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温州金融综改区轻装冲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4 09:41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因民间借贷危机而胎动的温州“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下称“温州综改区”),俨然吹响了金融创新与民间金融鼓励疏导的号角(本报2011年10月20日2版《温州金融综改区方案成形 年内试点民间借贷登记中心》曾予报道)。

  然而,原本相关官员预计在3月初基本能落地的综改区,至今却迟迟未决。审批难点卡在了哪里?

  “国家级”悬疑

  两会期间,从相关官员透露的信息显示,各方对综改区初始构架的调整、具体内容、级别等问题还有所争议。

  3月12日央行“货币政策及金融改革”记者会上,有记者问及,温州争创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方案的审批进展和出台时间。

  央行行长周小川回答,“恐怕不应该挂‘国家级试验区’,可能不一定有这个抬头。这个试验区也是针对当前的问题通过改革进行探索的一个尝试,因此他们提出的一些试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取得了共识,但是也还存在着一些难点仍在酝酿讨论之中。”

  此话显然透露出两大要点,第一综改区级别有争议,第二试验内容尚待协商。

  综改区方案的详细名称为《温州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由浙江和温州两级政府上报。

  这一方案诞生于民间借贷危机密集爆发的时刻。去年国庆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带各大部委主要官员到浙江考察,地方政府遂结合危机形成与爆发的实际情况,出台综改区方案。

  一直以来,不管官方与民间,都将这个综改区定位于“国家级”对外宣称。

  “冠什么名,之前确实有过讨论。”浙江金融监管机构一位官员告诉记者,至于最后怎么叫,得看下达的批文。

  浙江一名政府官员介绍,温州综改区方案从出笼到审批,都在超速运转。按常规,一个国家级别的区域划定,往往会几个部门集合论证、评估、立项,之后逐级上报至国务院。

  令人大浙江团代表印象深刻的是,3月5日下午,银监会主席尚福林随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参加浙江代表团会议时,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会上建议,放活民间资本、尽快启动金融改革试验区。对于温州综改区的动向,尚福林回应“部门之间已经会签”。

  目前,批文尚在走“流程”。前述浙江金融监管机构官员称,地方政府一直在配合调整方案。

  剥离先试

  浙江已有三大国家级别的战略试验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正处民间借贷风暴中的浙江,民资的正确引导对前景起关键作用。综改区被当地政府赋予了此种使命。

  浙江省金融监管机构一官员透露,方案在省市两级,不到半月就上报了,而在上报过程中,跟初始的架构调整较大。他提及了一个细节,春节刚过,为了能尽快让方案获批,他亲自驻京做部委之间的协调。

  一名前期参与方案论证的浙江金融监管机构人士透露,方案出台之际,去年初启动十多天后即被叫停的温州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也有望重启。更受注目的是,人行温州中心支行已申报利率市场化试点,以吸引民间资金回流银行系统。

  温州综改区方案,起初包括温州金融办提出的“金融改革创新行动方案”8条举措,以及温州市银监局、人行温州中心支行的1项(筹办温州科技投资银行)和2项试点项目(民间资金境外直投和利率市场化)。外界当时将这套方案称为温州综改区“8+3”系列。

  温州金融办的8个项目包括设立民间借贷登记中心,民间资本管理中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鼓励股权投资机构在温州聚集,启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组建温州市地方金融监管中心,具体承担创新类地方金融组织监管和检查工作等。

  方案起草约两个多月后,温州金融办的8个项目从方案中被剥离,并列入温州地方政府争创综改区的配套项目。

  “这些项目一般不需要中央政府审批,所以温州市希望提前安排实施。”参与方案调整温州方会议的一名官员透露,此外还包括人行、银监会联合推出的1个配套项目。

  目前,瓯海区信通民间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已开始试营业。温州市民间借贷登记服务有限公司即将挂牌,另两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尚在筹办之中。其中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公司,由鹿城区总商会下属22家民企将作为发起股东出资组建,初期注册资本500万元左右。

  “实际上‘8+1’项目基本剥离自上报的‘8+3’方案。原本预计在3月初就能落地的方案迟迟未通过,十有八九是因为其他两项。”前述参与方案论证会议的官员分析猜测,或许就卡在“利率市场化及个人资本‘自由行’这两项上。”

  前述浙江金融监管机构官员也认为,这两者内容是一脉相承的,不会相互割裂。“方案”是顶层设计,“1+8”是地方性金融改革的初步探索,为“方案”实施奠定基础。

  <标题>=标普:2012年银行盈利能力将下滑

  2011年银行赚钱赚到“不好意思”,其高利润还能持续多久?

