

  准备金率下调:并非政策基调改变

  面对当前情况,毫无疑问,进一步增强政策的灵活性、针对性,搞好预调微调尤为重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密切监测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变化,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适时适度进行微调预调。央行发布的2011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要求,当前应进一步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密切监测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变化,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保持金融体系稳定,促进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小蕾认为,1月份因为没有很多经济活动,信贷投放不会很多,M2增长也不会很大,对货币的需求除了节日消费需求以外,没有太多的生产活动需求。而一般到春节之后,正常的经济活动就会恢复,2、3月份信贷和投资需求都比较大,再加上对中小企业的定向宽松也需要资金匹配,所以央行此时投放多一点货币,增加银行对企业可贷款资金规模,以满足各方需要。但是,市场不应将此次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理解为央行货币政策基调的变化,只是政策灵活性的体现。

  事实上,物价上涨压力与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并存,1月份CPI同比上涨4.5%,环比上涨1.5%,涨幅超出市场预期,通胀预期仍不稳定,尤其是存在劳动力等要素供给趋紧的结构性因素,资源性产品价格也有待理顺,都可能会固化通胀预期,并使物价对总需求的变化更为敏感,加之经济内在扩张压力,全球流动性宽松格局延续,大宗商品价格存在进一步上涨压力,仍有必要防范未来物价出现反弹。“总的来看,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不会无条件或自动实现,需要宏观政策继续把握好力度和节奏。”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高级经济师周景彤说:“在今年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宏观调控仍需要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之间寻找平衡点。”

  支持实体经济:必须发展直接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不足1万亿元,降幅达45.66%。自2010年以来,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一直维持在50%以上水平。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381亿元,虽然同比少增2882亿元,但其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则大幅度提升至77%。”农行战略规划部宏观分析师袁江认为:“由于资本市场行情不佳,直接市场融资出现明显减少。比较明显的是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81亿元,同比少650亿元。另外,企业债券净融资442亿元,同比少570亿元。”

  因此,要保持社会融资总规模合理增长,加大对社会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不能只靠银行业金融机构间接融资“一条道”,还要加大小微企业的直接融资比重,进一步创新举措来为小微企业“输血”。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必须加强适合小微企业融资的资本市场建设,加大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创业投资机构和股权投资机构投资小微企业,发展小企业集合债券等融资工具,让金融市场资源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而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增加直接融资,减少间接融资,也是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方向。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