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干旱移民之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0 01:03 来源: 中国经营报

  彭戈

  “看着黑黑的有云,就是下不来雨。风一吹,云就走了。” 34岁的饶建军来到村口水井旁的大树下,一屁股坐在石头围坎上,摸出一支烟点上,看着天空发了一阵呆。

  云南,巍山县,南诏镇,茨芭村。从去年9月中旬起,巍山全县就没有见过一滴雨。

  再过10天,饶建军就要和云南众多干旱地区农民一样外出谋生。从2010年年初起,云南开始实施针对旱灾的“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以下简称“特别行动”),数据显示,过去两年中,云南每年通过“特别行动”转移劳动力超过200万人。

  但随着干旱的持续,短期的转移就业变得常态化。在农民们看来,年年外出务工,回归原先生活状态无望,其实是过上了一种“移民”生活方式。

  他们开始受到语言、生活习惯等差异的困扰,外出挣钱变成了痛苦的抉择,而干旱对工业生产的影响也在削弱本地企业消化劳动力的能力。

  重旱

  巍山是一个彝族回族自治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也是云南省内一个挂得上号的贫困县份。茨芭村是一个小村,全村只有400多口人。

  饶建军家只有三分七厘地,是全村土地最少的一户。这三分七厘土地上全种的是蚕豆。但此刻这些蚕豆藤在阳光下枯萎蜷缩,没有水,蚕豆也难以生果。

  饶建军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在村里高处有一个面积10来亩的水塘。这本是该村和邻近村子的唯一一个农业灌溉水源,但大旱已经让这个水塘基本干涸,最高时能达到5米深库容的水位现在降到不到1米,水塘出水口的位置高于水位1米多。

  茨芭村和巍山县的其他村子一样,小春主要种植蚕豆、小麦、油菜,而大春则是水稻和玉米。“小春肯定是完了,大春估计也没有戏。”从重庆黔江到茨芭村来落户的杨军亲眼目睹了连续三年干旱给当地农业带来的摧毁性灾难。

  沿着巍山县公路两侧,全是大片大片枯死的啤酒麦。“不要说庄稼,就是山上栽了10年的松树人工林都给旱死了。”

  而在县农业局局长陈家武的办公室里,各乡镇汇报上来的灾情损失数据不断在上升。截至2月底,该县已经有超过25万亩农作物受灾,绝收超过6万亩,全县超过6万人和5万头牲畜出现饮水困难。

  流经县城的阳瓜江许多河段已经干涸断流。在太阳的暴晒下,河床纵横干裂。

  被迫转移

  茨芭村只是云南连年大旱的一个缩影。

  为了应对干旱带来的农民生计问题,2010年3月云南省政府开始推出“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在政府主导下,将受灾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到省内外务工。

  记者了解到,过去两年,“特别行动”每年都促成了超过200万受灾地区农村劳动力离开家乡,加入打工大军。

  “前几年,没有人愿意出去打工。”饶建军是茨芭村里较早出去打工的。早在10年前他就开始走出村子,在县城和州里一带四处打短工,但从来没有出过云南省。

  巍山不是一个有外出打工传统的县份。“云南人是‘家乡宝’,乡土观念很重,越是贫穷落后的地方,越是不愿意出去。”这是巍山县农村劳动转移办公室主任杨以贵此前几年做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时最大的感受。

  但现在,转不转移已经不是旱区农民自己能选择的了,持续的干旱让他们无法从土地上获得收成,生存的压力让“家乡宝”们不得不响应“特别行动”而出走。

  许多留守的村民告诉记者,如果不是连续三年的干旱,他们的家人也不会走出去,茨芭村依旧会像过去一样,过着平静牧歌夕烟的农耕生活。

  记者了解到,原本400多人的村子,从2010年开始,常年在外打工的人数就达到了300来人,村里留守的更多是老人和小孩。

  “都是干旱逼的。”仅是经过巍山县劳转办,2010年和2011年两年转移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就有3万多人。“还不包括自发出去务工的人员。”杨以贵说。

  打工“常态化”难题

  连续的干旱让执行了两年的“特别行动”在今年不得不继续下去。“农业损失务工补,田里损失田外补。”从春节前到节后,巍山县已经组织了好几次务工宣传会和招聘会。

  外出打工已经是很多人的必然选择。但随着外出打工从临时选择逐渐变成了生活常态,很多村民开始纠结,去哪里合适,出省还是不出省?

  饶建军已经打定主意,以后再也不出省打工。2011年他曾经在政府组织的招聘会上应聘一个宁波造船厂的工作,每个月收入有3000多元。

  “我们去了三个人,三个月后都跑回来了。”饶建军说无论是语言、饮食、气候,还是生活习惯,他在宁波都很不适应,最后只能回家。现在他在县里的一个锑矿务工,但现实问题是,一个月的收入只有约2000元,比起宁波时的收入大大缩水。

  同样的问题不仅困扰着茨芭村的村民,也让所有因旱外出的农民们难以抉择,相比内地省份的外出务工农民,云南的农民在语言、生活习惯,乃至对环境适应上都略逊一筹。

  据记者了解,在茨芭村外出的农民中,就近务工和省外务工人数各占一半。

  留下,就近务工,好是好,但是工作难找,找到工资也不高。“县里的工业基础比较落后,没有太多机会给当地农民。”杨以贵说,有很多外地投资者来巍山看后,都嫌物流成本太高而放弃了投资计划。

  而记者了解到,云南的干旱实际上已经影响到了当地许多工业企业的经营,众多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由此引发的是当地招商引资的难题。此外,由于大量农民的外出,原本依靠当地劳动力的地方企业也出现了招工的难题。

  杨军对记者表示,他再也不愿意出省打工,他最大的愿望是干旱尽快结束。在他头上,依然是大团的云团,黑黑的,像是蕴涵着水汽,仿佛就快下雨的样子。但一阵风过,云团慢慢飘走了。

分享更多
字体:

上一篇:豌豆荚之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