  3月12日,评级公司标准普尔发布《中国银行业展望:银行业能应对2012年的信贷质量下行》报告,预计2012年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将下滑,但仍在可控的水平。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经济放缓所导致的不良贷款率上升,以及净息差减少等。

  报告预计,2012年中国银行业的平均资产回报率介于0.8%-1%。而2010年中国银行业平均资产回报率为1.1%,2011年为1.3%。

  中国经济放缓是宏观大环境,加上欧债危机的打击,银行信贷质量面临下滑周期。比起政府工作报告中GDP年增长7.5%的预期,标普将今年中国实际GDP增长率的预期定位8.3%。“因为根据过去的经验,中国政府会给一个相对保守的数字。”标普信用分析师曾怡景解释。但即使这样,这一数字也低于2011年9.2%的水平。曾怡景认为,“中国经济正在放缓,其次房地产价格出现下滑苗头,加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面临着再融资挑战,2012年银行的信贷质量面临下滑周期。”

  除以上因素,受欧债危机影响极为严重的出口部门,尤其是小型出口商,可能出现流动性紧张。

  标准普尔信用分析师廖强认为,正是去年底前的经济增速放缓和流动性紧张,助推了银行业不良贷款的上升,这些因素将在2012年再现。

  廖强预计,2012年银行的不良率可能上升2到3个百分点,但这一前提是平台贷款不出现不良率大幅飙升。

  同时,新增贷款的获得依然受限。据央行公布的数据,2012年1月、2月分别新增贷款7381亿元和7107亿元,低于市场预期。2009到2011年每年1月的新增贷款均在万亿以上。

  “我们预计贷款增速将从2011年的15.7%放缓至12%-14%。”标普认为。

  此外,标普还预计存款准备金率至年底可能下调至19%以下。央行最近一次下调准备金率是在2012年2月24日,下调0.5个百分点至20.5%。“年初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已表明,央行会在2012年继续把它作为一个主要的政策工具来运用。”廖强说。

  不良贷款可能上升的同时,标普预计银行业净利差可能下降。2011年由于信贷需求强劲而供应偏低,净利差因此大幅度上升。但随着银行的融资成本逐步赶上通胀率,以及信贷需求减少,2012年净利差可能缩窄。

  央行《201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11年全年金融机构的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3.5%,而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7%,同时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总体稳步上升,12月份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8.01%,比年初上升1.82个百分点。

  廖强由此估算,2011年全年的利差扩张了30-50个基点,并预计,在中国经济软着陆的情况下,2012年的净利差将比2011年减少20-30个基点,中国银行业的平均资产回报率介于0.8%-1%。

 

  <标题>=古永锵初探土豆

 

  “昨天我还有点纠结,怕过来土豆,鸡蛋、西红柿会往我这边扔,但是在早晨醒来后我又感觉到应该是安全的”

  本报记者 伏昕

  46岁的古永锵脱掉了蓝色冲锋衣,露出了里面的橙色衬衫。不过此时围站在大阶梯周围听他演说的上百名年轻人并不是优酷员工,而是土豆员工。

  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土豆网的办公楼——一座位于上海市斜土路由废弃工厂改造成的4层小楼,但显然是有备而来,因为橙色恰恰是土豆网的标志色。

  之前一天,2012年3月12日,两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视频公司:优酷股份有限公司和土豆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将以100%换股的方式合并,其中优酷有新公司约71.5%的股份,土豆有新公司约28.5%股份。新公司将命名为优酷土豆股份有限公司(Youku Tudou Inc。)。

  本报记者了解到,这份协议签署于3月11日凌晨3点钟。新公司成立后,优酷首席执行官古永锵将担任新公司CEO,而土豆网首席执行官王微将加入新公司董事会,但具体的职位目前仍未确定。

