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小服装厂女老板的转型苦恼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7 06:15 来源: 钱江晚报

  “外面环境都已经这么恶劣了,同行之间能不能不要再互相挤压?真的特别累。”在一群黑外套的大老爷们中间,穿着红色羽绒服的徐东红很醒目,说这句话的时候,她哽咽了。

  上周六,中科商学院2012新春论坛,150多个各行各业企业家聚在一起,探讨接下来的经济“天气”。省金融办一位负责人刚从温州调研回来:“大家做好心理准备,这个冬天至少2年。虽然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下调了两次,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不会有丝毫减轻。”

  一个企业转型中的苦恼,有谁愿意听

  徐东红在杭州办了一家服装厂,叫浙江兰航服饰有限公司,公司在做两个品牌,YHYX(樱花衣秀)、Doliva(德丽芙),德丽芙是2011年新创的品牌,也是转型之作。

  “我18岁就到四季青卖服装,2003年靠积累的第一桶金在杭州办了服装厂,一开始跟风做,什么流行做什么。”徐东红说,当时在杭州像她这样的小企业很多,现在很多已经支撑不下去了,为啥?同行间互相压价,2008年以后成本上涨厉害,大多做不下去了。

  去年,徐东红公司销售超过2000万元,但说起利润,她说,能养过100多个工人她就很满足了。

  徐东红身材瘦小,但讲话语气很坚定。她说,虽然困难,但一直有个理想,做一个自己的品牌。

  2011年,经常在各地出差的她发现,每次在飞机上、车上脱下来的外套是个障碍,要是能折叠变成包,能拎能背或者拿来当靠垫就好了,于是她把这个创意跟研发团队沟通了起来,大家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能增加服装的环保、便利、实用性。

  “2010年,棉花价格疯涨,快和羽绒接近了,我们决定转型从羽绒衣开始。”徐东红说,她们花了很长时间创意、设计,增强羽绒衣的多功能性,袖子和拆卸、长可以变短、羽绒衣一叠就是个背包,有款衣服甚至有5种穿法。

  因为自己的工厂之前只做过棉衣,没做羽绒衣,徐东红就委托别的工厂加工。

  “这一年,实在太苦了。”徐东红告诉记者,为了保证服装品质,布料、羽绒、辅料都是她们自己买好给加工厂,说好1个月交货,结果加工厂做完衣服压着不给,借口说人工成本高了,要提价。眼看着天逐渐变冷,徐东红没办法,只能多交了一半的钱,拿到货还有不少不符合标准。“我后来告上了法庭,可就算赢了,现在那家工厂也解散了,老板说没钱还,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上游被厂家欺负,下游的代理商也不省心,因为信任,有些合作了几年的代理商都是让他们先拿货卖了再结账,“可是没料到,不少代理商拿货后直接消失了。”徐东红说,这件事让她很难过。

  生意场上尔虞我诈,她忍了,可他们新设计的款式一出来,就被人模仿,你卖200元,隔壁就卖180元,她苦苦带着团队创新,最终便宜了人家,相互间还恶意竞争。

  女人何必太辛苦?徐东红叹着气说,以前在四季青摆摊,只有一个营业员,今年虽然因为招工问题,员工减少了些,可几十号人跟着你吃饭,不能说放弃就放弃。

  “以前都以批发为主,今年我打算自己开始建渠道,设计、加工、销售一条线。”徐东红说这话的时候,一字一句,很有信心。“铺渠道、做品牌都需要资金,今年已经跑了银行好几趟了,贷款依然很难。”

  在浙江,像徐东红这样,有着自己规模不大的加工厂,养着几十上百号工人,做着不知名品牌的企业非常之多。他们是民营企业的一支主力军,狂风暴雨来时,最先淋到的就是他们。

  “现在很多像我这样的企业老板心都乱了,对未来失去了信心,拼命互相挤压。”徐东红说,别说抱团合作,同行间很少接触,“只希望大家的心态能归零,就像刚开始创业时那样,拥有一颗积极的心。”

  专家支招企业转型,要让创新成为习惯

  对于2012年的经济风向,各路专家几乎都异口同声:依旧困难。相比几十年前,靠胆识就能闯出一片天地,现在的经济环境对企业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肯吃苦不够,还得能创新。在中科商学院2012新春论坛上,各路专家为在场企业家出了不少创新的点子。

  @丁耀民(浙江省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 浙江中科商学院院长):唯有创新才有出路,唯有创新才能够整个层面得到变革得到进步。对企业家来说,新兴产业的一种选择,而如何降低应收账款、降低产成品存货也需要创新管理。作为政府,体制机制也需要创新,同时更需要一种工作方法、思路的创新。比如多一些政府、银行、企业的见面会?一起认认真真地商量如何来选择我们的产业,如何来利用银行的资金四两拨千斤。

  @包纯田(省金融办副主任):我也看江苏台的《非诚勿扰》。其中有一个英国专场,一个小伙子说他在伦敦做水饺,毛利率极高,生意好到无法想象。水饺是中国特色食品,他怎么做?选用来自中国大陆的有机蔬菜,全部空运最新鲜,所用的手工都出自中国人之手,够地道。再说杭州人身边的某包子店,半年多时间杭州已经开了50家连锁店,每个店只有3个人,每天只卖500只包子,天天门口排队。高科技是创新,身边的小创新更有实战性,要让创新成为一种习惯。

  @王曙光(浙江省中科商学院副院长、浙江省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 如果你看到明天,你才能拥有今天。如果你看到今天,那你拥有的只是昨天。2008年金融危机后,很多企业蜂拥进入光伏产业,国家鼓励,看人家又赚钱,LED也是一样,不管技术成熟不成熟,先扎进去再说,而很多产业,比如中国粮食很紧张,水资源紧缺、土地污染严重,有没有想过投资到这些领域,很多人都说,那要到多少年后才能挣钱?转型升级不能只看今天,生存自然最重要,但如果有能力转型,那就多看几年。

  @朱仁民(中国潘天寿环境艺术研究设计院院长):心离钱近,手离钱远,心离钱远,手离钱近。创新需要一个过程,眼睛只盯着赚钱,是做不出创新产品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