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略增 “以丰补欠”不必过于担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2 02:55 来源: 金融时报

  记者 韩雪萌

   近日,有关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上升的报道见于报端,消息源自于2月17日银监会网站的数据。2011年第四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4279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0%。与第三季度数据相比,不良贷款余额上升201亿元,不良率上升0.1个百分点。数据一经披露,引起了一些人们的疑惑:数据说明了什么?中国的银行业发生了什么?不良贷款与不良贷款率的“双升”代表着什么?

  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的监测和考核,是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贷款考核的常规监管指标,也是评价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自国内银行业改革以来,不良贷款“双降”趋势已保持多年。根据已经公开的报道,从季度末统计数据来看,2011年第四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反弹,是2008年第三季度后首次上升,而不良贷款率也结束了2005年第四季度后近6年的下降趋势。从时间趋势看,银行业不良贷款持续“双降”的时代似已告终结。但就整体而言,对于逾百万亿元的银行业资产来说,201亿元的不良贷款增额数额不大。而2011年第四季度与第三季度对比,不良率仅上升0.1个百分点,也在合理范畴之中。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因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商业银行加大了信贷投放。经过大规模信贷投放后,不良贷款出现微幅上升是在情理之中的,片面追求不良贷款率继续下降,不符合银行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

  也有机构指出,2011年四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上升,说明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进入了“趋势性”反弹。郭田勇表示,这一提法缺乏依据,为时尚早。但是,考虑到中国经济形势面临的复杂状况和当前的房地产调控等因素,商业银行应该提高警惕,需要一些紧迫感,要加强贷前审查、强化贷后管理,以防止未来可能发生的不良贷款大幅反弹的情况。

  实际情况亦是如此。逆周期计提拨备,“以丰补欠”一直是被银监会所倡导的逆周期监管的核心。2011年,根据第三版巴塞尔协议,中国银监会发布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按照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监管标准统一性和分类指导统筹兼顾的总体要求,明确了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标准,并根据不同机构情况设置差异化的过渡期安排,确立了我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政策框架。新监管标准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改进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贷款拨备率不低于2.5%,拨备覆盖率不低于150%;并根据经济周期、贷款质量和盈利状况,对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进行动态化和差异化调整,进一步缓解银行体系的亲周期性。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加大提取拨备,既是监管层的要求,也有银行自身的考虑。商业银行出于自身发展的长足考量,会在“丰年”牺牲一定的利润增速,加大计提力度,防止中长期贷款出现系统性风险。近几年,这在银行业已经形成共识。从银监会数据也可看出,2011年商业银行加大提取拨备。截至年末,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达到278.1%。因此,尽管2011年银行业不良贷款出现反弹,但整体中国银行业经营仍处于健康水平,整体实力处于历史最好水平。

  从目前形势来说,部分中小企业经营面临困境,为了让小微企业切实获得利益,2011年7月,银监会印发了《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对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实行差异化考核,适当提高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容忍度。”

  因此,在“守住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的根本要求下,商业银行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加强贷款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国内外的众多经验也证明,金融危机的形式和程度各异,但究其根源,大多来自于信贷的初始环境。因此,商业银行要从上而下,加强重点领域的风险管理,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确保信贷资金最终不被挪用,而人们也不必对银行业数据的正常波动过于担忧,对我国银行业的健康稳健发展应充满信心。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