  为了展开合并工作,目前优酷土豆已经开始着手成立多个分委员会,涵盖产品技术等部门,力图解决协调问题。目前离合并完成尚有几个月的时间。

  两家原本在行业内竞争多年,并且多次因版权争议而诉诸公堂的竞争对手忽然在一夜间“牵手”,在互联网引发讨论热潮。同时,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在两家公司内部也炸开了锅,大多数优酷和土豆员工事先也并不知情。

  3月13日下午4点左右开始的这场见面会持续1个多小时,主要流程主要包括为古永锵发言以及土豆员工对新CEO的问答两个环节,并且不对媒体开放。据参会的员工介绍,参加的包括土豆技术部、销售部、内容等各部门的一两百名员工。

  与古永锵一同而来的,还包括优酷公司的技术、人力方面的领导。穿着天蓝色线衣牛仔裤的土豆网首席执行官王微全程陪同,并在员工大会末尾开了一瓶收藏在办公室里的香槟酒。

  “一家公司、两个品牌、两个销售体系”

  “不要叫我古总,叫我Victor”,在回答员工问题时,古永锵试图拉近与土豆员工的距离。古永锵早年曾任搜狐的总裁兼首席运营官,2005年离职后休息半年,并于当年11月成立“合一网络”,创业优酷,彼时土豆网刚刚成立10个月。

  7年后,两家视频行业老大公司却突然“合一”。对于拜访商场上的宿敌,古永锵并非无顾虑。在开场白中,他就直接表达了对土豆之行的纠结,“昨天我还有点纠结,怕过来土豆、鸡蛋、西红柿会往我这边扔,但是在早晨醒来后我又感觉到应该是安全的。”

  让他感到安全的是,资本市场的积极反应,两家公司在一天之间市值加起来提高了15亿美元。

  “在同一个行业是有缘分,但是从昨天下午5点多发布之后,我们就更加有缘分,以后我们将就在同一家公司了,利益完全一致。”古永锵称。

  实际上优酷、土豆两家视频公司商业模式类似,但是在视频风格上却有所差异,于是令外界关心的一个问题是两家公司合并后,会不会导致“土豆”品脾消失,而也有销售员工提出“今后会不会出现销售裁员的问题”。

  对此古永锵强调说“一家公司、两个品牌、两个销售体系”,而对于用户而言依然是两个独立的品牌和平台。

  “Gary(王微)昨天说生活继

  续,导演继续,我觉得这些理念我们都可以继续。”他说。

  在演说中,古永锵反复强调两家公司合并后产生更多的协同效应。

  “现在是一个猜想,未来一两个季度两家公司合作,能够产生协同效应,包括收入上增长、内容成本降低能够有好的迹象,资本市场就能够对联合公司溢价有更明确的目标。”古永锵说。

  他认为,未来优酷土豆合一产生的效益,应该是三步跳。3月12日是一个起点,消息发布让大家觉得视频行业两个最大公司合并更有希望了,因为整个行业的风险降低了。

  降低版权成本,提升广告价格

  在此次内部会议上,古永锵也坦承,内容成本大幅增加是此次并购的原因之一,他说“如果没有内容成本的大幅增加,很可能两家公司已经在今年盈利了”。而内容成本主要包括版权购买等。

  据知识产权律师游云庭介绍,由于目前视频网站的视频来源依然是依靠用户上传,其中一部分是有版权的,一部分没有版权。而行业内的公司也会购买一些独家版权来提高竞争力,增加博弈能力,但这种竞争也导致版权价格的上涨使得内容成本大幅增加。

  本报记者也从参会人士处了解到,实现收入、用户规模最大化也成为新公司的直接目标,古永锵称“未来投入会扩大,产品研发,积累方面可以做得更大”。

  在今年的发展中,最核心的竞争领域实际上是广告,由于视频网站之间相互竞争,将价格压得很低反过来也使得价格变得混乱,导致行业利润下降。

  古永锵表示希望两家位于前列的公司在合并之后,减少这种竞争。

  但是,如何将融合和差异化两个看似矛盾的点结合好也将是新公司的考验。

  据了解,如何保持差异化的风格,制定差异化的解决方案,这些具体方案尚未展开,未来将由优酷土豆两个团队的团队负责人进行具体沟通,具体哪些适合分开哪些适合融合。

  “我们的合作是开放式的。”古永锵说。

  王微则称,两家公司在合并之后,将更能够追求差异化。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